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金匮要略 » 金匮要略广…

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

李彣
李彣

《活人书》云:伤寒虚劳大病后,气未平复变成百合玻溃今由百脉一宗致病观之,当是心肺二经之病也。盖心合血脉,肺朝百脉,脉者,血之府,凡病在气分者,显而易见,病在血分者,隐而难名。如行卧饮食寒热等症,皆有莫可形容之状,在《内经》解亦病似之。观篇首如有神灵者,岂非以心藏神,肺藏魄,人身神魄失守,遂有恍忽错妄之情乎?《千金》云:狐惑由温毒气所致,乃狐惑正病也。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乃狐惑变病也。《活人书》云:狐惑、伤寒与温皆虫症,初起状如伤寒,或因伤寒变此疾。大抵伤寒腹内热,食少,肠胃虚。三虫食人五脏及下部,为虫病,其候齿无色,舌白,甚则唇黑有疮,四肢沉重,喜眠。虫蚀其肛,烂见五脏则死。看其上唇有疮,虫蚀其脏,下唇有疮,虫蚀其肛,杀人甚急,多因下利得之。埤雅云:狐性多疑,此症令病者疑,医者惑,故名狐惑也。阴毒者,感天地肃杀毒厉之气而成。阳毒者,《活人书》云:初病时邪毒深重,加以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吐下后,邪热乘虚而入,误服热药.使毒热散漫延燎。六脉沉实,舌卷焦黑,鼻如烟煤,身面锦斑,狂言直走,登高弃衣,皆其症也。然阴阳毒,多因时疫所感者。要之此三病皆为热症。百合热尚浅,狐惑热深,阳毒则热更甚矣。痓湿暍三病,与伤寒相似,既于前篇详辨之,今百合狐惑阴阳毒常从伤寒所致,复于此篇类推之也。张卿子先生云:《金匮要略》即《伤寒论》未尽之余旨,若竟作杂症视之,则失之远矣。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三十日愈。其症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症治之。

病名百合,以百脉合而成病也。一宗者,宗气也。人身荣气出于中焦,宗气出于上焦,正当膻中发源之处(膻中,任脉穴名,在两乳间,《难经》云:气会膻中,是为上气海。)《针经》云: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以贯心肺而行荣卫,盖分而为百脉,合而为一宗也。百病一宗,悉致其病,则源流上下表里,无一不病矣。所以致此病者,《内经》云: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今之伤寒,古名为热病),热气遗留不去,伏于脉中,则昏昏默默,凡行卧饮食寒热,皆有一种虚烦不耐之象,以致热在上则口苦,热在下则便赤,逆于上则为吐,溢于下则为利也。如有神灵者,以心肺俱病,神魄无所凭依而为之昏愦也。身形不和而如和者,热伏于脉而不觉也。脉微数者,热客脉中而伤荣也。头者,诸阳之首,膀胱者,太阳之府,溺从此出,太阳经上额交巅,溺则膀胱腑虚,阳气下陷,故经气亦虚而头痛也。头痛者,其病深,故六十日,周一甲子之数始愈。溺时但洒淅怯寒者,表中阳气尚未虚极,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则太阳经气已充,但头眩,则较头痛为渐轻,故二十日愈。其症二字指溺时头痛淅然诸症而言。或未病预见者,谓未经百合病之先,预见溺时头痛等症也(下三句仿此)。各随症治之,指下文诸治法言。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擘)  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前节云各随症治之,此节以下,皆随症治之之法也。病名百合,即以百合治之,前哲俱未发明,今以臆解之,实有至理存焉。盖古人用药治病,有因其名而治之者,如治风用防风,生产用益母草之类是也;有因其形而治之者,如川楝子、荔枝核治疝,胡桃肉、沙苑蒺藜补肾,大腹皮治腹胀之类是也。可见医者意也,皆因名与形之相类而以意使之者也。今病名百合,药亦名百合,其名同也,瓣瓣合成,犹如心肺,其形同也。(心形如未敷莲花,中有七孔三毛,通天真之气。肺形六叶两耳,四垂如盖,中有二十四孔,以分布诸气。二脏形皆如百合)。况百合气味甘寒,入心肺二经。《本草》称其有清心安神,保肺益气之功,则以之治百合病,乃仲景至精至巧之治,神而明之者也。但其热在脉,而不在皮毛,发汗则阴气既虚,复亡津液,知母入肺经而滋阴清热,以肺合皮毛,汗从皮毛中出则肺虚,故加知母以润肺也。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擘)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井,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热在脉而不在腑,下之则热邪入里,协热遂利而下焦不固,故加滑石之分利者,泌水谷以分阴阳,代赭石之重涩者,镇下焦而固虚脱。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纳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吐则伤胃,鸡子黄纯是血液所成,能养胃气,以病邪在脉,脉者血之府,欲其入血分以和脉也。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纳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百合病,不经汗吐下,未免热郁血脉中而不散,生地黄甘寒,入心经,能养脉凉血,所谓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大便如漆,则瘀血行而积热解矣。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上以百合一升,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热伏脉中,久则消烁津液,故变成渴,煮百合洗之,则血脉充畅,津液流通而渴止矣。

按:百合病成渴者,心火上炎,肺金消烁也,然肺合皮毛而主气,故洗皮毛而气通。心合血脉,食面饼者,以麦入心经,心血既充,则脉病自解矣。勿以盐豉者,因病在血脉,《经》云:咸走血,血病勿多食盐是也。豉味苦而上涌,气多发越,能令人吐。又按:作豉法,杂姜椒盐醋,醋味酸敛,盐味走血,姜椒辛烈散气也。

百合病,渴不差者,瓜蒌牡蛎散主之。

瓜蒌牡蛎散方

瓜蒌根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渴不差者,血虚内热也,瓜蒌根能撤热生津,牡蛎水族,咸寒入肾经,肾属水,张元素谓牡蛎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是也。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制者止服,热则除。

由内热以致表热,用滑石利小便以泻去内热,则表热从此泄去,此釜底抽薪法也。又心合脉,与小肠为表里,利小便,即以泻心火也。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百合病多端,前数条治法亦说不尽,故此节总结上文,而以大概治例言之也。救与攻二字不同,救者补其虚,攻者去其实也。故见阴之盛者,如厥逆之类,则当用补阳法救之,以散其阴。见阳之亢者,如燥渴之类,则当用滋阴法救之,以抑其阳,此正治也。若见阳之亢,则阴绝矣,不能救阴而反攻其阴,且复发汗以燥其津液;见阴之盛,则阳衰矣,不能救阳而反攻其阳,且复下之以损其真元,则逆之甚也。要知百合病原无汗下之法,不可不慎。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狐惑是伤寒遗热所致,故仍状如伤寒也。默默欲眠者,内热神昏,《经》云:虫动则令人悗心是也。喉、肛与前阴皆关窍所通,津液滋润之处,故虫每蚀于此。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是内热而胃气不和,故有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之证。(《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虫或动或伏,无有定时,故面目赤白黑,亦无定色也。蚀于上部,即喉也,喝者,声破而哑也。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苦以泄之,芩连之苦以清热又杀虫也(虫得苦则伏)。甘以补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和胃也。辛以润之,半夏、干姜之辛以润燥而和声也。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苦参汤方

苦参(一斤(

上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渣,熏洗,日三。

下部,即前阴也,虫蚀之,则津液竭于下而咽喉干于上。凡虫生于湿热,苦参气味苦寒,苦以燥湿,寒能胜热,故主杀虫。

蚀于肛者,雄黄散熏之。

雄黄散方

雄黄

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厥阴属风木而生虫,雄黄味苦有毒,独入厥阴,为杀虫解毒之圣药。阴与肛俱在下极,药力未必到此,故用熏洗之法。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汤主之。

此亦狐惑病也,脉数为热,无热者以热伏于内不觉其热也;微烦者,热也;默默欲卧,内热神昏也,且热自内蒸则汗从外泄。《经》云:脏腑精华上注于目。其目赤如鸠眼,四眦黑,则热毒已深,脓成,则热毒并归下部。胃虚,求食自助,故能食也(前不欲饮食,是胃不和也,此能食为胃虚。)《经》云:脉数不止而热不解,则生恶疮。今脓成在何处?大率在阴与肛之间,盖积热生虫,亦积热成脓,是亦恶疮之类也,故主赤豆当归散。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当归治恶疮而和血。赤豆,心之谷也,色赤,入血分,其性下行,主散血排脓。浆水,即酸泔水也,或云煮粟米饮酿成,能解烦渴,以味酸也,能化滞物,以其米味之变也,亦犹神曲、麦芽,既经酝造,能消食耳。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阳毒者,疫气化而为热也,病在阳明,阳明经脉循面,面赤斑斑如锦文者,血热毒盛,胃火亢极,夹血上浮于肌肉之外也(阳明主肌肉)。《灵枢》云:胃经循喉咙入缺盆,病则颈肿喉痹。今毒气上壅,津液热腐,故咽喉痛,吐脓血,五日传经未尽,故可治,七日传经尽,故不可治。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阴毒者,疫气入于阴经也,病在少阴肾经,寒色悽惨,故面目青,寒气敛束,故身痛如被杖,所谓寒伤形者,此也。吴绶云:阳毒咽痛,热极也;阴毒咽喉不利,冷极也。少阴脉循喉咙,挟舌本,其病咽肿嗌痛,盖冷则经脉凝涩,血气闭固不通,故咽喉亦痛也。

李升玺曰:咽痛寒热不一,惟少阴伤寒咽痛有二证,一以多汗亡阳,用干姜附子温经复阳;一以阴盛格阳,用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可见咽痛多属寒证无疑。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当归(一两)  甘草(二两)  雄黄(半两,研)  蜀椒(炒去汗,一两)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热毒聚胃,故用升麻入胃经以解毒;鳖甲、当归养阴和血;雄黄解毒散瘀;甘草甘以缓之、泻之,为解毒止痛、吐脓血之圣药;蜀椒辛温,能引热气下行,用治阳毒,所谓从治之法,引火归原之意也。然大法治斑、不可下,恐毒气内陷也;不可汗,恐增斑烂也。今此方云取汗者,因毒气郁蒸为害,须汗以通畅阴阳之气,要不似麻黄汤之大发汗也。阴毒亦主此方者,以阴毒蕴结不散,故用升麻达阳气以散凝阴,鳖甲、当归、甘草同为和阴血、养正气之剂,则身痛咽痛俱止矣。去雄黄、蜀椒者,以其不吐脓血,则无取雄黄之散瘀血(雄黄能使血化为水),且身痛在表,亦无取蜀椒之温中耳。

或问仲景《伤寒论》治阳证以白虎、承气,治阴证以四逆、理中。今治阳毒不用寒药,治阴毒不用热药,仅用升麻鳖甲汤,何也?答曰:此非正伤寒例也,观王赵二公论可知矣。附录于左。

赵养葵曰:此阴阳二毒,是感天地疫疠非常之气,沿家传染,所谓时疫证是也。(观方内老小再服,可见。)

王履曰:仲景虽有阴毒之名,然其叙证不过面目青,身痛咽痛而已,并不言阴寒极盛之证,其升麻鳖甲汤,并不用大热药,是知仲景所谓阴毒者,非阴寒之病,乃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经,故曰阴毒耳。后人谓阴寒极盛之证称为阴毒,引仲景所叙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数语,欲用附子散、正阳散等药。窃谓阴寒极盛之证,固可名为阴毒,然终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观后人所叙阴毒,与仲景所叙阴毒自是两般,岂可混论。盖后人所叙阴毒只是内伤冷物,或暴寒所中,或过服寒凉药,或内外俱伤于寒而成。

专题:金匮要略广注
来源:《金匮要略广注》
上一章:痓湿暍病脉证第二
下一章:疟病脉证治第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