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33.伤寒脉…

伤寒论第333条

胡希恕
胡希恕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脉迟,六七日”,六七日都是病自表传里的时候,五六日传少阳,六七日要传阳明,要从表传里。日子大概是这样子,翻翻前后书就可以看得出来的。但是“脉迟”,(本条)这个传里,里头也必寒,迟者为寒嘛。这一句话,与前面有一段书很相似。前面咱们讲(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原先说的是伤寒,“没有汗的太阳伤寒,脉浮而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在前面的太阳篇里头讲过。(本条)这一句话就是由那一句话(225条)来的。虽然太阳伤寒是表证,脉浮但是“而迟”,里有寒。六七日又要传里的时候,你别等着腹痛下利,真正变成太阴病了,虽然有表,也不要管表,要舍表救里,应该用四逆汤。

那么遇着个糊涂大夫,“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黄芩汤是个祛热的方药,黄芩、芍药、甘草、大枣,前面咱们也讲过了。反与黄芩汤而彻其热。应该温里,用四逆汤嘛。“脉迟为寒,今反与黄芩汤,复彻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这是大夫给治的,吃黄芩汤又彻其热,彻其热了,胃中更冷了。那他绝对不能吃东西了,那么现在他还反能够吃东西,这个也不用试验了,准是除中,必死。

这一段,搁个杂病,与胃有关系的杂病,而为六经总结的最大的眼目:治病不能把胃气给治没了,治没了非死不可。这个病本来不算什么,“伤寒脉浮而迟而已”,赶紧救里呀!救里救什么?救胃呀。你不但不救,而反吃黄芩汤再彻其热,倒行逆施啊!所以当大夫不能不注重胃,咱们在临床上也是,尤其是慢性病,要把胃给治坏了,这个人非交代(病深、病重)不可,不会恢复了。所以我们遇着慢性病,真是胃不好,你非得想法调理胃,让他恢复胃气不可。

那么这是最主要的、最大的眼目,在这儿特别提出来!在厥利里头特别告诉你这是关乎胃气!所以“除中者死”,厥利他也归到胃气为主,在这儿又突然提出来治疗,所以他给六经做总结,这是对的。这是我的看法,我也根据这个书啊,也不是随便想。这很清楚,在这儿特别提出来有一种误治,就能把人治成除中,这个意思(胃气的重要性)不是昭然若揭嘛。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333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333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