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中药 » 附子

《伤寒论》用附子各方赘言

恽铁樵
恽铁樵

二一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此为用附第一方。汗漏不止是桂枝汤症。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是附子症。恶风,因漏汗;小便难,因汗漏不止。得桂附,漏汗止,小便难自除,恶风亦罢。余详《辑义》“按”。

二三条、二四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此亦有汗者,与前条不同处在去芍药。

三十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此条因原文有疑义,故摘要备考。详说在《辑义》“按”中。

六三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逆  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此节之用附在脉沉微,当注意者在既下复汗。盖既下复汗之,脉沉微,然后身无大热,是阳虚,非服附子、干姜不可。否则,既无表症,身无大热,复不呕不渴,无须重药也。

七十条:发热  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本条之用附在虚而恶寒,用芍药甘草是胸不满而有汗者,所以必须用附。因病不解,有汗恶寒,病不解与桂枝证同。所异者在发汗之后而云虚故也,可见病在阳者不虚。

七一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此与三十条“重发汗,复加烧针,用四逆”略同,用茯苓与六九条苓桂术甘用意同。

七二条云: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与调胃承气汤。皆当彼此互勘。

八六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前朱鸟、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见《礼记》,此四种各色亦与四时相配。《伤寒》桂枝汤旧名朱雀汤,桂枝和营配春;白虎清热配秋;青龙比之云行雨施,为其能作汗也;真武即玄武,配冬,为北方镇水之神。由此言之,则真武乃治水之方,其药味为茯苓、白术、白芍、附子,苓术亦治水之药,与方名合。惟此方挈证有“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之文,颇与他节不同。读者于他节不易记忆,此节则容易记忆,故谈及少阴症辄忆及真武。至于何以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则无从探讨其原理,惟有人云亦云,如此则不能运用。须知本节与苓桂术甘不甚相远,与茯苓四逆亦不甚相远。

六九条云: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节至“脉沉紧”为止,以下接“苓桂术甘汤主之”。自其“发汗则动经”两句,即八六条真武汤之挈症者,字当是衍文。下后气上冲,本是可与桂枝之症,因心下逆满,白芍不适用,易以苓术,是为苓桂术甘。当苓桂术甘之症而复汗之,则身振振摇矣,是当真武欲擗地者。因振振摇欲附于不动之物以自固之谓。身动、振振摇者,是真武;不摇,烦躁者,是茯苓四逆。现茯苓四逆用人参,则知其次于芍药甘草附子下有意思,所谓虚故也。

九五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救里宜四逆汤。本条意义自明。

一六二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本条用附在恶寒、汗出。桂枝症亦是恶寒、汗出,但心下痞而恶寒、汗出则已非复太阳病,是阳明经病而兼见少阴之候。太阳汗出、恶寒主桂枝,可知病在太阳,不得妄用附子。欲明白此等,全在“无”字处悟入。今之以用附自诩者,鲜能知此。

一八一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此因风湿相抟,不能转侧而用附。不呕不渴,脉虚浮而涩,及方后术附并走皮内,水气未得除故冒,均须注意。不呕,病不在上中焦;不渴,桂枝可以使之燥化;术附并走皮内,可知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均因湿在躯壳经络之故。是桂枝之用,驱邪从表出;附子之用,刺激经络使增弹力。术附相济,药位在病所,使湿得化。

一八二条: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骨节疼烦、不得屈伸、近之痛剧,皆风湿相抟证;汗出是附子证;短气是甘草证,虚故也。小便不利,因汗出,得附,汗敛,小便自行。恶风不欲去衣,不必鉴解,当是汗出衣润之故。风湿相抟仍主术附。惟前节“去桂”字,《金匮直解》谓恐汗多,殊不然,桂枝能敛汗也,是当存疑。

三三二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此用姜附,以下利清谷之故;表面见热证,里面见寒证,则以为主。

二七九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自利不渴之为内寒,其证易辨。

三零三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麻黄解表,附子温里,细辛散肾经之寒。其细辛能治之头痛,亦属少阴。病在下见之于上,在上取之于下也。细辛之量不得过三分。此条药证,古人研究所得者可以为法。《辑义》“按”中所集《医贯》《医经会解》《张氏医通》各注,均宜熟误潜玩。

三零四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无里证则有表证在言外,麻黄治表,附子治少阴也。

三零六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脉沉微、但欲寐、踡卧、背恶寒、口中和,附子条件毕具。

三零七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体痛、脉沉,病不在表。此两节与真武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为类似症。

三一六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三一七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出者死,微续者生。

三一八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三一九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为四逆加葱。脉不出为主要症,故方名通脉四逆。

三二五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三二六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手足寒是热向里攻,脉弦是内脏神经紧张,脉迟是脏气被窒,吐之是助体工自然救济。干呕只是胃逆,本无物可吐。吐之是增其逆,故不可吐。

三五七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三五八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此与霍乱病理略同,后文。

三六九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皆可以明白汗与利之关系。

三七五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三七七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三八二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伤寒》本论用附子各方尽于此数。反复熟读,即题无剩义。其最显著者为同是厥脉,滑而厥者,为热,主白虎汤;脉微而厥者,属寒,主附子。脉微而厥,为体温不能达于四末,阳不足故也。脉滑而厥,为热向里攻,有余为病,非不足也,故热深厥深,为热症。此其同是自利,自利而躁烦,或干呕,或恶寒,或四逆,皆寒症,故附子而外,有时当灸;若自利而后重,热症也,故主白头翁汤。假使自利后重误用姜附,可以百无一生,惟末期至于滑脱,或经涤肠数次,致脾家无阳者,则可用附子,然此为例外,且中途误用附子,往往便血,终属不救,不能不辨之于早也。此其二。同是汗出恶寒,有其他太阳症者,主桂枝;其传入阳明之经,太阳已罢,而汗出恶寒者,以亡阳论,附子症也。此其三。详察诸症,合之脉象,检查病历,计其日数,可以寡过矣。

专题:附子
来源:《药物学讲义》
上一章:恽铁樵·附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