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医案 » 咳嗽

外感咳嗽兼喘

万泽东
万泽东

张×元,男,43岁,居民,抚顺市五马路。

于季秋受外感,而发咳嗽。三日后服葱姜汤发汗,而汗未出,又添喘病,延为诊视,病已七日。其见证:既嗽且喘,夜间尤甚,喘不能卧,痰涎壅盛,黏稠色白,舌苔白厚,口干而渴,尿黄,便秘,脉浮有力,寸部较甚,一息五至强。

诊断:患者初得,原系外感,风寒束表,肺气被阻,故见咳嗽。初起其邪在表,用葱姜汤发汗,原属对证,惜其三日后始服,又添喘者,是其寒邪已经化热。延误七八日,其势较甚,致使肺气失宣,痰涎水饮互为胶漆,壅闭肺络,几无容吸之地。气甫入即呼出,呼吸迫促,所以既嗽且喘。火浮于肺,故夜间较甚。其脉浮数有力,为外感未解,复生内热之故。因其内热,故现有口渴、尿黄、便秘等症。舌苔白厚、痰涎壅盛,是属水饮泛肺之征。故宜外发内散,治以解表退热、消痰逐水之法。

处方:麻黄一钱半,桂枝二钱,生姜三钱,五味子三钱,杏仁三钱,细辛八分,白芍四钱,清半夏四钱,天花粉四钱,甘草二钱,生石膏末一两。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

复诊:连服二剂,诊其脉,已不浮数,喘咳等症悉减大半。静时不喘,惟有动作,仍然作喘。看来寒热之邪虽解,而肺气尚未恢复。治宜扶其正气,兼清余邪之法。

处方:白芍四钱,清半夏四钱,牛蒡子四钱,生龙骨八分,生牡蛎八分,生石膏末五钱,甘草二钱,紫苏子三钱。

煎服如前,连服二剂,病遂痊愈。

按语:本证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肺失宣肃,水饮内结,致使外有表寒,内有里热,间夹水饮,故初用小青龙汤以去表邪及水饮,加石膏、花粉以清里热,共奏外发内散之功。复诊用方,系《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从龙汤化裁而来。治喘嗽证愈后,正气未复,余邪未尽,甚为适宜。芍、草酸甘化阴,龙、牡收敛元阳,合用以扶正;清半夏、牛蒡子、紫苏子、石膏清热化痰,以除余邪。

专题:咳嗽
来源:《万泽东医案》
上一章:熊寥笙·小柴胡汤治少阳郁火咳嗽
下一章:万泽东·外感咳嗽兼腹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