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15.阳明病…

伤寒论第215条

恽铁樵
恽铁樵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耳,成本作 “尔”。“反”前,《玉函》《脉经》有“而”字。《玉函》无“宜”字。《脉经》无“大承气”之“大”。“宜大承气汤主之”七字,柯本移在“若能食者”前,张本同,周氏义同,《金鉴》以为错误,非也。

张璐云: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结之微甚也。详仲景言,病人潮热谵语,皆胃中热盛所致。胃热则能消谷,今反不能食,此必热伤胃中津液,气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于胃之故,宜大承气汤,急祛亢极之阳,以救垂绝之阴。若能食者,胃中气化自行,热邪原不为盛,津液不致大伤,大便虽硬,而不久自行,不必用药反伤其气也。若以能食便硬而用承气,殊失仲景平昔顾虑津液之旨。

汪琥云:《补亡论》“宜大承气汤下之”句,在“若能食者”之前,盖能食既异,治法必不相同。仲景法,宜另以调胃承气汤主之也。

周扬俊云:按:大承气汤,宜单承燥屎五六枚来,何者?至于不能食,为患已深,故宜大下。若能食但硬,未必燥屎五六枚口气,原是带说,只宜小承气汤可耳。

丹波元简云:按,阳明病,谵语潮热,燥结甚者,皆不能食,而今下一“反”字,为可疑矣。注家消谷之说,乃是热中消瘅证,邪热不杀谷。伤寒家之常,何言之反?顺文解释,往往有如是者。又按:程氏、钱氏、志聪、锡驹,不论不能食与能食,并以大承气汤为主,非也。

《此事难知》曰:胃实者,非有物也,地道塞而不通也。《难经》云: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幽门接小肠上口。小肠下口,即大肠上口也,大小二肠相会,为阑门。水渗泄入于膀胱,粗滓入于大肠,结广肠。广肠者,地道也。地道不通,土壅塞也,则火逆上行至胃,名曰胃实。所以言阳明当下者,言上下阳明经不通也。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也,言胃是连及大肠也。

丹按:魏氏云: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阻塞于胃底肠间,此言得之。

徐灵胎云:按,燥屎当在肠中,今云胃中,何也?盖邪气结成糟粕,未下则在胃中,欲下则在肠中,已续者即谓之燥屎。言胃,则肠已该矣。

又云:不能食者,客热不能消谷;能食,非真欲食,不过粥饮犹入口耳。不能食,则谷气全不近肠胃,实极故也。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215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