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杂病论…

伤暑病脉证并治

黄竹斋
黄竹斋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刘昆湘曰:暑者,气交六化之一,天地之蒸气也。经曰:暑以蒸之。又曰,暑胜则地热。盖冬至之后,阳气自下而上。半升则为春,升极则为夏,至夏而日行南陆,热浮地上,蒸水化气,流于太空。暑者,气热而含水,故称郁蒸之令。肺为呼吸之府,一吐一纳,皆于气交相接。暑蒸之气最伤呼吸,故伤暑必肺先受邪。暑热入于气府,则壮火食气,元气受伤,气伤故脉象濡弱。见于寸口,以寸口为手太阴动脉故也。口渴者,热蒸液干而胃津少也。汗出者,热熏分腠而汗孔疏也。故暑气甚则汗出愈多,暑气微,但汗自微出。神昏者,气热干脑,卫微而荣缓也。气短者,荣郁迫肺,血浊则气消也。治以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以清肺胃之热,麦冬、粳米以滋肺胃之津,半夏降胃浊以解气结,甘草和诸药而调中府,人参补元气之伤,救津液之竭,凉而不寒,润而不腻,补而不壅。一方备升降温凉扶正祛邪之用,此消暑生津保肺定喘之妙剂也。

竹叶石膏汤方

(见差后劳复)

《总病论》:竹叶汤治虚烦病,兼治中暍、渴、吐逆而脉滑数者。

(即本方。呕者加生姜,不呕不用。)

《直指方》:竹叶石青汤治伏暑,内外热炽,烦燥大渴。

《兰台轨范》:竹叶石膏汤亦治伤暑,发渴脉虚。

《温热经纬》:竹叶石青汤治暑疟极妙。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中,音众。暍,音谒。

刘昆湘曰:此言先有伏热,更伤于暑,新旧合邪则化热愈甚,内热外蒸,发热大汗,口渴饮水,证似阳明经证。脉浮而大,浮者暑热之伤,大者素热之变,名曰中暍。暍者热也,《说文》曰:伤暑也。中暍之候,心肺两伤,病兼伏邪,必及血分,故以白虎汤清肺胃而解肌热,黄连阿胶滋心液以凉血分,则表里两解而气血之暑热清矣。

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黄连

(三两)

阿胶

(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米熟汤成,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粳,音庚。

伤暑,汗出已,发热、烦躁、声嘶,脉反浮数者,此为肺液伤,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之。

嘶,音西。

刘昆湘曰:暑为郁蒸之气,中人则腠疏汗泄,或自汗太多,或误发其汗,津液外竭,荣气内灼,病邪由气陷血。外而发热不解,内则烦躁不安。气府津液伤,喉干声嘶,嘶者,声破而不鸣也。暑伤元气脉当虚弱。今液枯化燥则阴虚阳动,气行迫促,脉转浮而按数。肺为水源而司气府。今暑热之伤,肺液先竭,受病在气,化燥在血,法当以百合地黄汤加牡蛎主之。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之主剂。百脉一宗即病在心而关于肺之谓,以脉合于心,血营于脉,故百合病即荣气不清之病,而百合地黄汤清肺津滋心液之妙品也。今暑热由气陷血,故以百合地黄汤双清荣卫,牡蛎咸寒敛心阳以消痞结,导热下行水府,血清则气畅而津液自和,当汗出津津而声嘶烦躁愈矣。此亦治源之法也。地黄当生者取汁用,若干地黄则功效远逊。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

百合

(七枚,擘)

地黄汁

(一升)

牡蛎

(二两)

上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另,音令。

伤暑,心下有水气,汗出,咳嗽,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弱而滑,栝蒌茯苓汤主之。

栝,通〖艹/

(舌瓜)

〗,古活切,音括。

刘昆湘曰:此言暑湿合邪之例也。湿之与水,异名同类。盖水散成湿,水即含于气中;湿结成水,气即凝于水内。湿气为病,上下内外皆可流行。此云心下有水气者,心下当心色之下,胃脘之上,膈膜之间,脏腑之郭,此水湿内蓄者也。外加暑热之感,水热交蒸,不能外越,则上舍于肺,饮动则气上而咳,咳则气逆外并,与暑热相合,故腠理开而汗出,其证当发作有时。水气内蓄,由中焦不能散津,故当渴欲饮水,饮水则吐。渴欲饮水者,水津不上布也。得水则吐者,入胃不能消也。暑蒸腠泄,热非外闭,与伤寒心下有水气证治不同。脉当弱而按滑,弱为气伤,滑为停饮,暑证不可发汗,宜瓜蒌茯苓汤。

栝蒌茯苓汤方

栝蒌

(大者一枚,共皮子捣)

茯苓

(三两)

半夏

(三两,洗)

黄连

(二两)

甘草

(一两,炙)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方治伤暑,心下有水气而咳。夫心下有水气则不当渴,而渴欲饮水者,以水气阻其津液上升之路故也,是以虽渴而饮水则吐也。用栝蒌为君,清肺开结以止咳,茯苓利水,半夏降逆,黄连清暑热,甘草和中气,热除饮消而渴自止也。

伤暑,发热无汗,水行皮中故也。脉必浮而滑,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后以竹茹半夏汤与之。

刘昆湘曰:暑为阳邪,热熏分腠当皮肤缓而汗泄。今伤暑发热无汗者,必其皮腠素有留湿,水行皮中,暑入而水与热搏。若热胜水蒸化汗,外见烦渴汗出。今湿胜而热涵于水,故无汗而身反发热,此水湿外蓄者也。脉必浮而按滑,浮为气机外进,滑为饮气流行。治宜以热水频灌其身,缓皮肤助卫阳以化汗,使水气得热则散,必津津有汗而解。俟表气一通,更以竹茹半夏汤治之。竹茹解经脉之湿热,栝蒌根清肺燥以生津,茯苓半夏化水气而渗湿,未至多汗之变,已先顾其津液,此治暑化湿法也。

竹茹半夏汤方

竹茹

(二两)

栝蒌根

(二两)

茯苓

(三两)

半夏

(半升)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沈明宗曰:此言正暑病也。邪之伤人,无有不从皮毛而入,故曰太阳中热。

钱天来曰:暍者,盛夏暑热中人之邪气也。此条先以本证之情形如此,而以中热二字通解。暍字之义,即内经热论所谓病暑也。

王肯堂曰:中暍、中暑、中热名虽不同,实一病也。谓之暍者,暑热当令之时,其气因暑为邪耳,非即夏月暑热当令之正气也。即热论所谓: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也。暍乃暑热之邪,其气本热不待入里,故中人即渴也。暍为夏至已后之病。阳极阴生之后,阴气已长,当暑汗大出之时,腠理开张,卫阳空疏,表气已虚,不能胜受外气,故汗出恶寒也。是热邪乘腠理之虚而为暍证也,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用石膏以治时令暑热之邪,加人参以补汗出之表虚,添津液而治燥渴也。

成无己曰: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暍也。

《金鉴》曰:汗出恶寒身热而渴,颇似太阳温热之病。但温热无恶寒以热从里生,故虽汗出而不恶寒也。中暍,暑邪由表而入,故汗出恶寒也。究之于脉,温热之浮,浮而实;中暍之浮,浮而虚,以暑热伤气也。究之于渴,温热之渴,初病不过欲饮。中暍之渴,初病即大引饮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

(见太阳病上。)

《本事方》:有人患头痛身热,心烦燥渴,诊其脉大而虚,予授以白虎汤,数服愈。《素问》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仲景云:其脉弦细芤迟,则皆虚脉可知。

《此事难知》:动而伤暑,心火盛大,肺气全亏,故身热脉洪大。动而火胜者,热伤气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辛苦多得之,不可不知也。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者,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猪苓加人参汤主之;一物瓜蒂汤亦主之。

成无己曰: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脉微弱者,暍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时暑热以水灌洗而得之。

刘昆湘曰:此亦暑热搏湿之例,但与上用热水灌汗之证不同。彼为湿蓄在先,暑热后感。此为暑热先受,水湿后侵。前证为热蒸搏湿于外,此证为水寒抑热于里,故前证脉浮而滑,此证脉微而弱。前证发热无汗,此证身热疼重。身热云者,不似发热之甚。疼重者,水寒之气以浴冷水而内侵皮中也。是知暑之中人,阳盛之体则且热化,阴盛之体则从寒化,半寒半热之体,则或湿为热搏,或热为湿滞,而成错杂之变。本条为水寒外侵,暑热内抑之证,故当渗热下行,导暑邪出自水府,则湿与热离而两邪俱解。暑证误汗,则致亡阴液竭之变,故治暑无汗解之法。猪苓汤为育阴利水之剂,治从血分渗湿使水去而津液不伤。加人参者,以暑伤气府,必以益气生津为助,始得化气枢转之力,凡血虚而有水者宜之。若体素盛而脉不甚弱者,以一物瓜蒂汤主之。此泻上中二焦湿热之剂,胃寒者忌之。

猪苓加人参汤方

猪苓

(一两)

茯苓

(一两)

滑石

(一两)

泽泻

(一两)

阿胶

(一两)

人参

(三两)

上六味,以水四升,先煮五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

(二十个)

上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汪双池曰:瓜类生于盛夏,以热蓄湿而生者,而夏月人又喜食之,以其能解烦渴。究竟生冷之物,遏抑暑气于中,以成暑湿相挟。惟瓜蒂则系著全瓜,是能总领暑湿。又其气味苦恶能令人涌吐。其苦能泻热,其吐能越湿,故独用之便膻中之水上越,则皮肤之水亦消,而暑热之气亦泄矣。

尤在泾曰: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取身而四肢水气。水去而水无所依,将不治而自解矣,此治暑兼湿者之法也。

凡病暑者,当汗出。不汗出者,必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也。不可发汗,发汗则发热,烦躁,失声,此为肺液枯。息高气贲者,不治。

贲,音奔。

刘昆湘曰:暑病热蒸腠泄,故当有汗,非中暍。素有伏热则汗出发热当解,即见身热亦微。惟暑湿相搏,或暴寒折热,或风暑杂合,乃有无汗之候,故汗出者不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也。暑伤气,热灼津,邪感则肺为先受。若治暑误汗必致内伤肺津,甚者重伤心液。肺合皮毛,上通喉咙,肺津伤则发热声嘶。心液伤则烦燥不寐。若津竭而肺中液枯,气失所涵,必宗气离根,而见息高气贲之变。息高者,出多入少,呼吸动形。贲者,奔也。血枯气竭,法在不治,必补气而出息益高,滋液而胸中转结,不可为矣。

伤暑,夜卧不安,烦躁谵语,舌赤脉数,此为暑邪干心也,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主之。

刘昆湘曰:暑邪肺为先受,逆传入心,其所以自气陷血者,必其人血分素有热也。暑邪陷血,内干于心,故心气热而神乱。心热,故烦躁夜卧不安。神乱,故谵语意识昏昧。舌赤者,心火上阅于窍也。脉数者,气热内薄于荣也。此为暑邪干心,宜黄连清荣而入心,石膏清气而入肺,半夏降逆气以导浊邪下行。病虽自气陷血,仍为血中气分。若全陷血分,则病为在里,当以黄连阿胶汤例治之。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方

黄连

(三两)

半夏

(半升)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湘本无)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厥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

魏念庭曰:此条乃申明太阳中暍病,详叙共证脉,并列误治之禁,示人知所辨晰也。太阳主表,六淫之邪必先中之,故中暍亦为太阳病。虽所受之邪不同,而所感之分则同也。太阳中暍,暑热客皮肤之外,内热盛躯壳之里。发热者,客邪在表,恶寒者,热邪甚于里也。身重而疼痛,暍不自感,必有所挟,挟湿则身重,挟寒则身痛。暍何有于寒乎?盖暍之为病,或得于冒暑服劳,所谓动而得之者也,则暍气多而寒湿少,竟为暍所中也。或得于避暑深居,所调静而得之者也,则寒湿多而暍气少,暍为寒中人而郁成也,均可谓之太阳中暍也。试诊之,其脉弦细,弦者紧之类,寒在表也。细者湿之征,热挟湿也。此二者,病脉也。再见芤迟,芤者中气之虚。暑月汗出气虚,故易于感外也。迟者,腹中之寒,暑月伏阴在里,故易于寒内也。此二者,又暍病由来之脉也。合脉证而谛之,而中暍之病可识矣。

再征之于余证,小便已洒洒毛耸,太阳之表有邪,则膀胱腑应之。小便时气动于膀胱,必连及于皮毛,洒洒然恶风寒之状,正绘表证如画也。再验之于手足逆冷,内热极而寒见于四末,且内热为寒湿所郁,其气格阻而不宣达,亦可逆见手足,皆内热外寒之象也。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凡厥之证也。以致小有劳,身即热,热病阴虚动则生阳也。口开,前板齿燥,热盛于内,欲开口泄其气,气出而内热熏灼于板齿,则齿燥也。此全为内热炽盛之证。若单感暍邪者,内外俱是阳邪。若兼感寒湿者,内为阳邪而外为阴邪,非兼治其外内不为功也。若发汗以治其外,用麻黄桂枝治风寒,温辛发散之品,则内热不除而表气益虚。内热已,恶寒矣。表虚而内热,恶寒必更甚也。或加温针,则热益以热,发热不可消息也。数下之则表证未解,内热不能宣于表,反使热势不能下趋。寒湿之气亦随之入里,气化阻滞,小便必不利,而淋必甚也。是皆非治暍病之法也。

金鉴曰:凡此之证,皆中暍妄行汗下温针致变,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或人参汤调辰砂六一散,亦可也。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桂枝

(一两)

人参

(三两)

芍药

(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本方即白虎加人参汤,再加桂枝芍药,以解肌和荣卫也。

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刘昆湘曰:太阳中暍,虽发热汗出,必微恶寒,乃热并于里而表虚,亦太阳主寒水之气使然也。今伤暑之证,内舍心肺,口渴汗大出与太阳中暍同,惟不恶寒为异,此热蒸液泄,肺卫心荣气血两燔之候。暑热上熏干脑,故头晕而似胀似痛。脉弱者,暑伤气弱故也。治宜竹叶石膏双清肺胃之燥,黄连入心,半夏降逆,人参益气生津,竹叶兼可利水,气血两清,自无干心之变矣。

人参石膏汤方

人参

(三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竹叶

(一把)

黄连

(一两)

半夏

(半升,洗)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者,头不痛。头痛者,风也;头重者,湿也。

刘昆湘曰:凡外因头痛之证,皆由气血相搏,郁冲犯脑。如伤寒则气寒束血。内风则血痹凝气。荣当外和,卫当内交;行失其度,郁则上犯。今暑邪虽为郁蒸之气,但中伤气府,卫微荣缓。气微则运血乏力而非搏激之争。荣缓则神藏失养,当见晕胀之候。故伤暑之证,以头不痛者为常。其夏令头痛,恶寒者,皆暴寒折热,非暑邪也。伤暑而兼头痛者,必杂感于风,证为暑风相搏。若兼头重者,必杂感于湿,证为暑湿合邪也。

专题:伤寒杂病论会通
来源:《伤寒杂病论会通》
上一章:目录
下一章:热病脉证并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