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五苓散方

唐宗海
唐宗海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半)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钱天来云:汉之一两,即今之二钱七分也。汪苓友云:古云铢者,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二十四铢为一两也。

次男元犀按:(苓者令也,化气而通行津液,号令之主也。猪苓、茯苓、泽泻皆化气之品,有白术从脾以输转之,则气化而水行矣。然表里之邪,不能因水利而两解,故必加桂枝以解之,作散以散之,多服暖水以助之,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微汗一出,而表里之烦热两蠲矣。白饮和服,亦即桂枝汤啜粥之义也。)

(胃干之烦渴,当以五苓散为禁剂矣。而审系脾不转输之为渴,虽无微热与小便不利症,而治以五苓散则一也。)发汗(之后,表邪亦)已,(邪已则脉当缓。今)脉(不缓而)浮数,(以汗为中焦水谷之气所化,汗伤中气则变其冲和之象也。)烦渴者,(汗伤中气,脾不转输而水津不能布散也,以)五苓散主之。(盖以五苓散降而能升,山泽通气之谓也,通即转输而布散之,不专在下行而渗泄也。

上节言汗后邪未解而烦渴,此节言邪既解而烦渴也。

正曰:山泽通气,通即转枢,皆是统笼语,只因不知水化为气,气化为津之理,故不能解五苓散之方义。

(何以言之?盖汗有血液之汗,有水津之汗,如)伤寒汗出而渴者,(水津之汗也,汗出而脾虚,津液不能上输而致渴,以)五苓散主之。(若汗出而)不渴者,(血液之汗也,心主血脉,以)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中茯苓、桂枝以保心气,甘草生姜调和经脉。)

此一节,上二句申明上文两节之义,言水津之汗也,下二句补出血液之汗,另出方治。

正曰:强分血液之汗、水津之汗,是未知汗之原委也。吾于麻黄桂枝证及上欲作奔豚节,言汗甚详,当细考之。盖汗出而渴者,是伤寒皮毛开而汗自出,膀胱之卫阳外越,因之水不化气而津不布,故用五苓散化气布津。津升则渴止,气布则寒去矣。汗出不渴者,亦是伤寒,皮毛开而汗自出,不渴则内水尚能化气布津。只汗自出,是膀胱阳气随汗发泄,而邪反不得去,故用茯苓以渗为敛,使不外泄。用桂、姜专散其寒,寒去汗止,与桂枝证之自汗出相似。但桂枝证之自汗啬啬恶风,汗虽出,不透快也,故仍发之使出,用白芍以行营血之滞,使汗得透快而出无滞留也;此证之汗自出,是太透快,恐其遂漏不止,故不用白芍之行血,而用茯苓之利水,使水气内返则不外泄矣。《浅注》苓、桂保心气,不合旨意,而言姜、草调经脉,其说尤泛。

专题:伤寒论浅注补正
来源:《伤寒论浅注补正》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
下一章:茯苓甘草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