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36.伤寒十…

伤寒论第136条

刘渡舟
刘渡舟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解析】本条论述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的鉴别要点。

伤寒十余日不愈,表邪已化热入里,热结在里,必有大便不通等证,此为阳明胃家实之见证。但又见往来寒热之少阳证,则病属阳明热结而兼病少阳不和,也即少阳阳明俱病。其治当用大柴胡汤泻下阳明、和解少阳而二经同治。

据理推测,上证既是阳明热结在里,可能见有心下痞满而痛;少阳受邪,枢机不利,可能见有胸胁苦满等证。因以上证候有类似结胸之处,故当认真加以鉴别。“但结胸无大热者”,是谓结胸因热与水结,水中有热,虽可有发热现象,但既不同少阳证的往来寒热,也没有阳明证的大热。大柴胡汤证是热与气结于胃肠,虽可有心下痞满而痛,但按之不硬;而结胸证则是热与水结于胸胁,故既有心下疼痛,又见按之石硬。因其热在水中而被郁遏,不能向外透越,故仅见头微汗出,而周身无汗,此亦是水热结胸的特征之一。论治无疑当用大陷胸汤泄热逐水破结。

总之,大柴胡汤证与大结胸证确有类似的临床表现,辨证时可从其热型、疼痛性质,以及腹诊等方面,进行鉴别比较。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136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3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