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46.伤寒六…

伤寒论第146条

刘渡舟
刘渡舟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解析】本条论述太少并病的证治。

伤寒六七日,证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并且疼痛的很厉害,这属于太阳表证不解。此外又见微呕、心下支结等证,则属于少阳的半表半里证。先病太阳,其邪未解,又病少阳,太少先后发病,故属于太少并病的范围。至于“心下支结”一证,则有两种解释:其一支者,撑也,指心下支撑痞满;其二支者,边也,指其痞结在心下两边的部位,即胁肋少阳部位。二说均有道理,也符合临床实际。前言少阳病喜呕,此是微呕;前言胸胁苦满,此言心下支结。虽都是少阳之气不和所致,但相较之下可知本证的少阳病势较为轻浅。可见此证虽属太阳、少阳并病,但以太阳证为重,少阳证为轻,故用柴胡桂枝汤双解两经之邪。

柴胡桂枝汤,即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剂量各半的合方,桂枝汤外解太阳之邪,以治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小柴胡汤内和少阳枢机,以治微呕、心下支结。此发表与和里兼用之法,乃为少阳权变治法之一。

因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疏利肝胆,故临床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本方去大枣,酌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等软坚化瘀药,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脾肿大以及早期肝硬化等病证,并多能取效,但并非十数剂所能已,因其药性平和,故可久服无妨。本方还可治疗“肝气窜”的病证,此证多见于妇女,患者自觉有一股气在胸胁脘腹甚至四肢游走窜行,气至之处则觉疼痛,医生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辨证多属肝气郁结,气血不和,故俗名“肝气窜”,本方舒肝调气兼和血脉,用之每可获效。对于风湿痹证而兼胸胁苦满、脉弦等肝气不舒证者,应用本方而效亦满意。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146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4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