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杂病论…

厥明篇

黄竹斋
黄竹斋

厥阴者,精神系统之术语,脑髓为其中枢,志意是其妙用,而主宰全体知觉运动之机官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两阴交尽也。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厥成为巅疾。《灵枢》决气篇: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本藏篇: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精神,即生理学所谓神经系统。志谓神经末端。意谓神经中枢。其在太阳之部者,有骨以为之干,而知觉锐敏,能随意运动。在阳阴及少阳之部者,除九窍外,皆知觉迟钝,不能随意运动,名曰自和神经。然在太阳及阳明部位者,有感斯应。在少阳部位者,则常动不休也。)

厥阴为阖,

(精气血液化为脑髓,藏于骨内,居至幽之所,二阴之气化至此而尽,故曰厥阴为阖。)

六元之风气主治之。

(风者,天之号令,由阴阳二气磅礴而生。人身精神志意之妙用,全借元气之风以为运动。风气太过或不及,则先和而为病。在太阳部位者,四肢厥逆。在少阳部位者,消渴寒疝及厥热进退。在阳明部位者,呕哕下利,皆神经先和为所致。)

凡外感内伤之病失治,而致精神志意不仁者,皆为厥阴病。厥阴与少阳为表里,

(厥阴神经所司之知觉运动,乃少阳部分五藏魂魄神意志之妙用,故相表里。)

厥阴实即是少阳病,少阳虚即是厥阴病。以其为日已久,邪已深,居二阴之尽,与血脉互相附丽,故多见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证。

(厥阴厥热之胜复,犹少阳寒热之往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厥多热少,其病为进。《素问》脉解篇云: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王启玄曰:经,谓经脉。脏,谓五神脏。所以连脏则死者,神去故也。盖热发于少阴之血脉,厥由于厥阴之神髓,神经与血脉相附丽,故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也。其先热后厥者,血脉先病,而及神经也。其先厥后热者,神经先病而及血脉也。其热多厥少,厥多热少者,以二阴有偏胜也。厥热相应,病势均也。生理学谓神经与血脉有密切之关系。故壅塞头部之管,则大脑之机能立即歇止,以至不省人事。腹大动脉受压,则下肢麻痹,即失知觉运动之机能。又人每因愤怒致呼吸闭窒,手足厥冷者,乃脑体积血致餚环偶停也。)

而仲景以消渴、蛔厥为提纲,立乌梅丸寒热错用,缓治之法也。

(消渴,为少阳部位上焦之神经失和,致津液不能上输之病。蛔厥为阳明部位中焦神经失和,致阳气不达于四肢而手足逆冷吐蛔之病。寒疝为少阳部位下焦之神经失和,血凝气滞而腹疼痛之病。)

其病由半表而外发于太阳部位之躯壳四肢者,则为厥逆及发热。

(陆九芝曰: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为厥阴之表证,当归四逆汤为厥阴之表药。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四逆汤、人参附子汤、人参干姜汤、通脉四逆汤、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皆治寒厥之方。白虎汤、瓜蒂散、茯苓甘草汤,皆治热厥之方。)

由半里而内发于阳明部位之肠胃者,则为呕吐、

(胃神经失和之病,吴茱萸汤、四逆汤、半夏干姜散、小半夏汤为治寒证呕吐之方。小柴胡汤为治热呕之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为治寒热相杂呕吐之方。)

哕逆、

(胃神经拘挛之病,生姜半夏汤、桔皮汤为治虚寒而哕之方。桔皮竹茹汤为治虚热而哕之方。)

下利。

(肠神经失和之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治寒利之方。白头翁汤、小承气汤、黄连茯芩汤为治热利之方。麻黄升麻汤、柏叶阿胶汤、紫参汤为治寒热杂利之方。)

其有热者,虑其伤明,必以法清之。其有寒者,虑其伤阳,必以法温之。一如少阴之例也。

专题:伤寒杂病论会通
来源:《伤寒杂病论会通》
上一章:目录
下一章:伤寒杂病论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