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杂病论…

伤风脉证并治

黄竹斋
黄竹斋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者天元六气之一,生于地面空气寒热调剂之动荡,每岁随四时八节之气候而转移。《灵枢》九宫八风篇云: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盖所居者,太一所居之乡也。如月建在子,风从北方来,冬气之正也。月建居卯,风从东方来,春气之正也。月建居午,风从南方来,夏气之正也。月建居西,风从西方来,秋气之正也。四隅十二建,其气皆然。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曰实风,所以能生长养万物。冲者,对冲之方也。后者,后位之方也。时已过而气方至,故为后,由正气不及,故曰虚风,所以能伤人而杀害万物者也。六淫之邪风为首,而伤人最急,故为百病之长。邪气脏腑病形篇: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盖仲景此节之所本。风属阳,故伤人则中三阳经。足阳明经居身之前,故风中于面则下阳明。胃与脾相表里,故甚则入脾也。足太阳经居身之后,故风中于项则下太阳。膀胱与肾相表里,故甚则入肾也。足少阳经居身之侧,故风中于侧则下少阳。胆与肝相表里,故甚则入肝也。《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故曰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此节以下八节自《金匮要略》补入。

喻嘉言曰:岐伯谓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仲景谓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举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门户指入络入经、入腑入脏言也。经言百病之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此则风之中人以渐而深,其人之门户未至洞开,又不若急虚卒中入脏之骤也。仲景会其义,故以臂不举为痹,叙于半身不遂之下。谓风从上入,臂先受之。所入犹浅也。世传大拇一指独麻者,三年内定中风,则又其浅者尖。然风之中人必从荣卫而入,风入荣卫则荣脉改微、卫脉改数。引脉以见其人必血舍空虚而气分热炽,风之摇来匪朝伊夕也。

尤在泾曰: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著也。风从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者,则为痹耳。

按:仲景于中风半身不遂未出方,今列《千金方》屡有效验者于后,以资应用。

《千金方》防风汤主偏风,甄权处,疗安平公方:

防风  芎䓖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薢  白术各一两  羌活  葛根  附子  杏仁各二两  石膏  薏苡仁  桂心各三两  麻黄四两  生姜五两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一剂觉好,更进一剂,即一度针。九剂九针,即差。灸亦得。

针风池一穴  肩髃一穴  曲池一穴  支沟一穴  五枢一穴  阳陵泉一穴  巨虚、下廉一穴。凡针七穴即差。

(按:当加针环跳一穴  风市一穴  阳辅一穴昆仑一穴  解豀一穴更佳)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为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胜,音升。

尤在泾曰: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右,随其空处而留著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喎者邪反在右,右喎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则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难言而涎自出也。

《金匮辑义》:喎僻不遂,《内经》所谓偏风偏枯,《巢源》有口喎候,又有风偏枯,风身体手足不随,风半身不随等候,即《外台》以降所谓瘫痪风也。肌肤不仁,《巢源》有风不仁候,云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重不胜,《巢源》有风猥退候,云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又有风享曳候,云筋肉懈惰,肢体驰缓不收摄,盖此之类也。不识人,《内经》所谓击仆,《巢源》有风癔候,云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即卒中急风是也。详见于《医说》刘子仪论。舌难言,《内经》所谓喑痱,《巢源》有风舌强不得语候,云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由以上数义观之,正如此条乃是中风诸证之一大纲领也。

《张氏医通》:《金匮》云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则知经受寒而急,则络必热而缓,即《素问》大筋软短,小筋驰长之谓也。凡口之喎,灸地仓;目之斜,灸承泣;苟不效,当灸人中。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侯氏黑散主之。

(依涪古本补)

汪双池曰:四肢烦重而言中风者,有中风证如喎僻不遂,脊不屈伸之类,仲景书简故只以中风二字该之。心中恶寒不足,见非外恶风寒,但心中怯怯觉畏寒耳。此则内虚而血气皆不足,风淫将入脏也,故《外台》用治风癫。

徐忠可曰:此为中风家挟寒而未变热者治法之准则也。谓风从外入挟寒作势,此为大风。证见四肢烦重,岂非四肢为诸阳之本,为邪所痹而阳气不运乎。然但见于四肢,不犹愈于体重不胜乎。证又见心中恶寒不足,岂渐欲凌心乎。然燥热犹未乘,不犹愈于不识人乎。故候氏黑散用参、苓、归、芎补其气血为君,菊花、白术、牡蛎养肝脾肾为臣,而加防风、桂枝以行痹若之气,细辛、干姜以驱内伏之寒,兼桔梗、黄芩以开提肺热为佐,矾石所至除湿解毒,收涩心气,酒力运行周身为使。庶旧风尽出,新风不受。且必为散酒服至六十日止,又常冷食使药积腹中不下。盖邪渐侵心,不恶热而寒,其由阴寒可知。若胸中之阳不治,风必不出,故先以药填塞胸中之空窍,壮其中气,而邪不内入,势必外消。此即《内经》所谓塞其空窍,是为良工之理。若专治其表里,风邪非不外出,而重门洞开,出而复入,势将莫御耳。

侯氏黑散方

(《金匮要略》原注“《外台》治风瘕”)

菊花

(四十分)

白术

(十分)

防风

(十分)

桔梗

(八分)

黄芩

(五分)

细辛

(三分)

干姜

(三分)

人参

(三分)

茯苓

(三分)

当归

(三分)

芎䓖

(三分)

牡蛎

(三分)

桂枝

(三分)

矾石

(三分)

(《外台秘要》:如马者,烧令汁尽,研。)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且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张路玉曰:郭雍曰:黑散本为涤除风热,方中反用牡蛎、矾石止涩之味,且令冷食使药积腹中,然后热食,则风热痰垢与药渐次而下也。

陈修园曰:此方为逐风填窍之神剂。凡中风证初患,未经变热者宜之。病后尤赖以收功,免致再患为终身之废疾。

按:昔贤有言:治风先养血,血行风自灭。此方用补气血药于驱逐风寒湿热剂中,俾脏腑坚实,荣卫调和,则风自外散也。君以菊花之轻升,清头部之风热;佐以防风祛风,白术除湿,归芎补血,参苓益气,桂、牡行痹,姜、辛驱寒,桔梗涤痰开胸,黄芩泻火解郁,矾石解毒善排血中之瘀浊,且能护心俾邪无内凌,酒运药力,直达经络以散旧风。《巢氏病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知其方相传已久。《外台》取治风癫者,亦以清上之力宏也。后入火气痰寒类中诸治法,皆不能出其范围。《本草纲目》载经验方,治失心颠狂,用真郁金七两,明矾三两,为末,薄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有妇人颠狂十年,至人授此,初服心胸间有物脱去,神气洒然,再服而苏。此惊忧痰血,络聚心窍所致。郁金入心去恶血,明矾化顽痰,故也。与此方药药味繁简虽殊,而制义则同也。

风热瘫痫,风引汤主之亦。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瘈疭,日数发,医所不疗,大能除热。

瘫,他丹切,音滩。痫,音间。瘈,音契。疭,音纵。文依涪古本,下节同。

汪双池曰:风引者,中风而牵引,即瘈疭也。此风淫在经络者,风性无恒,故时发时止,而日数十发,则风淫挟火,火性急数,故此方用石药以镇之。

徐忠可曰:风邪内并,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甚迸归入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故大人小儿风引惊痫皆主之。巢氏用治脚气,以石性下达,可胜湿热,不使攻心也。

徐灵胎曰:此乃脏腑之热,非草木之品所能散,故以金石重药清其里。

风引汤方

大黄  干姜  龙骨

(各四两)

桂枝

(三两)

甘草  牡蛎

(各二两)

滑石  寒水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

(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按:古无磁瓶,故盛散药用韦囊,且便于携远,今西藏此风犹存。《儒门事亲》云:将旦首汲曰井莘。而刘河涧之天水散,用滑石六两,甘草一两,辰砂三钱,共为细末,新汲水一碗,调服三钱,为治夏时中暑,热伤元气,内外俱热,无气以动,烦渴欲饮,肠胃枯涸者之神剂。盖从此方化出。

《巢氏病源》:脚气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

《外台秘要》: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恩惟合此散,所疗皆愈。此本仲景《伤寒论》除热镇心紫石汤方。

《中风斠詮》:此方以石药六者为主,而合之龙牡,明明专治内热生风,风火上升之病。清热镇重,收摄浮阳,其意极显。若引《素问》气血并于上而为大厥之病理,而以此等药物降其气血,岂不针锋相对。《千金》引徐嗣伯自注,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中蓄实,故有高风而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火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则为痫,其实则一。此方疗治,万无不愈。

病中风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热,其脉浮者,宜防己地黄汤。

(依涪古本)

赵以德曰: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则阳明。若此无寒热其脉浮者,血虚从邪并于阳而然也。《内经》曰:邪入于阳则狂,此狂者谓五脏阴血虚乏,魂魄不清,昏动而然也。桂枝、防风、防己酒浸其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凉血补阴,熟蒸以归五脏益精养神也。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也,又降阴法也。阴之不降者,须少升以提其阳,然后降之方可下。不然则气之相并,不得分解矣。

徐忠可曰:此亦风之迸入于心者也。风升必气涌,气涌必滞涎,涎滞则留湿,湿留壅火邪聚于心。故以二防、桂、甘去其邪,而以生地最多,清心火,凉血热。谓如狂妄行独语不休,皆心火炽盛之证也。况无寒热则知病不在表,不在表而脉浮,其为火盛血虚不疑耳。后人地黄饮子、犀角地黄汤等,实祖于此。

防己地黄汤方

防己  甘草

(各一分)

桂枝  防风

(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千金方》:风眩门防己地黄汤,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防己、甘草各二两,桂心、防风各三两,生地黄五斤别切,勿合药渍。疾小轻用二斤。上五味㕮咀,以水一升渍一宿绞汁,著一面取滓著竹箦上以地黄著药滓上,于五斗米下蒸之,以铜器承取汁,饭熟以向前药汁合绞取之,分再服。

徐灵胎曰: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生渍取清汁归之于阳以散邪热,蒸取浓汁归之于阴以养血,此皆治风邪归附于心,而为癫痫惊狂之病。与中风、风痹,自当另看。又曰:凡风胜则燥,又风能发火,故治风药中,无纯用燥热之理。

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续命汤主之。

(依涪古本)

沈明宗曰:《灵枢》云: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甚则不能言,不可治。故后人仿此而出方也。

丹波元简曰《圣济总录》云:痱字,书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楼氏纲目》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营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知是痱即中风之谓。脉解篇:喑俳,即喑痱也。

续命汤方

(《金匮要略》附方,引《古今录验》)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

(各三两)

杏仁

(四十枚,去皮尖)

芎䓖

(一两半)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魏念庭曰:为中风正治也。以桂枝治卫风,以麻黄治荣风,兼治寒邪者以当归、芎䓖补血,以人参、甘草补气,以干姜开郁化痰,杏仁降气豁痰,石膏清热生津。风寒外因,痰火气内因,一方俱兼理者也。

《千金方》:大续命汤治肝厉风,卒热喑废。通治五脏偏枯贼风。又治大风经脏,奄忽不能言,四肤垂曳,皮肉痛痒不自知。宜产后及老小等方。

(即本方)

中风,但伏不得卧,咬逆上气,面目浮肿,续命汤主之《金匮要略》此节附于前方后,今依涪古本另列。

徐忠可曰: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此风入而痹其胸膈之气,使肺气不得通行,独逆而上攻面目。因从外感来,故以麻黄汤行其荣卫,干姜、石膏调其寒热,而加芍、归、参、草以养其虚。必得小汗者,使邪仍从表出也。

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或心中热,或腹满,或气逆,或悸,或渴,或先有寒者,独活细辛三黄汤主之。

(依涪古本)

魏念庭曰:亦为中风正治,而少为变通者也。以独活代桂枝,为风入之深者设也。以细辛代干姜,为邪入于经者设也。黄芪补虚以熄风,黄芩代石膏清热,为湿郁于下,热甚于上者设也。心热加大黄,以泄热也。腹满加枳实,以开郁行气也。气逆加人参,以补中益胃也。悸加牡蛎防水邪。渴加栝蒌根,以肃肺生津除热也。大约为虚而有热者,言治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则无热可知,纵有热亦内真寒外假热而已。云加附子,则力中之黄芩亦应斟酌矣,此又为虚而有寒者言治也。或云附子用以助独活,细辛驱风除湿。非温经也,亦通。

独活细辛三黄汤方

(《金匮要略》附方作“千金三黄汤”)

独活

(四分)

细辛

(二分)

黄芪

(二分)

麻黄

(五分)

黄芩

(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小汗出,二服大汗出。

(四分为一两,一分为六铢也。)

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者加附子一枚。

《千金翼方》:此仲景方,神秘不传。

《三因方》:三黄汤治贼风,偏风,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言。

(即本方)

头风,大附子散摩之,若剧者,头眩重,苦极,不知食味,此属风虚,煖肌补中,益精气,术附汤主之。

(依涪古本。)

陈修园曰:此言偏头风之治法也。附子辛热以劫之,盐之咸寒以清之,内服恐助其火,火动而风愈乘其势矣。兹用外摩之法,法捷而无他弊,且躯壳之病,《内经》多用外治,如马膏桑钩及火熨法皆是。

徐忠可曰:肾气空虚,风邪乘之,漫无出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致头中眩苦至极。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此非轻扬风剂可愈,故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犹之冬月井中水土既暖,阳和之气可以立复,而浊阴之气不驭自下矣。

大附子散方

(《金匮要略》作“头风摩散”)

大附子

(一枚)

(一两)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头上,令药力行。

张路玉曰:头风摩散,《金匮》本治中风喎僻不遂,专取附子以散经络之引急,食盐以治上盛之浮热。《千金》借此以治头面一切久伏之毒风也。

徐灵胎曰:病在缓处,故以外治必涂其缓。

《三因方》:附子摩头散治因沐头中风,多汗恶风。当先以一日而病甚头痛不可以出。至风日则少愈,名曰首风。

《张氏医通》:偏头风遇寒即痛者,属寒伏于脑,用《金匮》头风摩散。一法用川乌末醋调,涂痛处。

术附汤方

(《金匮要略》作“近效附术汤”)

白术

(二两)

附子

(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一两,切)

大枣

(一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喻嘉言曰:岐伯谓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风痱,于身无痛,四肢不收;三日风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后世祖其说而无其治,仲景见成方中有治外感风邪,兼治内伤不足者,有合经意,取其三方,以示法程。一则曰续命汤,治荣卫素虚而风入者;再则曰三黄汤,治虚热内炽而风入者;三则术附汤治风已入脏,脾肾两虚,兼诸痹类风状者。学者当会仲景意,而入于浅深寒热之间,以三隅反矣。

按:风懿曰奄忽不知人,即该中风卒倒内,《金匮》不过举其证,意可知矣。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按:《素问》风论载五脏风之形状而无其治,故仲景于本篇特为补出。风属阳邪,中人则上先受之,故头为之痛。阳受风气腠理外泄,故多汗。伤于风,故恶风也。风中于侧,则下少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故腋下痛不可转侧。少阳病,则脉浮弦。按之数者,里有热也。少阳之里是厥阴,其脉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肠络肝属胆,故风邪循脉下则干肝也。主之以小柴胡汤者,解少阳之郁结,兼清肝脏之风热也。足少阳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胁痛不能转侧。故流于腑,胆病则液泄,故口苦。溢于胃,故呕逆。胆郁则气不舒,故善太息。主之以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者,以大柴胡汤之半,清胆腑之风热,而降其气逆也。

小柴胡汤方

(见太阳病中)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柴胡

(八两)

芍药

(三两)

枳实

(四枚,炙)

甘草

(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浅田粟园:此方缘大柴胡汤变方。以疏邪通气为主,今用之以治癫厥,胸胁挛急,朝剧暮安,病态不安者,往往得奇效。

风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脚间痛,嗌干,善噫,咽肿喉痹,脉浮洪而数,此风邪乘心也,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

膺,于陵切。胛,音甲。

《灵枢》邪客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也。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共支者循胸出胁下,风邪中伤其经,故胸中痛、胁支满。手少阴之标在背腧,其表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故膺背肩胛间痛,此著风邪中人之门户也。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挟咽,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故是动则病嗌干也。心气郁结,故善噫。手少阴之正上走喉咙,风热干之故咽肿喉痹。诊其脉浮洪而按之数,知为风邪乘心而里有热也。以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黄连、黄芩泻心清上焦之风热,麦冬生津以滋干,桔梗、甘草开咽喉之郁结,而诸证自愈矣。此风邪中于项,由手太阳及里之手少阴,乘犯心包之脉证治法也。

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方

黄连

(一两半)

黄芩

(三两)

麦门冬

(三两)

桔梗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四肢懈情,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背,脉浮而弦涩,此风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若流于腑,则腹满而胀,不嗜食,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主之。

懈,古隘切。惰,音垛。胜,音升。嗜,音视。

风病四肢懈情体重不能胜衣者,脾主肌肉四肢,脾为风伤而太阴之气逆也。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肩背者,手阳明脉之所过;胁下者,脾之部,故胁下痛引肩背也,脉浮而按之弦涩,为风湿在里而血泣之诊。此风邪乘脾之脉证,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汤治中风解肌和荣卫之剂,邪在于里而湿胜,故去桂枝,而加苓、术以健脾除湿也。若流于腑则滞其胃气,故腹满而胀,不嗜食,治之以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扬,枳朴行气滞以消胀满,术、草健牌以和胃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方见太阳病上)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

枳实

(四枚,炙)

厚朴

(二两,去皮,炙)

白术

(三两)

甘草

(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嗌干,肩背痛,脉浮弦而数,此风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若流于大肠,则大便燥结,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生地黄牡丹汤主之。

肺主气,在变动为咳,风邪迫之故咳而喘息有音也。甚则风热伤肺,故唾血而嗌干。手太阴筋结于肩,脏附于背,气盛有余则肩背痛。诊其脉浮弦而按之数者,此风邪乘肺而里有热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桔、草清上焦之风热,枳实开气滞,芍药行血痹也。若流于肺腑之大肠,则津液耗竭,故大便燥结。热伤脉络则下血,所谓肠风也。于前方加地黄、丹皮以滋燥,而清血分之郁热也。此风邪中于项则下手太阳,由上及下、自表入里,,乘肺及大肠之脉证治法也。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方

桔梗

(三两)

甘草

(二两)

枳实

(四枚)

芍药

(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地黄牡丹汤方

即前方加地黄

(三两)

牡丹皮

(二两)

,煎服法同。

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风邪入肾,则挟水气上升,故面目浮肿。肾脉贯脊,故脊痛不能正立。隐曲,谓隐蔽委曲之处,阴道是也。肾开窍于二阴,故为隐曲不利。肾主骨,甚则厥气逆于下,故骨痿也。肾脏属阴而在里,故其脉沉而弦。此风邪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之脉证也。足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主之以柴胡桂枝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荣卫调皆,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柴胡桂枝汤方

(见太阳病下)

《素问》风论五脏风证候,皆有多汗恶风四字。而此篇惟于首节风邪干肝言多汗恶风,其下四节不重举,以其为风病共同证候也。此所谓风邪干乘五脏者,以其脏所主之经脉言尔,若果风邪入脏,则当舌即难言、口吐涎,非诸方所能奏效也。孙真人皆灸本脏背俞,兼用续命汤治之。又此篇风病乃天气之虚邪贼风伤人,由经脉而干乘五脏之脉证治法。与六经篇所论之中风,为天气之常,有缓急之殊、传经不传经之异,当分别观之。

专题:伤寒杂病论会通
来源:《伤寒杂病论会通》
上一章:目录
下一章:寒病脉证并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