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桂枝汤方

唐宗海
唐宗海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使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蔚按:(桂枝辛温,阳也,芍药苦平,阴也。桂枝又得生姜之辛,同气相求,可恃之以调周身之阳气。芍药而得大枣、甘草之甘苦,合化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阴液。师取大补阴阳之品养其汗源,为胜邪之本。又粥以助之,取水谷之津以为汗,汗后毫不受伤,所谓立身于不败之地,以图万全也。)

补曰:陈修园以手太阳小肠经从足膀胱之化,统称寒水,几谓太阳气化无关于小肠矣。不知但有膀胱之水而无小肠之火,则水不化气,何以成其太阳之功用哉?吾于总论已言小肠导心火下交膀胱,蒸动水气之理,兹复言曰膀胱主水主气,属卫分,小肠主火主血,属营分,营生于心,藏于肝,而导之者小肠也。心火生营血,循包络,下入肝膈,散走连网而及小肠,小肠通体全生于连网之上。小肠者,心之府,而连网者,肝膈相连者也。小肠宣心之阳,从连网肝膈之中而外达腠理,又外达肌肉,是为营气与卫风合,以成其为太阳之功用。故邪在营分,用甘、枣补脾,从脾之膏油外达,以托肌肉之邪。用白芍行肝血,从肝膈遁连网而外达肌肉,以行营血之滞。用生姜宣三焦少阳之气,从连网达腠理,以散外邪。而尤重在桂枝一味,能宣心阳,从小肠连网以达于外,使营血充于肌肉间而邪不得留也。然则此方正是和肌肉治营血之方,正是小肠血分之方。若不知水火合化之理,则此方之根源不明也。

(桂枝汤调阴阳,和荣卫,为太阳中风之主方,而其功用不止此也。凡中风、伤寒杂症,审系)太阳(之为)病,(医者必于)头痛发热(等公同证中认出,)汗出(一证为大主脑,汗出则毛窍空虚,亦因而)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不必问其为中风、伤寒、杂病也,第审其汗出斯用之,无有不当矣)。

此一节承上节而推广桂枝汤之用。

补曰:《浅注》言:凡中风、伤寒、杂病,又曰不问其为中风、伤寒、杂症,但见此病,即用此方,将仲景立方之通例于此揭出,真善读仲景书者,仲景全书皆作如是观。

(虽然病在太阳之肌腠,桂枝汤成为切当。若太阳经输之病,专用桂枝汤原方,恐未能丝丝入扣,《内经》云:邪入于输,腰脊乃强。盖太阳之经输在背,)太阳病项背(不舒而)强如短羽之鸟,欲飞而不能飞,其状)几几,(是邪入太阳之经输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毛,次及肌络,次及经输。今者邪入经输,则经输实而皮毛虚,故)反汗出(而)恶风,(视桂枝证同。而不同者,非得葛根入土最深,其藤延蔓似络,领桂枝直入肌络之内,而还出于肌肤之外者,不能捷效,必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经输之证,亦承上节推广桂枝汤之用而不泥其方。

专题:伤寒论浅注补正
来源:《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
下一章:桂枝加葛根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