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17.烧针令…

伤寒论第117条

恽铁樵
恽铁樵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玉函》《脉经》“奔”作“贲”。《脉经》无“各”字,注云:一本作“各一壮”。《玉函》《脉经》《千金翼》无“更”以下六字。二两,《全书》作“三两”,非。

钱璜云:烧针者,烧热其针而取汗也。《玉机真脏论》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观此则风寒本当以汗解,而漫以烧针取汗,虽或不至于因火为邪,而针处孔穴不闭,已被寒邪所侵。故肿起如核,皮肤赤色,直达阴经,阴邪迅发,所以必发奔豚气也。

魏荔彤云:崇明何氏云:奔豚一证,乃寒邪自针孔入,风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阳本腑,引动肾中素有阴寒,因发而上冲。

张锡驹:张均卫问曰:烧针亦是火攻,因火而逆,何以复用火灸?答曰:灸者,灸其被寒之处也。外寒束其内火,火郁于内,故核起而赤也。

《伤寒类方》曰:不止一针,故云各一壮。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玉函》“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按成 本不载方,为是,本条已云“更加桂二两”故也。《玉函》无“满”以后十五字。

柯韵伯云:寒气外束,火邪不散,发为赤核,是将作奔豚之兆也。从少腹上冲心,是奔豚已发之象也。此因当汗不发汗,阳气不舒,阴气上逆,必灸其核以散寒。仍用桂枝以解外,更加桂者,益火之阳,而阴自平也。桂枝更加桂,治阴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两,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离之妙如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已在里,而奔豚未发,此证尚在表而发,故治有不同。

丹波元简云:方中“桂”,方氏以下多用肉桂,是泥于后世诸本草之说,不可从。

铁樵按:因烧针起核而发奔豚,今日所罕见,不佞所见不广,未曾遇之。观注家所释,似亦仅作空论,非曾经目睹者。大约后世热病,罕有用烧针者,故遂无可征实。若不因烧针之奔豚,则固曾见之。大约患此者,以女子为多,病属肝肾两经,故《金匮》谓从惊发得之,《灵枢》谓是“肾之积”。其病状,脐右一块突然而起,起则痛甚,其块似吹猪脬,顷刻由小而大,大至五六寸许,则为峰极。此时痛甚,胸脘间亦有块坟起,若与相应。于是痛不可忍,气闷欲绝,按之作响似有水者。然于万无可忍之时,乃能忽然消散,块消痛止,来不知所自来,去不知所自去。其坟起时,块中所有者,当然是气。此在腹膜之外,肌肉之里,决非在腹腔之内,脏器之间者。肝肾病而有此,实不明其所以然之故。所可知者,肝肾之病理,有如此形能而已,此奔豚病之大略也。惟其气在腹膜之外,肌肉之内,故烧针起核,有作奔豚之可能,又或者与肾腺之内分泌有关系,故得桂而其病可愈。此则为吾个人之理想,不知其是否如此矣。桂枝加桂,下一“桂”字,当是肉桂,否则当云“倍桂枝”,不当云“加桂”也。且患此病者,因其气自下上逆,故面多戴阳,用桂则于成效亦合,桂枝非能引火下行也。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117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