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05.伤寒十…

伤寒论第105条

恽铁樵
恽铁樵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成本“过经”前有“不解”二字。《玉函》《脉经》《千金翼》“谵”前有“而”字,“以有热也”作“内有热也”。《千金翼》无“调胃”字。柯本删“厥”字。

《医宗金鉴》云: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以详其治也。

汪琥云:谵语者,自言也。寒邪郁里,胃中有热,热气熏膈,则神昏而自言也。谵语有热,法当以汤荡涤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渗,大便当坚硬而不出,今反下利,及诊其脉又调和,而非自利之脉,知医非其治,而以丸药下之也。若其人不因误下而自利者,其脉当微而手足见厥。此为内虚,不可下也。今脉反和,反和者,言其脉与阳明腑证不相背之意,若脉果调和,则无病矣。此为内实,故见谵语、下利等证。与调胃承气汤者,以下胃中之实热也。肠中坚实之物不能去,所下者旁流溏垢耳。据仲景法,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今改用调胃者,以医误下之故。内实不去,胃气徒伤,故于小承气汤去厚朴、枳实,而加甘草,以调和之也。因大便坚实,以故复加芒硝。

张锡驹:若胃气虚寒而自利者,脉当微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也。

丹波元简云:成云“当以诸承气汤下之”,钱云“曰汤而不曰承气者”,以上四句,是起下文语,乃借客形主之词,故在所忽也。又按汪注“脉微而手足厥”本于成注,锡驹以厥为脉状,出于《不可下篇》,钱氏云“微厥者,忽见微细也,微厥则正气虚衰,真阳欲亡,乃虚寒之脉证也”,意与锡驹同。其他诸家并与成注同。

铁樵按:本节文义自明。注家以脉调和为疑,谓“脉果调和,则无病矣”,此说似乎与理论甚合,岂知事实上殊不尔。仅有调胃承气证,而脉不变者,以我近日所见者,病温虚甚,大肉尽削,论证万无生理,而脉则浮沉候之皆有胃气,且不见躁疾、微弱诸坏象。盖其人患喉痧,经西人割治,遂发热亘两月不退,遂至肌肉削尽。论病证,较之调胃承气证,险恶万倍,徒以心房不病,脉遂得不变,将亦谓之无病乎?故《内经》言“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而本讲义以初学入手时,当以证为主,不可以脉为主,吾所以为此言者,所以实事求是。吾侪治医以治病有效为主,不以议论动听为主。唐宋以后医家,言论纰缪百出,如此等处,亦魔道也。又调胃承气是下,巴豆小圆子亦下,乃云“丸药下之,非其治”,此亦当深长思之。三承气却有调胃、大、小之辨。调胃是下剂中和剂, 大小指力量言。抵当汤亦是下剂,比之承气,则有气血之辨。陷胸亦是下剂,比之抵当则有高下之辨。此就本论中各下药言之,其不同如此。更就近日习用之中西药品言之,例如儿科用回春丹,往往阳明经证本有化燥之机者,得丹之后,下青粪及痰,面泛青色,热则不退。一二日后,辄见抽搐急惊,易治之病,变为至危之证。若用承气,即使下之太早,亦无如此恶候。又有用保赤散者,其弊与回春丹略同,特较易挽回耳。又如痢疾之滞下,初起时在夏日湿令,用槟榔木香丸下之甚效,若秋季之痢,用枳实导滞丸下之更效,若用燕制补丸,虽得畅下,更益其病。而向来患湿病,因燥湿不能互化,致大便闭结者,用燕制补丸,效果甚佳,岂非各有所宜乎?《伤寒论》中各药,界说皆极明显,吾侪遵而用之,但能明白经文旨趣,可以有功无过。刘河间、张景岳虽偏,用药不背古训,后人尚易遵循。若近人习用之药,如回春、紫雪、保赤、抱龙各丹,多只言其利,不明其害,盲从用之,十九败事,皆学者所不可不知也。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105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