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94.太阳病…

伤寒论第94条

恽铁樵
恽铁樵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原注: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原注: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原注:一云用大柴胡汤。《玉函》作“阴微者,先下之而解,汗之宜桂枝汤,下之宜承气汤”,《千金翼》同。《脉经》与本经同,唯“调胃承气汤”作“大柴胡汤”。《玉函》《脉经》无“阳脉”之“脉”,“后汗出”作“汗之”。

程应旄云:太阳病不解,脉阴阳俱停止而不见者,是阴极而阳欲复也。三部既无偏胜,解之兆也。然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者,郁极而欲复,邪正必交争,而阴阳乃退耳。若见停止之脉,而仍不解者,必阴阳有偏胜处也。但于三部停止中,而阳脉微见者,即于阳微处知阳部之邪实盛,故此处欲停之而不能停也,先汗出以解其表邪则愈。于三部停止中,而阴脉微见者,即于阴微处知其阴部之邪实盛,故此处欲停之而不能停也,下之以解其里邪则愈。

汪琥云:“脉微”二字,当活看。此非“微弱”之“微”,乃邪滞而脉道细伏之义。邪滞于经,则表气不得条达,故阳脉微;邪滞于腑,则里气不能通畅,故阴脉微。先汗出而解,仲景无方,《千金》云:宜桂枝汤。

丹波元简云:按:停脉,成氏为均调之义,方、喻、张、柯、魏、汪并同,程、钱二氏及《金鉴》为“停止”之谓。然据下文阴脉微、阳脉微推之,宋版注“一作微”者,极为允当。况停脉,《素》《灵》《难经》及本经中,他无所见,必是讹谬。且本条文意,与他条不同,诸注亦未明切,但程注稍似可通,故姑取之云。

《伤寒类方》曰:《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义。寸为阳,尺为阴,“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铁樵按:此节丹波氏疑之。以脉停无可取证,故程注委曲解释,言似中理,然于治病有何用处?如此释经,不如其已。鄙人于经验上对于此节却别有会心,惟语气不甚合,则许有讹脱耳。“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振栗,即战汗也。战汗之先,固有脉停者,参观第七期《伤寒广要》。曰振栗而解,的是战汗无疑。其当下之证而脉停者,则有吴小姐一案。惟战汗有脉停者,不必定停,下证所见甚多,用大承气愈者亦甚多。若脉停则仅见吴小姐一人。究竟何故有停有不停?经既未言其故,余亦不能强解。此外又有脉停而不救者一人,脉停旋自复者一人,皆有研究之价值,兹汇录之于后。

(一)吴君甄士之女公子。此事约在五六年前,当其大病时,约五六岁。余诊时,病已在半个月以上。其见证不啼不语,亦不识人,且两日夜不食不寐,不能平卧,踡而伏,背向上,足跪膝着席,头伏于枕。其头时作低昂,如叩首状。低昂略无定时,而颇匀整,似乎其躯体是置弹簧之机器。诊其脉则两手均无。病家告余,病孩耳亦无闻。视其舌色灰,苔厚而不干。当时并不能灼知其所以然之故,第知此证既动而不静,必属阳症;不食不便,苔厚而神昏,决为可以攻下之症。以大承气与之,药后得大便甚多,仍匍匐不平卧,惟头之低昂不止者则已无之,其余各切如故,脉已可诊,甚微弱。余思此是佳朕。仲景本言“脉暴出者死”,今见微弱之脉,是生机也。翌日,更以麻仁丸下之,复得结粪多许。然后能平卧能食,而口不言、耳不闻如故,脉则较有胃气。乃用平剂养营,调理历一星期之久,然后能呼母,更二十日而复元。自今思之,其所以头低昂者,积在胃肠。胃肠之纤维神经紧张失职,影响及于大脑,则神志昏迷,影响及于运动神经,则耳目之用尽失,而动作不循意志。脉之所以伏,亦正由此。

(二)脉停不救者,黄君蓻圃,陶希丈之友也。其幼子年十二,极聪颖,去年毕业于小学,今春考入民立中学预科。二月初,忽以急足见招,来函措辞极遑急,辍哺而往。病孩面色甚晦,烦躁异常。诊之,两手皆无脉,候结喉旁人迎之部亦无脉,候其左乳下及胸脘,亦不跳动,而病者尚识人能言语。蓻圃问何如。余曰:可两钟耳。凡脉伏者,皆脏气骤窒所致,然不过寸口无脉,若人迎之脉决不伏,所以然之故,四末距心房较远,人迎距心房近耳。若左乳下之跳动,乃心房直接之大动脉,此处不动,是心寂也,更无不死之理。故余敢断言不过两钟。嗣询悉此病初起,咳嗽发热,略见红疹,此为流行性之痧疹。若因势利导,达之向外,其普通之痧疹,十可愈十,即极重之猩红热,亦十愈六七。此病《保赤新书》中列有专篇。乃蓻圃有至友某君是西医,见红疹以为猩红热例发高热,恐其热甚致成脑炎,及其热未高时,用冰枕护其后脑,既而以药水针注射,计两日夜,共注射十八针,而心房遂寂。至所注射者为何种药针,蓻圃不知。意心房之寂,必非猝然而见,必先见衰弱症象,以渐至于不动。然则其所用者,殆强心药针。此事得失,当著专篇。惟心寂之脉停,法在必死,不可救药也。

(三)去年有一小孩来门诊,姓及地址已不记忆。年约十二三龄,病属流行性感冒。发热微有汗,手微凉,便溏,两手都无脉。候其左乳下,跳动奇速,弛张不宽。余思此必热向内攻所致,予桂枝芩连泻心合剂,连诊三日,始有脉,肢温,又两日痊愈。

据以上三例观之,是确有脉停也。第一案是脉伏,第二案是心寂,第三案是脉厥。心寂,西医籍所习见,中国古书却无之。脉伏、脉厥,乃旧医籍习见名词。燥矢在肠胃,重心在里,腑气不通,脉沉之甚,至于不见,是为脉伏。热向内攻,里热奇重,四肢反凉,是为脉厥。振栗汗出而解之脉停,当是脉厥;下之而解之脉停,当是脉伏。此于病理于经验,皆丝毫无疑义者。仲景书与《内经》字面出入之处甚多,则不用脉厥、脉伏字样,偶然下一停字,未为可异。是丹波氏与各家之怀疑,未为确当。第循释经文意义与吾所引之第一案,有轻重之辨。得大承气而愈之病,若用调胃承气,必不及彀,自不待言。而用调胃承气可愈之病,仅仅胃中停积,尚未至肠胃俱实,正恐脉未必停,此却是一可疑之点。其次,“但阳脉微”四句,亦难索解。上文既云停,何以又云微?且阴阳字亦不知有无讹误。照实验所得,大便结者,尺脉往往弦硬,是“尺脉实,下之而解”意义可通。若脉伏或厥,伏则三部俱伏,厥亦三部同厥,断无寸伏尺不伏,寸厥尺不厥者。此尤属可疑之点,是必有讹脱无疑也。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94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