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65.伤寒脉…

伤寒论第265条

曹颖甫
曹颖甫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医道之失坠,固由于传授之不精,而误于认脉者,亦复不少。即以弦脉论之,今人皆知弦为肝胆之脉矣。肝为藏血之脏,禀少阳胆火以上交于心肺,下达于肾脏而养一身之筋,故其气专主条达。其应于脉也,以条畅柔和为无病之脉,而非病脉也,故按之如循长竿梢。若弦脉之属于少阳者,为疟,为饮邪,为水气,为胁下偏痛。夫疟脉自弦,以汗液积于皮里膜外,而太阳寒水非一汗所能尽也。痰饮脉弦者,以寒水留于上膈,久久化为痰涎也。水气所以脉弦者,以卫气不行于外而水走肠间也。胁下偏痛所以脉弦者,以水气阻于肾关而不达下焦也。况寒疝脉沉弦者,当下其寒。合诸证观之,则弦脉属于少阳,手少阳三焦为多。盖手少阳三焦与足太阳相合,上、中二焦属淋巴管,分析而不归系统。水气化液外出于皮毛,自肾以下,始有系统,为肾、膀、管。水由肾脏下泄于膀胱。《金匮》言:肿在腰以上,当发其汗;肿在腰以下,当利小便。职此之由,独至少阳自病之伤寒,脉见弦细而头痛发热者,则病不在三焦而在胆。不似沉弦之为寒,弦滑之为饮、为疟,弦紧之为水,系在太阳、三焦也。弦而细,则为无水气之脉。盖太阳寒水气盛则从寒化,寒水气衰则从燥化,故太阳与少阳合病,常有胁下偏痛者。独少阳自病,往往与阳明相系,为其从燥化也。盖水液充轫于皮毛肌腠,则病太阳寒水,恶寒而体痛。水液不充则寒从表受,热从里抗,则病少阳相火而头痛发热。所以然者,寒气以肌表液虚,外不能固而直犯中脘,胆汁由十二指肠之端溢入胃中者,其亢热之气,乃以有所压迫而上冲脑部,是为头痛,而其痛必在阙上。太阳病之发于阳者,亦当发热,但其证必兼恶寒发热。而不恶寒,其不为太阳可知。且阳明发热,法在多汗,今则阳热未甚而不见汗出,其不为阳明又可知。参核于二者之间,则其为少阳无疑。胆火本以津液不充之故,郁而上冒,以至头痛发热。若更以发汗损其胃液,则胃底胆汁挟胃中浊热上冲脑部,而心神不能守舍,因发谵语。但此证究非胃家实,不同潮热满痛,故津液还入胃中,则胃气和而愈,津液不还,则燥气熏于膈上,心营耗损,烦热而动悸。此证脉结、代,则炙甘草汤主之;否则,小建中汤亦主之。救逆之法,已详《太阳篇》中,故仲师于本条不赘。独怪近人一见弦脉,便称肝阳。蒺藜、滁菊、金铃子、延胡索、沉香片、广郁金、金石斛、石决明、羚羊角、左牡蛎、青龙齿、柴胡、白芍等杂凑成方,吾正不解其所治何病也。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265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265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