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中药 » 栀子

栀子

恽铁樵
恽铁樵

《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皰,皶鼻,白癞,赤癞,疮疡。《逢原》栀子仁专除心肺客热。《本经》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等病,不独除心肺客热也。其去赤癞、白癞、疮疡者,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也。炮黑,则专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最清胃脘之血,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因其虚,故不用大黄。既亡血亡津,内生虚热,非此不去也。治身黄发热,用栀子柏皮汤。身黄腹满,小便不利,用茵陈栀子大黄汤,取其利大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恒用栀子,此为火气上逆、气不得下者设也。今人泥丹溪之说,不问寒热通用,虚寒何以堪之?大苦寒能损伐胃气,不无减食、泄泻之虞,故仲景云:病人旧有微溏者,不可与之。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为败症。治实火之吐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吐血,养正为主,气壮则能摄血。此治疗之大法,不可稍违者也。

按:栀子性凉而下行,故能清热,而便溏者不可与,因本不便溏,得此能泻故也。

伤寒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为栀豉症。此最当注意,亦最难解。懊谓横直都不可,即虚烦之注脚。问何故虚烦不得眠,曰此吐下之反应也。凡药物去病,不能不损及正气。因食物在上而吐之,黏液胃酸承受食物而出,不仅所停之食物也。食物在下因而下之,肠中黏液水分随之而出,不仅粪块也。今既吐且下,所损实多。体内骤空,而余热犹在,因是病体代偿作用不健全。骤遭许多损失,仓猝不及补偿,则似嘈  非嘈,似痛非痛,莫名不适,即所谓虚烦懊也。吐则向上,泻则向下,吐下之后,而见懊,其脏气有乱意。栀子性凉,豆豉性散;栀子下降,豆豉上升;栀子消炎,豆豉散结,所以能收拨乱反正之功也。药物之公例。两力不相消,故升降并用,得凑调停之效。

专题:栀子
来源:《药物学讲义》
上一章: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