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52.若其人…

伤寒论第352条

陈修园
陈修园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注】经脉流行,常周不息。若经血虚少,则不能流通畅达,而手足为厥寒,脉细按之欲绝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此言经脉内虚,不能荣贯于手足,而为厥寒之证也。内者中气也,姜、萸以温中气。一说久寒即寒疝、癓瘕之属。

沈尧封云:叔和释脉云细极谓之微,则此之脉细欲绝,即与微脉混矣。不知微者薄也,属阳气虚;细者小也,属阴血虚。薄者未必小,小者未必薄也。盖营行脉中,阴血阿訇,则实其中者少,脉故小;卫行脉外,阳气虚,则约乎外者怯,脉故薄。况前人用“微”字多取“薄”字意,试问“微云淡河汉”薄乎细乎?故少阴论中,脉微欲绝通脉四逆主治,回阳之剂也。此之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汤主治,补血之剂也。两脉阴阳各异,岂堪混释?

受业何鹤龄按:此厥阴不能上合于心包也。心包主血亦主脉,横通四布。今心包之血不四布则手足厥寒,又不能横通于经脉,则脉微欲绝,故以此汤养血通脉以主之。

陈平伯云:仲景治四逆,每用姜附。今当归四逆汤中,并无温中助阳之品,即遇内有久寒之人,但加吴茱萸、生姜,不用干姜、附子,何也?盖厥阴肝脏藏营血而应肝木,胆腑内寄,风火同源。苟非寒邪内犯,一阳生气欲寂者,不得用大辛大热之品以扰动风火。不比少阴为寒水之脏,其在经之邪可麻、辛与附子合用也。是以虽有久寒,不现阴寒内犯之候者,加生姜以宣泄,不取干姜之温中;加吴茱萸以苦降,不取附子之助火。分经投治,法律精严,学者所当则效也。

受业林士壅按:此证保以辨为真厥阴中风之病?盖风为阳邪一也,入于一经,则随一经之气变其面目。论中提六经之病,皆加一“为”字可味。中于厥阴,阳邪盛则其厥愈深,其脉愈细,所谓先厥后必发热也。大要从本篇提纲处细绎其旨,而得其真。今且于本节后半“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八字对面寻绎出来,彼曰内,便知此之为外,太阳篇有外不解用桂枝汤之例。彼曰久,便知此为暴病,非十日已去过经不解之邪。彼曰寒,寒为阴邪,便知此为中风之阳邪,故君当归补厥阴之血,即取桂枝汤为解外之法,加细辛、木通,烈而且通,因病未久,而期速去之意。去生姜重加大枣,以风为阳邪,与厥阴合为一家,恐助辛、桂之热,当驯辛、桂之性。若内有久寒,方加吴萸、生姜、清酒之温。一为中风主治,一为伤寒主治。

上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352条
下一章:恽铁樵·伤寒论第352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