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一)仲景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二)洄溪

柴胡八分 人参八分 半夏钱半,制 黄芩钱半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顺。为制和解表里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一)伤寒五六日,正当传少阳之期。中风往来寒热,太阳之寒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往来者,寒已而热,热已而寒也。胸胁苦满,胸胁为少阳之位。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少阳火邪。或腹中痛,木克土。或胁下痞硬,木气填郁。或心下悸,有痰饮。小便不利,或不渴,有蓄饮。身有微热,太阳未尽。或咳者,此汤主之。少阳所现之症甚多,柴胡汤所治之症亦不一。加减法具载方末。

季按:寒热往来,是寒已而热,热已而寒,往来不断而无止期。故曰往来。

(二)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邪在上焦水谷不得入,而痛在下焦,逆气上行,故使水谷呕出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渴者是虽水已得下,而三焦油膜中火仍不已,薰灼其油干燥,遂为转属阳明之燥气矣。邪在上焦为邪高,邪在下焦为痛下。

(三)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此是太阳所同。胁下满,此是少阳所独。手足温而渴者,前条之渴者属阳明,此因胁下满则虽似阳明,不作阳明治矣。小柴胡汤主之。

(四)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误治。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凡误治而本证未罢,仍用本证之方。他经尽同,不独柴胡证也。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邪已陷下,故必振动,而后能达于外。辨脉法篇云:战而汗出者,其人本虚,是以发战。发热汗出,邪仍从少阳而出。

(五)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二候。胸胁满而呕,此少阳的证。日晡所发潮热,此似阳明。已而微利,又现里证,药乱则证亦乱。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以汤剂,利之不应,复以丸药利之,是谓重伤。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虽潮热本属少阳之邪,故仍以柴胡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解在后,加芒硝汤下。

(六)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而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潮热,乃当下之症。因大便溏,小便自可,则里证未具,又胸胁常满,则邪留少阳无疑,故用此汤和解之。

(七)阳明病,胁下硬满,少阳证。不大便,可下。而呕,亦少阳证。舌上白苔者,邪未结于阳明,故舌苔白。虽不大便,不可下,此要诀也。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此四句申明小柴胡之功效如此,所以诸症得之皆愈也。

按:少阳之外为太阳,里为阳明,而少阳居其间。故少阳之证,有兼太阳者,有兼阳明者。内中见少阳一证,即可用小柴胡汤,必能两顾得效,仲景所以独重此方也(徐洄溪)。

(八)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但发热而非往来寒热,则与太阳阳明同。惟呕则少阳所独,故亦用此汤。

附:少阳与太阳、阳明之呕辨

同一呕也。发热仍恶寒而呕者,属太阳。寒热而呕者,属少阳。恶热属阳明,当分三阳而治之。具无寒不热之呕,则专取诸中焦。

(九)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少阳与太阳、阳明相为出入,一症可据,虽有他症可兼治矣。

四、脉象

(一)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阳气不能随经而散,故郁结不舒。非药误即迁延所致,亦坏症之轻者。必有表,复有里也。以上诸症,有表有里,柴胡汤兼治表里。脉沉,亦在里也。脉细者必沉。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阴则无汗。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脉沉为里,汗出为表。脉虽沉紧,细即有紧象。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此为要诀。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得汤而不了了者,以其有里证。故大便硬,必通其大便,而后其病可愈。其通便之法,即加芒硝及大柴胡等方是也。

(二)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解见麻黄汤。

(三)阳明中风,脉弦浮大,弦属少阳,浮大属阳明。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此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此症又似少阴。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此二症又似太阴。有潮热,此似阳明。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浮虽有里证,邪仍欲外出。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但浮无余症,则里证全无,必从汗解,故用麻黄汤。若不屎,膀胱气绝。腹满,加哕者,不治。

此二条说明阳明中风之证,有里邪,用小柴胡汤。无里邪,则用麻黄汤。以脉症为凭,无一定法也。

论中阳明篇云: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虚、冷”二字尤明,盖阳微欲尽也。又云:大吐,大下,汗出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灵枢》云:真邪相攻,气并相逆,故为哕,即呃逆也。《素问》云:病深者,其声哕,乃肺胃之气隔绝所致,兼以腹满,故不治(徐洄溪)。

(四)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详见桂枝类中)。

(五)本太阳病,转入少阳者,此为传经之邪也。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以上皆少阳证。尚未攻下,脉沉紧者,未吐下,不经误治也,少阳已渐入里,故不浮而沉紧,则弦之甚者,亦少阳本脉。与小柴胡汤。

(六)伤寒差以后更发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复症也。非劳复,非女劳复,乃正气不充,余邪未尽,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故亦用小柴胡。复病治法明著于此,后世议论不一,皆非正治。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者,以下解之。复症之中更当考此二脉。如果脉见浮象,则邪留太阳,当用汗法。如脉见沉实,则里邪未尽,当用下法。但汗之,不著方名者,因汗下之法不一,医者于麻黄、桂枝及承气、大柴胡等方,对症之轻重择而用之,则无不中症矣。

五、药解

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以内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助柴芩,调和内外。姜、枣助参、夏,通达营卫。相需相济,使邪无内向,而直从外解也。

本方注重柴胡。

唐容川曰:仲景所用柴胡,是今四川产者,一茎直上,中通有白瓤,非别省红软银白等柴胡也。各省各柴胡性烈,非少阳之性也,用之伤人,比羌独活更烈,决不可用。读仲景书者,若见四川柴胡,则知仲景用药之妙。

六、本汤加减法

徐洄溪曰:本方加减须细审。

(一)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胸中烦者,邪气内侵君主,故去半夏之燥。不呕者,胃中和而不虚,故去人参之补,加栝楼实之苦寒,导大热以下降也。栝楼实除胸痹,此小陷胸之法也。

(二)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半夏燥津液,非渴者所宜。人参甘而润,栝楼根苦而凉,彻热生津,二物为当。徐洄溪云:半夏能涤痰湿,即能耗津液。

(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腹中痛者,邪干中土,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之苦寒,加芍药以通脾络也。

(四)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甘者,令人中满。痞者,去大枣之甘,咸以软之。痞硬者,加牡蛎之咸,故别录云治胁下痞热。

(五)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饮而水蓄不行为悸,小便不利。《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坚肾则水益坚,故去黄芩之苦寒,淡味渗泄为阳、茯苓甘淡以泄伏水。又齐有堂曰:无口苦咽干者,不可用黄芩。

(六)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取微似汗愈

此病仍在太阳,故不用生液之人参。宜加解外之桂枝,温取微汗也。

(七)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咳者,肺气逆也。甘则壅气,故去人参、大枣。《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气上逆,故加干姜之热以温肺,五味之敛以降逆。凡咳皆去人参,长沙之秘旨:既有干姜之温,不用生姜之散。既用五味之敛,不用大枣之缓也。

论中凡可通用之方,必有加减法。

七、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去滓再煎之异义

少阳经用药,有汗、吐、下三禁,故但取小柴胡汤以和之。然一药之中,柴胡欲出表,黄芩欲入里,半夏欲祛痰,纷纷而动,不和甚矣。故去滓再煎,使其药性合而为一,漫无异同,俾其不致偾事耳。

徐洄溪曰:去滓再煎者,此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合和,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

季按:再煎各煎之义,分辨清晰,宜深思熟记。

(二)日三服之意义

古方一剂必分三服,一日服三次,并有日服三次者。盖药味入口,即行于经络,祛邪养正,性过即已,岂容间断。今人则每日服一次,病久药暂,此一曝十寒之道也。

徐洄溪云:此汤除大枣共二十八两,较今秤亦五两六钱零。虽分三服,已为重剂。盖少阳介于两阳之间,须兼顾三经,故药不宜轻。

八、本汤按古准今之分两

王孟英谓小柴胡汤柴、半各八两。以今准之,各得六钱零八厘。参、草、芩、姜各三两,准今各得二钱二分八厘。大枣十二枚,以水一斗二升,准今则八合零四抄。煮至减半,去滓,再煮至减半。夫煎而又煎,仅四分之一,其汤之浓郁甘柔可知矣。喻氏谓和剂取其各药气味之相和。余谓取其气缓味厚,斯为补正托邪之用。故惟风寒正疟,可以按法而投,则参、甘、姜、枣,补胃滋营,半夏利其枢,柴芩解其热,病无不愈矣。

九、本汤用人参之理由

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舍。设无大力者当之,则正气不足以胜邪气,其猛悍纵恣,安肯听命和解耶?小柴胡汤之人参者,在藉人参之力,领出在外之邪不使久留,乃得速愈为快。所以虚弱患感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祛邪之主。李东垣治内伤外感者,用补中益气,加表药一二味热服最效。

十、本汤柴胡发汗之原理

病之用柴胡而汗出者,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故汗自作耳,非柴胡发其汗也。升葛亦然,即荆防亦然。

十一、本汤治半表半里证与五苓散理中汤治半表半里证辨

邪在营卫之间,谓之半表半里,太阳阳明之间,少阳居身之半表半里,五苓散分阴阳膀胱经之半表里,理中汤治吐泻上下之半表里。

十二、本汤兼治

(一)两胁胀痛

两胁乃少阳所主,今见胀痛,是少阳之气抑郁不舒也。柴胡力能舒太阳之气,故治之愈。

(二)头响两侧胀

头之两侧,乃少阳所主,今见胀而响,是少阳之火浮于上也。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经,倍黄芩力能清少阳之火,故治之愈。

(三)两耳红肿痛甚

两耳前后,俱属少阳所主,今见红肿痛甚,是风热之邪,聚于少阳也。小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风热,故治之愈。

(四)疟疾

疟之为病,多缘外邪伏于少阳,不能从转输而出。少阳居半表半里,邪欲从阳明而出则热,欲从太阴而入则寒。诸书云疟不离少阳,皆是明少阳之经气不舒,转输失职,邪故伏而不出。小柴胡汤力能伸少阳之气,少阳之气伸,转枢复运,邪自从此而出,病自愈而人自安也。

(五)吐酸不食

不食而吐之症属于太阴,理宜温中、健脾。今见不食吐酸,明是木气不舒,上克脾土,土畏木克,故不食。酸属木,乃是禀少阳热气所化,土木相凌故见以上症形。小柴胡汤力能舒少阳之气,少阳之气伸,即不克制脾土,两经气平,而病自不作矣。

(六)妇女热入血室

肝为藏血之所,肝与胆相为表里,胆移热于肝,热入血室,故见谵语。小柴胡汤力能治肝胆邪热,故治之愈。

(七)鼻渊

鼻流浊涕,名曰鼻渊,此胆热移于脑也。宜小柴胡汤,外用吹药。

按: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化亦无穷,伤寒书言之甚详,兹不多赘。

十三、验舌参证宜本汤

(一)白苔中红舌

白苔舌中轮红,舌尖白,此太阳经初传寒邪之舌,乃元津内亏,亦有少阳受寒,经血素虚,而郁热俱不解者,均宜本方去半夏加淡豉。

(二)白苔尖红舌

满舌白苔而尖色鲜红,此乃热邪内盛,而后感客寒入少阳经也。宜小柴胡加淡豆豉。

(三)白尖红根舌

此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证寒热往来,耳聋口苦,脚痛,脉浮弦。宜小柴胡加淡豆豉和之。

(四)白苔薄白沿红舌

在表证为邪初入里,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证。宜小柴胡加栀子豉汤。

(五)全舌淡红,薄白苔,右边中截至根,白苔偏厚者

此舌病在肌肉,邪在半表半里,必往来寒热,故宜小柴胡和解之。

(六)苔色微白舌

小柴胡治疟,认证在“呕吐胁痛,畏寒不渴,苔色微白”十二字。若苔黄微燥或绛,大渴思凉,寒微热甚,则此汤不可与也。

(七)舌上白苔者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予以小柴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十四、小柴胡汤去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治咳之发明

咳嗽初由风寒,久久不愈,则声哑羸瘦,痰中带血,气喘偏睡,变成虚劳。时医或谓外邪失表所致,或谓内伤及酒色过度所致,既已成痨,即戒用辛热之品,取甘润之剂,静以养阴,令真阴复而阳不亢,金水相滋,则咳嗽诸病除矣。然此说一行,误人无算。南医六味地黄丸、黑归脾汤等料,加麦门冬、五味、淡菜胶、海参胶、阿胶、人乳粉、秋石霜、紫河车、八旦杏仁、川贝母、猪脊髓之类,百服百死,诚可痛恨。余读《金匮》书中,隐寓有大手眼,喻嘉言亦悟其妙,俱隐而不发者,难与俗人言也。余临证以来,每见咳嗽百药不效者,屏去杂书之条绪纷繁,而觅出一条生路,止于《伤寒论》得之。《伤寒论》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句,是金针之度。盖寒热之邪,挟津液而上聚于膈中,以致咳嗽不愈。若风寒不解,其津液何以得下耶?若误行发散,不惟津液不下,而且转增其上逆势矣!此所以通其上即和其中,和其中愈通其上矣。至于风寒缠绵不已,积而成痨及一切痰火哮喘,咳嗽瘰疬等证,皆缘火势熏蒸日久,顽痰胶结经隧,所以火不熄,则津液不能下灌灵根,而菁华尽化为败浊耳。且人全赖水谷之气生此津液,津液结则病,津液枯则死。《伤寒论》小柴胡汤谓咳者去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此为伤寒言而不尽为伤寒言也。余取三焦得通三句,借治痨伤咳嗽。往往获效。

季云按:取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句,治痨伤咳嗽甚效。

十五、本汤人参柴胡祛邪健中之精义

疟之寒热往来,乃邪在少阳,木邪侮土,中宫无主,故寒热无定。于是用柴胡以祛少阳之邪,柴胡必不犯脾胃,用人参以健中宫之气,人参必不入肝胆,则少阳之邪自去,而中土之气自旺,二药亦各归本经。

十六、本证之往来寒热与疟相似之异点

本证之往来寒热与疟相似,而实不同。疟当病来之时,汗出之后,动作饮啖如平人,有寒热往来不能也。

十七、本汤治风寒入足少阳之正疟

王孟英曰:果系足少阳风寒正疟,则参、甘、姜、枣补胃和营,半夏利其枢,柴芩解其热,无不立愈。盖风寒自表而受,胃腑空虚,自能纳谷。治必先助胃气,托邪外出。即御外邪,杜其内入,诚一举两全之策也。故以小柴胡汤为适宜。

十八、本汤不适于阳明暑疟

《潜斋医学丛书》载论轩岐长沙之书,论疟不止少阳一经,治疟不仅柴胡一方,何以今人患疟,必以柴胡为不祧之药耶?夫风寒之疟,可以升散。暑湿之疟,必须清解。尝见误用小柴胡汤于暑疟者,将热邪肝火,一并提升,遂呕逆头眩,汗出热壮,胁痛耳聋,神昏欲绝。医者不察病因,但泥呕逆耳。聋胁痛为少阳的证,更不辨其邪之为寒为暑,而小柴胡之错遂成铁铸。

今人因《伤寒》少阳篇有耳聋一证,遂以小柴胡汤为外感耳聋之专方。若温热暑湿诸感见耳聋者,皆热邪上熏金受火克之故也,岂小柴胡之可投哉?往往初不耳聋,而柴胡一进,其耳遂聋者,柴胡提其热邪上升使然耳。

又徐洄溪治疟概用柴胡,是其一短。

又医者执此和解之法,谓不犯汗吐下之险,病者见其参、胡并用,谓补正祛邪,具一举两全之美,最为上策。孰知和解是少阳传经伤寒之剂,不可以概和各经各气之各病,徒使参、胡升提热邪上逆,致一身之治节,无以清肃下行。而姜、枣温腻湿浊于中焦,致运化之枢机,失其灌溉之敷布,气机愈窒,津液愈干,和解之汤愈进,而气愈不和,病愈不解,往往以此误人多矣。

十九、本汤为湿热暑温诸疟所忌

本方乃正疟之主方,古人谓为和剂。凡温热暑湿诸疟,邪从口鼻而受,肺胃之气,先已窒滞,病发即不饥恶谷,脘闷苔黄。苟不分别,但执此汤为圣法,则参、甘、姜、枣,温补助邪,骤则津涸神昏,缓则邪留结痞。且有耗散阴液而成疟痨者,即不用全方,而专以柴胡为治疟主药,亦惟荣阴充裕,或温热暑湿之邪,本不甚重,及兼感风寒之表邪者,乃可见功。古云柴胡劫肝阴,良有以也。

二十、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见黄疸篇)。

2.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见呕吐篇)。

3.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见产后篇)。

二十一、本汤不能解热之点

(一)太阳经表热。

(二)阳明经标热。

以上二热,皆不能解,误用之,害立至。

二十二、本汤禁用

(一)夹阴伤寒,面赤发热,脉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

(二)内虚有寒。

(三)大便不实。

(四)脉息小弱。

(五)妇人新产发热。

二十三、本汤治热入血室有三而其旨不同

所谓热入血室者,乃经水方至,遇热不行,故用清凉解之也。

(一)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此即如下文所谓疟也。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血因热结而成瘀矣。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即以治疟之法治之(见《金匮》妇人杂病篇)。

按:室者,屋室也,谓可以停止之处。人身之血室者,荣血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是也。王冰曰:冲为血海,言诸经之血,朝会于此。男子则上行生津,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成无己)。

(二)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彼云断此云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外邪内伏。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血室为中焦荣气之所聚。肝藏血,心主血,荣血结滞,则肝气与心经之气亦凝,故胁满而神昏谵语。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释引:期门在乳下第二肋端,去乳头约四寸。肝募也,厥阴、阴维之会,刺入四分,血结则为有形之证,汤剂一时难效,故刺期门以泄厥阴有余之热,则尤亲切而易散。

此是血全空而热乃入者。空则热不得聚而游其部,故胁满疼。小柴胡加赤芍生地亦已。冲脉为血海即血室也,男女皆有之(王宇泰)。

“血室”二字,或主于冲,或主于肝,一就源头言之,一就藏聚言之,两说虽异,其理则同(沈芊绿)。

(三)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昼清而夜昏者,血室属阴,病在阴经也。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为中焦营气之疾,汗下二法皆非所宜,小柴胡汤刺期门则其治也。

按:热入血室之状,此二条为最详。妇人伤寒,此证最多,前条证稍轻,后二条尤重,男子亦有之。

陆九芝云:大柴胡及桃仁承气、犀角地黄汤,俱为热入血室的对之方。妇人经水适来适断,表邪乘血之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为邪客于腑与阳争也。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是邪不入腑,而入于血室,与阴争也(成无己)。

二十四、本证由问而得之一般

本证大半由问而得。如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皆因问而知。此孙真人所以有未诊先问也。

专题:小柴胡汤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小柴胡汤
下一章:冉雪峰·小柴胡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