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折中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欧阳履钦
欧阳履钦

即桂枝汤,加杏仁五十枚,厚朴二两(炙,去皮)。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杏仁五十朴加二,一降一宽解表邪。)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桂枝为解外之总方,不专为太阳设,阳明、太阴俱有之,纵有下证;外证未解不可下也。又误下而外证未解,仍先以桂枝汤解外,而后以他药救逆。如桃仁承气之破瘀,大黄黄连泻心汤之攻痞,杂有外证,则先以桂枝汤解外,是其例也。)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邪之中人,由皮肤而肌肉,先以麻黄汤解表而不解,正宜用桂枝汤继其后以解肌。而复下之宜其不愈也,夫在表在外,皆令脉浮。未用麻黄汤发汗之先,在表之浮也;既用麻黄汤发汗之后,则表解而脉仍浮,在外之浮也。发汗后而脉浮,下后而脉仍浮,总为在外,在外须桂枝汤以解外。)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麻黄汤脉证也,虽至八、九日,表证不解而仍在,当以麻黄汤发其汗,用药得当,病可微除。但值八、九日,又为阳明少阳主气之期,阳郁不宣则发烦,开目为阳,合目为阴,阳困于阴欲出而不得出,则目瞑。剧者,必合三阳所统之督脉出而为衄,衄成流而后表解,亦犹汗之,邪从外泄也,所以然者,三阳合并之阳气重。虽在发汗之后,其阳困于阴中,邪多药少不能即出,衄不成流亦必不解,宜再服麻黄汤,药力方能胜病耳。然必具以上之脉证,方敢用之,不然衄固不可发汗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此证较前为轻,为日较少,亦未三阳合而为阳气重,自衄即愈,不必再用麻黄汤矣。前曰衄乃解,此曰自衄者愈,玩其语气,可以神会矣。)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者,阳明也。并病者,一经先病,一经后病,而先病之邪尚未罢也。例如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未彻之汗因转属阳明之燥化证,见阳明之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而太阳证仍未罢也,太阳证未罢,则不可下,下之为逆,然以牵涉阳明,又不能用麻黄、大青龙大发其汗,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是皮毛不开,郁遏其阳,阳气怫郁不得外越,当解之、熏之,亦即小发汗之义也。若非阳明并病,而只是太阳经发汗不彻,则无面色缘缘正赤之形,是不足谓为阳气怫郁不得越也,此是太阳经病,本当汗,出使卫气外散而解,今因当汗不汗,则卫气与邪停于膜腠之中,内膜通于包络,汗不外出而内犯则烦躁,外膜即周身之腠理,故周身不知痛处,乍在腹中,是并入内膜也,乍在四肢,是游走外膜,而并于四肢也,按之不可得是在膜腠中往来无定也,人身膜腠内外上下贯彻无遗,故膜腠中有此象,此是何物在膜腠中,只是汗留于内,汗者,卫阳发于膀胱中,乃水所化之气,此气不出则停而为饮,凡有饮者皆短气,故其人短气,但坐而不得卧,卧则气更逆,与咳逆倚息不得卧同例,所以然者,总由汗出不彻,故停为饮,更汗则愈。何以知汗不彻,以脉涩故知之。涩者,如刀刮竹、如锥画沙不彻之象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数病在表也,法当汗出而愈,误下而阳气不行则身重,水气凌心则心悸,不可视为寒水之气从外入,而见身重、心悸,复发其汗也,当扶肾中之阳,熏蒸肾水灌溉百脉,自然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为阴中阳虚,是谓里虚,即真阳虛,须扶持真阳,则卫阳自盛,即表里俱实,则水化之津与火化之液自和,和则汗出而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寒邪束其表也,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脉不及四至而迟者,则为血虚,此新加汤证,不可发汗也。凡人身之无形者,皆根于肾中之阳,凡人身之有形者,皆根于肾中之阴,气为阳,血为阴,血虽心主,而实天一之水所化。然则尺脉者,生人之根本,尺脉微迟者,不可发汗,而下亦可知矣。)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合证合脉为诊断要诀,诊其脉则浮,诊其病证则在表,宜麻黄汤以发汗。病不在表,虽脉浮,麻黄非所宜也。脉浮而数,浮为在表,数则为热,若无他证、他脉,宜麻黄汤发汗以驱表热。若有他证、他脉,别有判决,麻黄非所宜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卫气尽行于阳,二十五度当其旺,即自外而入,交于营;营气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当其旺,即自内而外交于卫。其往来贯注,并行不悖,无时或息,营中有卫,卫中有营,如日月之行,原无分于昼夜。而其周天之度,则必有分矣,此营行脉中,所以为卫守,卫脉外,所以为营护也。惟卫得风而自强,营无邪而反弱,邪正不同,强弱异等,虽欲和谐不可得矣,故曰营气和者,外不谐,不谐则岂特卫病,常自汗而已哉。故欲营之安,必和其卫,欲卫之和,必逐其风,是宜桂枝汤助阳取汗,汗出则邪去而卫和,卫和则营不受扰而愈矣.)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尤在泾曰:“人之一身,经络纲维于外,藏府传化于中,而其为病,从外之内者有之,从内之外者有之,藏无他病,里无病也,时发热、自汗,则有时不发热、无汗可知,而不愈者,是其病不在里而在表,不在营而在卫矣。于不热无汗之时,先用桂枝发汗,则邪去卫和而愈。”一则乘其未来,一则汗液方泄,不可复发,令如水流漓也。)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不发汗因致衄,虽衄而邪未尽,以麻黄汤汗之,则邪尽而解。然必是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于外而致衄,方可用之。不然则少阴病之但厥、无汗,及内因虚脱致衄之衄家,皆不可发汗也。)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阳明亦有头痛,热甚于里,上乘于头也。太阳亦有不大便,阳气太重也。不问不大便日期之多少,但辨之于小便,小便短赤为在里,小便清白为在表,在里选用承气汤,在表当以麻黄汤发汗,不指明麻黄汤,而曰当须发汗者,亦尚有斟酌之余地也。发汗后而仍头痛,是表邪解而肌邪未解,势必内壅经脉而为衄,可于其未衄之先,预以桂枝汤解其肌,则不至由肌壅于经脉而为衄矣。)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程郊倩曰:伤寒服麻黄汤发汗,已表热退、身凉和,可谓解矣。半日许复烦,脉见浮数,终是寒邪退而复集,与自汗脉浮缓之中风无涉,然汗后见此,则阳虚便阴弱,盖烦因心烦,数属阴虚。此际宁堪再任麻黄,改前发汗之法为解肌,主以桂枝汤,是峻剂之后,宜用缓剂,不可刻舟求剑。援浮数宜麻黄汤之例,且麻黄于烦亦不对当也。)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汗、吐、下,攻邪之法也,用之当则邪去病已,用之不当则亡津液。水所化者曰津,属阴;火所化者曰液,属阳。津液亡而阴阳不和矣,阴阳不和必至变生诸证。此际宜和上焦之营卫、中焦之脾胃、下焦之真水火,使阴阳和则必自愈。和阴阳,即所以救逆也。)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以下各节,详细申明上节亡津、亡液之不同,即亡阴、亡阳之各异,随人身之阴虚、阳虚而生变也,大下、复汗,小便不利,津液亡也,此重在亡津一面,从阴虚而生变也,万勿以利小便之药治之,以重亡其津液。治在滋其化源则小便利,得小便利,必自愈。治病必求其本,可不与慎欤!)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

(此从阴阳两虚而变也,下后、复汗,气血不能熏肤热肉,必振栗恶寒,气虚则脉微,血虚则脉细,气为阳,血为阴,由为外,阴为内,是为内外俱虚。)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此侧重亡液一面,从阳虚而生变也,下后复汗亡其阳气,昼为阳,阳虚欲援同气之助,而不可得,故烦躁不得眠,烦者阳不得遇阴,躁者阴不得遇阳,此少阴之阴烦、阴躁,非太阳之不汗出而烦躁,非阳明之热甚烦躁也。夜为阴,阳虚者喜阴而安静。不呕,不渴,非传里之热邪也。无表证,非风寒外束,且知非表不解之烦躁也。脉沉微,阳虚于里也。身无大热,阳虚于表也。然幸喜犹有烦热,残阳未尽,急以干姜附子救之。附子生用,甘草不用,煎成顿服,皆欲其急也。)

专题:伤寒折中
来源:《伤寒折中》
上一章:桂枝加葛根汤方
下一章:干姜附子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