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30.阳明病…

伤寒论第230条

任应秋
任应秋

阳明病,胁下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校勘】成无己本:“汗出而解”作“而汗出解也”。《玉函经》:“鞕”作“坚”。

【串解】钱潢云:“此亦阳明兼少阳之证也,上文虽潮热,而大便反溏,小便自可也,此虽不大便,而未见潮热,皆为阳明热邪未实于胃之证……不大便为阳明里热,然呕则又少阳证也……若热邪实于胃,则舌胎非黄即黑,或干硬,或芒刺矣。舌上白胎,为舌胎之初现,若夫邪初在表,舌尚无胎,既有白胎,邪虽未必全在于表,然犹未尽入于里,故仍为半表半里之证。”

张锡驹云:“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小柴胡汤本有通利三焦的作用,三焦即淋巴系,淋巴系通畅无阻,当然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即大便通利的意思),汗水亦出而通畅了。

【语译】患阳明病而有胸胁部硬满,大便秘结,干呕,舌上呈现白苔等症状时,这是并发有少阳病,可给以小柴胡汤,使它疏通淋巴,畅流津液,这样,大便既得以泻下,汗腺也得以通畅,而达到表里两解的目的了。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第230条
下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230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