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77.伤寒脉…

伤寒论第177条

刘渡舟
刘渡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炙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子人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解析】本条论述太阳之邪传入少阴而阴阳两虚的证治。

病本于伤寒。伤寒一证,若不及时治疗,其变化多端。或传少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阴,或形成并病等等。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脏腑相通,经脉相连。若太阳之邪不解,正气益虚,很容易循经传入少阴。少阴为心肾两脏,若不传足少阴肾,便传于手少阴心。若心阴阳气血俱虚,而心无所养,则有心慌慌然悸动不安之感。“动”,言其甚也。“动悸”,形容心跳动得很厉害而非同一般。

结代脉,即脉律不整而有歇止的一类脉象,下条将作专门介绍。引起结代脉的原因很多,或因瘀血,或因痰阻,或因水遏,或因气血虚衰等等。本条之脉结代,则属气血虚衰,运行无力,脉搏不续所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又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足见心脏之气血虚衰实非同小可。故急以炙甘草汤滋养心血而通阳复脉。

炙甘草汤用炙甘草、人参、大枣补中焦、滋化源,化生气血,以复脉之本;用生地、麦冬、阿胶、麻子仁补心血、滋心阴以充脉之体;阴不得阳则不生,阳不得阴则不长,故加桂枝、生姜、清酒(米酒)通阳以利血脉,又可滋阴而无滞结之患,以达到复脉宁心之目的,故本方又名复脉汤。

根据《名医别录》记载:甘草能通经脉利血气。现代医学从甘草中提取出甘草苷,有强心的作用。因此,其对心脏气血虚衰患者确有一定疗效。柯韵伯认为本方中应去麻子仁加酸枣仁。根据临床用药观察,若于本方中加五味子,取生脉散之意,则更为恰当,且能提高疗效。

炙甘草汤证列于“太阳病篇”之末,有其较深刻的意义,使我们可以看到伤寒由表及里的病变过程,特别是以少阴虚衰,气血不足的病证结尾,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太阳与少阴的表里关系在病理变化上的联系。这一安排不仅体现了张仲景的辩证思想,而且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由阳入阴的理论体系,确实发人深思,值得推敲。

专题: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来源:《伤寒论诠解》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177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77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