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38.伤寒脉…

伤寒论第338条

张锡驹
张锡驹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蜀椒四两,去汗当归四两桂枝 附子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桕中,与蜜杵二千下,圆如梧桐子大,先食服十圆,日三服,稍加至二十圆,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注】此明脏厥之不同于蛔厥也。伤寒脉微而厥者,病厥阴而不得中见之化也;至七八日,又不得阳热之化,惟阴无阳,不特手足厥,而周身之肤亦冷矣;其人躁无暂安时者,孤阳外脱,而阴亦不能为之守也。此为脏真将绝,阴阳乖离之脏厥,非蛔厥也。又申明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则不躁矣,复时烦,则有时而烦,非若无暂安时也,此为脏寒蛔不安而上入于膈,故烦也;须臾复止者,静也;得食而呕者,脏寒也;又烦者,复时烦也;蛔闻食臭岀者,蛔欲得食也;随食而出,故其人当自吐蛔。脏厥难治,而蛔厥可治,乌梅丸主之。乌梅、苦酒具春生之木味,以达少阳初生之气;桂枝、蜀椒助上焦君火之阳;细辛、附子启下焦生阳之气,皆所以消阴类化生之虫也;人参、干姜、当归温补中焦之气血,中土和而蛔自然无容身之处矣;风木郁而热生焉,黄连、黄柏寒能胜热,苦能杀虫也。又主久利者,利久则气下陷,乌梅丸能调补气血,升达阳气,故亦主之。

王鹤田曰:风木生虫,乌梅丸味辛,辛为金味,能制木也;虫乃阴类,乌梅丸性温,温能助阳,阳盛则阴消矣;湿热生虫,乌梅丸性寒味苦,寒能胜热,苦能燥湿也;曲直作酸,乌梅丸味酸,酸能入肝,得木之味也。五味五气兼备于此丸,故亦能治久利。

上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338条
下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338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