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医案 » 肺痈

虚性肺痈

万泽东
万泽东

刘×氏,女,49岁,居民,法库四区三面船村。

于三个月前,曾患咳嗽,渐重,吐痰稠黏,心中觉热。继而痰中带血,兼有臭味,食量大减,不敢向左侧卧。经医治数月未效,延为诊视。脉数而无力,兼有涩象。吐痰腥臭稠黏而色黄,痰中有血,并有脓性浊物,有时吐血数口,舌苔色白而干,胸膈作痛,口干而渴,但饮水不多,小便赤,大便燥,心热气弱。

诊断:脉数无力,肺气与阴液皆伤,也是胸膈有瘀滞之象。胸膈作痛,不敢向左侧卧,痰味腥臭并吐脓血者,乃肺叶有腐烂之处。其痰稠黏,口干而渴,舌苔干白,小便赤,大便燥,是阴虚伏热,灼烧阴液之故。揆诸脉证,势已严重。所喜大便不溏,而能少进粥汤,知其正气尚未大伤。治以滋阴清热、理肺化痰之法。

处方:沙参五钱,天花粉五钱,玄参五钱,麦冬五钱,生山药五钱,川贝母三钱,槐角三钱,清半夏三钱,牛蒡子三钱,白芍四钱,汉三七粉二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服,每次送服三七粉一钱。

另方:令其自刨鲜白茅根数斤,洗净切碎,每用二两煮汤,煮数沸即成,当茶饮之。

复诊:药服二剂,白茅根已服半斤,吐痰腥臭味减,仍向右侧卧。脉数而无力,余症稍减。遂按前方山药改用八钱,三七粉改用三钱。

三诊:五日内连服三剂,白茅根煎服一斤。已不吐血,痰中有时微见血丝,吐痰腥臭已减其半,有时敢向左侧卧,能进粥二茶碗。脉数已减,但沉取仍弱,每一动作,自觉气息不足。其内热虽清,而肺气之虚尚未恢复,宜按前方加益气之品。

处方:党参三钱,沙参三钱,生山药八钱,玄参四钱,麦冬四钱,白芍三钱,花粉三钱,川贝母三钱,牛蒡子三钱,槐角二钱,甘草二钱,三七粉三钱。

水煎二回,分三次服,每次送服三七粉一钱。

四诊:连服六剂,白茅根近三斤。吐痰带血丝已止,并无臭味,且无脓样浊物。气息较前充足,虽敢向左侧卧,但时间稍长仍觉不适。舌苔已退,脉已不数,但仍有弱象。综合脉证,已愈大半。患者苦于服药,遂予生山药末一斤,鸡内金末五钱和匀,每用五钱,和水煮熟,量加白糖,随意服之。

五诊:于三周内将药服完,觉身体较前健壮,惟气息仍感不足,有时咳嗽,胸膈闷胀,脉象如前。告知患者肺叶腐烂虽愈,但必遗有疤痕。病已半年,中气已伤,如不继续服药,一经复发,恐难医治。患者同意继续服药,以期早除病根。

处方:党参三钱,生山药八钱,生地五钱,玄参四钱,麦冬四钱,沙参四钱,牛蒡子三钱,白芍三钱,川贝母三钱,甘草二钱,槐角二钱,三七粉三钱。

煎服如前。服三剂后,遂制丸药服之。

处方:党参五钱,沙参一两,生地八钱,玄参八钱,麦冬八钱,川贝母八钱,生山药一两,广三七一两,百合一两,牛蒡子五钱,白芍五钱,甘草四钱。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三钱,早、晚各服一丸。

药服尽剂,病遂痊愈。调理数日,逐渐恢复健康。

按语:此证病已半载,吐痰腥臭,脓血相杂,食少,侧卧,乃肺痈已成,甚为严重。初诊时肺气虽虚,不用参者,恐参有助热之弊。故首以滋阴清热、化痰理血之法。连服五剂后,肺热渐清,方始加参。山药、白茅根为滋阴凉血之上品,兼有善清虚热之力;而沙参、玄参、生地、麦冬、白芍、百合等,功能养肺滋阴;用三七、槐角不仅有止血、和血的作用,并能化其瘀滞。

上述三例肺痈,从病因来看,具由外感咳嗽,日久蕴热,热聚于肺,血瘀热壅,遂成肺痈,以实热为主。但患者体质、受邪轻重、年龄大小、病程长短、治疗得当与否,对疾病的转归有密切联系,在治法上有所不同。如张案病程较短,受邪亦轻,病在初期,治用清热养肺化痰之法;那案病程较长,虽未误治,因药未中病,成为实性肺痈,治用清热化痰排脓之法;刘案病程较长,受邪亦重,由于失治误治,转为虚性肺痈,治用滋阴清热化痰之法。

专题:肺痈
来源:《万泽东医案》
上一章:万泽东·实性肺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