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病证 » 黄疸

熊寥笙黄疸论治

熊寥笙
熊寥笙

黄疸早在古代经典著作中已有记载,如《内经•平人气象论》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六元正纪大论》说:“湿热相交,民病黄疸。”后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分为“五疸”。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分为“九疸”,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说:“疸不必有五,同是湿热。”丹溪此说,可谓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他将黄疸分阳黄阴黄两型,尤为扼要,黄疸病的成因,大都由于感受时疫(病毒),湿浊之邪,或饮食不洁,内蕴中焦,郁蒸脾胃,脾壅肝郁所致。脾壅则失其健运,肝郁则失其疏泄,于是胆液不得下泄,溢于皮肤,遂发为黄疸。湿与热结,湿从热化,则发为阳黄。脾肾两虚,中阳不振,健运失职,湿从寒化,则发为阴黄。湿热夹毒,热化为火,毒入营血,胆液溢泄,则发为急黄。

黄疸辨证要点,根据其病因病理,主要可分为阳黄、阴黄与急黄三型。

阳黄证:湿从热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郁遏,病发于腑,主治在胃。症见皮肤鲜黄如橘子色,发热口渴,胸脘闷满,纳差厌油,右胁轻则隐痛,重则拒按,小便黄或涩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如热重则发高热,口烦渴,大便结,小便短少,色深黄。如湿重则低热,口干不渴,头重身倦,胃纳呆少,大便稀溏,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阴黄证:湿从寒化,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阻,浸润肌肉,逆于皮肤,病发于脏,主治在脾。症见肤色如熏黄,晦暗无华,神疲体倦,胃纳甚少,右胁隐痛,脘腹胀闷,大便溏泻,小便淡黄,舌淡滑,脉象弦缓。如寒重则形寒肢冷,腹满胁痛,小便清,苔白滑。脉象沉细。如湿重则身重体倦,腹满肢肿,大便稀,小便黄,舌淡滑,脉象弦缓。

急黄证:毒盛化火,深入营血,治在厥阴包络。症见突然起病,高热发黄,烦渴胸闷,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胁痛腹胀,便秘,衄血,或皮肤发斑疹,脉象弦数,舌绛无苔。

黄疸属湿热内蕴为患,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为主”。治黄大法,主要不外汗、下、清、利、温五种,如能按表里先后灵活运用,自有得心应手之妙。

阳黄治法:有表证,治宜散热利湿,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里湿热证,法宜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如甘露消毒丹;湿热瘀里之阳明里实证,法宜清热利湿,微利大便,如茵陈蒿汤。此三法,一散、一清、一下,为治阳明热盛发黄之正治法。

阴黄治法:太阴湿盛发黄证,法宜通阳利湿,如茵陈五苓散;中阳不足,或过用寒凉药物而成之阴黄证,法宜温阳化湿,如五苓散加干姜、茵陈,甚者可用茵陈理中汤。但若肢厥脉迟,可用茵陈四逆汤。此二法为治阴黄之正治法。

急黄治法:法宜清热、解毒、凉血,如犀角地黄汤。重者神昏谵语,加用安宫牛黄丸。

黄疸调理善后治法:法宜调和脾胃,不思饮食,舌苔不化,小柴胡汤;胁痛胸闷,神疲少食,逍遥散;体倦乏力,消化力差,五味异功散。

黄疸久不愈,肝脾肿大治法:法宜活血化坚,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加减化裁。

专题:黄疸
来源:《中医难症论治》
上一章:姚国美·论黄疸
下一章:熊寥笙·黄疸论治-选方用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