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杂病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黄竹斋
黄竹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强,其亮切。恶,去声。后仿此。

方中行曰:太阳者,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荣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也。《难经》曰:浮,脉在肉上行也。滑氏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表即皮肤,荣卫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为病在太阳之诊也。项,颈后也。强痛者,皮肤荣卫一有感受,经络随感而应,邪正争扰也。恶寒者,该风而言也,风寒初袭表而郁于表,故不胜,复被风寒外迕而畏恶之;及其过表而入里,则不复。恶,仇雠之义也。此揭太阳之总病,乃三篇之大纲。已下凡首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而言之也。

程郊倩曰:凡云太阳病,便知为皮肤受邪,病在腠理荣卫之间,血未涉手府藏也。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使后人一遇卒病,不问何气之交,而但兼此脉此证,便可作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作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其过经已未,而尚见此脉此证,仍可作太阳病处治。

柯韵伯曰: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证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看诸总纲,各立门户,其意可知。

《新释》:太阳者,身体表部皮肤之术语,而与空气有直接密切之关系者也。凡空气之变化失和,而为风、寒、暑、湿、燥、热六淫外感之病,必皮肤先受之。若内部及筋肉尚未失其常,未病之细胞欲排邪于外,使其仍由皮肤而出,故脉应之而浮也。皮肤者,神经之末端也。人之知觉运动,皆脑之神明主宰。头者,脑之府,表部满布肌脉以滋养脑质。颈后曰项,为脑腺达末端之关,而血脉输头必由之路。神经末端皮肤全部受外邪之刺激血传于脑,脑以过剧之感触而发木强。强者,感觉失灵敏,运动不柔和也。脑之运用,需赖血液之滋养,血液受外感之变,败质菀于脑膜之外,经脉不通则发痛也。例如思想过度,而头部未有不发强痛者;但思想为有意识之刺激,而病邪之感觉为无意识之刺激不同耳。西哲牛顿曰:凡物若不受外力,则静者不自动,动者不自止。人身之细胞,固无舜时之息,若卒受外邪之刺激,失其常度,故自神经以痛,疾传于中枢主宰而求救也。夫天赋人之体质,有排毒汗邪之性能,故食伤身有毒之物必呕吐,饮醇必自汗出,小便数,必排泄其毒,尽出于体外而后已。而身被何邪所伤,则恶何邪。六淫之邪,以寒最易侵入,皮肤外伤于寒,故恶寒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音众,后皆同。

方中行曰:太阳病,上条所揭云云者是也。后皆仿此。发热,风邪干于肌肤而郁蒸也。汗出,腠理疏,玄府开而不固也。恶风,大意见上,此以风邪郁卫,故卫逆而主于恶风。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风性柔和,所以然也。中,当也,风,谓天之八风也。言既有如上条所揭云云之太阳病,加之发热、汗出、恶风而脉缓者,则其病乃是触犯于风而当之也。然风之为风,其性属阳,其中人也,从卫而入,卫,气道也,风之所以从卫入者,卫亦阳,从其类也。此承上条而又再揭太阳分病之纪一,乃此篇之小总。篇内凡首称太阳中风者,则又皆指此而言也。

汪苓友曰:中字与伤字同义。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

钱天来曰:缓者紧之对,非迟脉之谓也。风为阳邪,非劲急之性,故其脉缓也。

《新释》:太阳,外感病,于脉浮、头项强痛共同脉证外,而发热一证,亦为外感必有之候。盖风邪今所谓病原菌者,菀于肌腠孙络,致废败炭气不能发散,故皮肤温度髙于平常,由是发热,所谓卫气强也。若发热而汗即自出者,此经中真气素虚,内热熏蒸,荣气弱不能与卫气和谐,卫阳失御,致玄府不关,津液妄泄,泄则腠理疏,阳益虚,故出室而便恶风也。诊其脉浮而缓者,此荣弱卫强之候,其病由阳气虚,外感风邪而得,故名为中风。论云: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盖生万物者,空气温度适时之和风;害万物者,空气温度反常之邪风也。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方中行曰:或,未定之词。寒为阴,阴不热,以其著人而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阳争,争则蒸而为热。已发热者,时之所至,郁争而蒸也;未发热者,始初之时,郁而未争也。必,定然之词,言发热早晚不一,而恶寒则必定即见也。体痛者,寒主坚凝而伤荣,则荣实而强,卫虚而弱矣;荣强则血涩,卫弱则气滞,故痛也。呕,吐也。逆,俗谓恶心是也。胃口畏寒而寒涌也。阴谓关后,阳谓关前,俱紧,谓三部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难经》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是也。伤,犹中也。阴寒之袭人,从荣而入,荣,血道也,寒之所以从荣入者,荣亦阴,亦从类也。此揭太阳分病之纪二。已下凡首称伤寒者,则又皆指有此云云之谓也。

刘昆湘曰:此寒邪伤荣之脉证也。中风必先发热,伤寒必先恶寒。恶寒之证,病起即见。发热之证,阳素盛者则发热速,阴素盛者则发热迟,故曰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也。恶寒为伤寒必具之候。寒伤太阳,当皮肤致密,腠理闭塞;寒束经络,当血郁气阻,身体疼痛。寒邪入胃,必气逆而呕,故曰呕逆。脉阴阳俱紧者,谓浮沉尺寸俱紧,盖外感之邪。当六脉一象也。

《金鉴》曰:此承首条言太阴病,又兼此脉此证者,名曰伤寒,以为伤寒病之提纲,后凡称伤寒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新释》:太阳外感之病,以脉浮、头项强痛、发热为共同必有之证候。然有时或已发热者,以其人阳气素盛,腠理致密,孙络壅邪,易酿为热也。有时或未发热者,以其人阳气素虚,腠理疏缓,孙络受邪而郁稍迟也。然发热虽有迟速之异,其居于无风处必恶寒,而身体疼痛者,此皮肤伤寒,邪由孙络,致毛脉凝滞,神经受触也。皮肤为寒拘束,致胃气不舒,则发呕逆。诊其脉阴尺阳寸俱紧者,血液因寒而劲急,故名其病曰伤寒。

按:《素问》云:春伤于风,冬伤于寒。《金匮要略》云:风中午前,寒中于暮。风令脉浮,寒令脉急。极寒伤经,极热伤络。本论云;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夫天气一也,受日光变化而为寒为热,热则疏散而为阳,寒则翕敛而为阴。人身之气一也,张口而呼之则温,嘬几而呼之则寒,亦犹是也。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午前皮肤外感风邪,则卫气当之,卫在脉外,风性疏散,故玄府不闭,自汗出,脉浮缓,脉中之荣气未伤,故体不痛而强。成氏谓气病者则麻,是也。暮时皮肤外感寒邪,则伤荣,荣在脉中,荣伤则卫亦伤。寒性劲急,故气门不通,经血凝泣,无汗体痛,脉阴阳俱紧。成氏谓:血病者则痛,是也。仲景于提纲不揭受病之时者,以天时人事有常有变,风寒二气无时不有,示人以审脉辨证为施治之要,所谓活泼泼地法也。此节云脉阴阳俱紧,后节云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三处对勘,则知此节脉之阴阳是指尺寸而言也。中篇云: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此即脉阴阳不俱紧也。少阴篇云: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则此之证无汗,不待言矣。盖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太阳虚即为少阴,少阴实即为太阳。而自汗出为表虚,无汗为表实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颇,普火切,音叵。躁,音灶。数,音朔,入声。

沈明宗曰:此凭脉辨证,知邪传与不传也。

张隐庵曰:此太阳受邪而即可传于少阴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言平人六气周流,环转不息,若以天之寒邪伤人毛腠,则太阳正气受之,即以一日起太阳矣。要知伤寒者言邪,而太阳者言正,脉若静者,太阳正气自和,故为不传。颇欲吐者,即少阴之欲吐不吐也。若躁烦者,感少阴阴寒之气,则躁;感少阴君火之气,则烦。脉数急者,诸数为热,诸急为寒,寒热相持而脉不静,此太阳受邪而感少阴之气化者为传也。

张路玉曰:盖荣起中焦,以寒邪伤荣,必脉紧无汗,故欲传则欲吐。躁烦,脉数急也。若风伤卫,则自汗脉缓,故欲传则但有乾呕而无吐,亦无躁烦,脉数急之例也。

舒驰远曰:伤寒之邪,化热则传经,未化则不传。脉静者,邪未化热也,故不传;然不但一日,虽数日而终不传也。若见欲吐、躁烦、脉数,则寒邪化热之征,故为传也。

《新释》:人身表里脏府阴阳之气互相贯通,一部分伤病,余部分未有不受直接或间接之波及者;此伤寒中风及外感证,所以有传属并病之说也。兹以阴阳表里之气相传为例言之,凡人外伤于寒,其始病一日,必太阳部分先受之。其脉证若静而不变者,为邪止在太阳,而他部分体质不受其传并也。若证忽见颇欲吐,是表邪无可解之势,皮肤闭束,体中败质蓄积,排泄无由,逆触胃府上脘,而欲从内出也。若或身卧不安,手足动摇,而躁。继则心中热闷而烦,乃太阳之里,少阴经络受寒,郁而为热,致神经被灼,正气伤而邪气盛,由表传里,见先躁后烦,即少阳篇所云,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之义也。其浮紧之脉,若变为数急者,此表邪不解,寒酿为热,病势将传并于里之候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少,去声。见,音现。

张隐庵曰:此承上文,言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传则或入于阳,或入于阴。若二三日而不见阳明、少阳之证者,病气只在太阳,为不传也。

《金鉴》曰: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此其常也。若二三日,阳明证之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证,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满,喜呕,口苦,耳聋等证不见者,此为太阳邪轻热微,不传阳明少阳也。

戴元礼曰:伤寒先犯太阳,以次而传,此特言其概耳;然其中变证不一,有发于阳,即少阴受之者。有爽食伤寒,食动脾,脾太阴之经,一得病即腹满痛者。亦有初得病径犯阳明,不皆始于太阳也。

方中行曰:不传有二:一则不传而遂自愈,一则不传而尤或不解。若阳明少阳虽不见,太阳亦不解,则始终太阳者有之。余经同推,要皆以脉证所见为准,若只蒙笼拘拘,数日以论经,则去道远矣。

张令韶曰;此二节,一论阴阳表里之气相传,一论六经之气相传。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苦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灼,音酌。鼾,音旱。下,去声。溲,音搜。痫,音闲。瘈,通瘛,尺制切,音掣。疭,子用切,音纵;促,七玉切。

沈芊绿曰:此概言太阳之温病,四时有之,非专指春温也。所以名之曰温者,以内外皆热也。发热为外热,渴为内热,所以别于中风,伤寒也。

陈修园曰:太阳病之即发者,有中风、伤寒之异;至于不即发者,《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蕴酿成热,邪自内出,其证脉浮,头项强痛,故亦谓之太阳病。但初起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须于中风、伤寒外,区别为温病,治以寒凉以解散,顺其性以导之,如麻杏甘石汤之类。

程郊倩曰:太阳初得之日,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因邪气早已内蓄,其外感于太阳,特其发端耳,其内蓄之热,固非一朝一夕矣。盖自冬不藏精而伤于寒时,肾阴已亏,一交春阳发动,即病未发,而周身经络已莫非阳盛阴虚之气所布护。所云至春为温病者,盖从其胚胎受之也,今则借衅于太阳病,而发热而渴不恶寒之证,遂从内转耳。温病之源头,只是阴虚而津液少,汗下温针,莫非亡阴夺津液之治,故俱属大忌。此证初治,可用辛凉治标,一经汗下后,芩连栀膏只增其热,须救肾水为主。冬时伤肾,则寒水被亏,是温病源头,误治温病而辛温发散,是风温源头。风温即温病之变证,非温病外又有风温也。未发汗,只是温,发汗已,身灼热,则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名风温。以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助其炎炽也。阴阳俱浮者,自里达表,数急脉中更增其洪盛也。自汗出者,火热熏蒸而透出肌表也。伤寒烦热,汗出则解。温病得之,误汗,热闷转增。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者,热盛于经则伤气,故气滞神昏而络脉壅也。被下者,阴虚重,泄其阴。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者,水亏荣竭而肾气不藏也。被火者,火盛重壮其火,微发黄色者,两阳熏灼致脾阴不守而上气外见也。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者,阳气根于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亡则精不能养神,柔不能养筋也。若火熏之者,对微发黄色言,黄而加黑,津血为火热黄枯也。凡此皆温病中之坏病,变证如此,视夫发热而渴不恶寒之初证,吉凶顺逆,何啻天渊。一逆者,苦汗、若下、若火也。再逆者,汗而或下,下而成火也。温乃阳盛阴虚之病,一逆己令阴竭,况再逆乎?甚矣!温热病不同风寒治也。

浅田粟园曰:失溲,即失屎也,溲本屎尿之通称。

仓公传曰:使人不得前后溲:又曰:难于大小溲,可以证焉。

成无己曰:瘈者筋急而缩也,疭者筋缓而伸也。或伸缩而不止者,瘈疭也,俗称搐搦。

柯韵伯曰:此条不是发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义,乃概言太阳温病之证如此,若以春温释之,失仲景之旨矣。夫太阳一经,四时俱能受病,不必于冬;人之温病,不必因于伤寒,且四时俱能病温,不必于春。推而广之,则六经俱有温病,不独太阳一经也。

此节言温病之提纲,所以别于中风、伤寒,示人以辨证之大法,并申明汗下火三禁误治之坏病。此之风温,乃温病误汗之变证,与温病篇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之风温,名同因异。以另有温病脉证并治篇,故于此不出方,所以严界限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陈修园曰:太阳底而,即足少阴。《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以热为本,以寒为标也。发热恶寒,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发于少阴之标阴也。

山田图南曰:此章伤寒全编大纲领,所以定三阴三阳之位,辨寒热虚实之分也。盖外邪初证,有发热恶寒者,有无热恶寒者,夫邪一而已矣。人受之而生病,或为发热恶寒之阳证,或为无热恶寒之阴证者,何也?以人之脏腑形体,素有寒热虚实之异,所受之邪,每从其寒热虚实而化尔;故外邪初证,发热而恶寒者,邪气从实而化之热证,其无热而恶寒者,邪气从虚而化之寒证也。阴阳二字,指其人之寒热虚实言之。发于阳,太阳是也。发于阴,少阴是也。太阳者,三阳之始,少阴者,三阴之始,寒热虽异,为始则同,故置发字以示病发之始已。

沈芊绿曰:三阳病,俱有不发热者,便是发于阴;三阴病,俱有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

柯韵伯曰:寒热者,水火之本体。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七日合火之成数,六日合水之成数,至此则阴阳自和,故愈。

《外台秘要》:王叔和曰: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

病有发热恶寒者,表之太阳邪气盛而实,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里之少阴精气夺而虚,发于阴也。人身经气六日循行一周,七日来复。发于阳须解表,故七日愈。发于阴只温里,故六日愈。《素问》阳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热生火,寒生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阳数七,阴数六,七者火之成数,六者水之成数,故日光七色,雪花六出,此阴阳自然之象数,可以物理证明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黄坤载曰:七日以上自愈者,即发于阳者七日愈之谓。六日六经俱尽,故至七日自愈。《素问》热论所谓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阳莫盛于阳明,阳明之经阳邪热盛,则六经俱偏,而郁热未衰,虽不入府而经邪犹旺,不肯外发,势必再传六经。针足阳明之经,泻其郁热,则经不再传,自然愈矣。

高士宗曰:以行其经尽。言六气之环绕于外内也,使经不传,言使经无病邪之传也。故传经者言邪,而纪日者论正,于此可见矣。

庞安常曰:补足阳明土三里穴也。

《甲乙经》:三里在膝下三寸,胻外廉,足阳明脉气所入也。为合。刺入一寸五分,留七呼。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成无己曰: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也。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至于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者,以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主于昼,阴主于夜。阳三经解时,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阴三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太阳乘王也。

张令韶曰:此言六经之病欲解,各随其所旺之时也。从巳至未上者,巳午二时也。日中而阳气隆,太阳之所主也。言邪欲退,正欲复,得天气之助,值旺时而解也。以是知天之六淫,能伤人之正气,而天之十二时又能助人之正气也。

《此事难知》:日午以前为阳之分,当发其汗;午后阴之分也,不当发汗。故曰汗无太早,汗不厌早,是为善攻。

章虚谷曰:邪之内传,初太阳,次阳明,次少阳者,以其由浅入深,故与人身阳气衰旺之序不同。盖浅深是经之层次,衰旺是气之流行,病之内传外解,是邪之进退也。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庞安常曰:方言曰:南楚疾愈或谓之差,或谓之了。

魏念庭曰:所以不了了之故,不外于风邪属热,能惛人之神识,如天风初息而尘埃未净,非能遽得扩清之象,推之人身,何独不然乎?故不须妄治贻误也。

柯韵伯曰:不了了者,余邪未尽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如太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曰衰,曰少,皆表解而不了了之谓也。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张令韶曰:太阳标热而本寒,少阴标寒而本热。太阳之标即少阴之本,少阴之本即太阳之标。身大热而反欲近衣者,太阳之标热在外,而少阴之标寒在内也。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者,太阳之本寒在外,而少阴之本热在内也。不曰内外,而曰皮肤骨髓者,以太阳主皮而少阴主骨也。此不以身之寒热为主,而以骨髄之寒热为主,以见阳根于阴也。此节申明太阳少阴为表里之义。

赵嗣真曰;皮肤即骨髄之上外部,浮浅之分,骨髓即皮肤之下外部,深沉之分。虚弱素寒之人,感邪发热,热邪浮浅不胜沉寒,故外怯而欲近衣,此所以为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药宜辛温。至于壮盛素热之人,或洒客辈,感邪之初,寒未变热,阴邪闭于伏热,阴凝于外,热郁于内,故内烦而不欲近衣,此所以为寒在皮肤,热在骨髄,药宜辛凉必也。一发之余,既散表邪,又和正气,此仲景不言之妙。若以皮肤为表,骨髓为里,则麻黄汤证骨节疼痛,其可名为有表复有里之证耶。

按: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其里即在太阳部分之里,如三阴各有表证之意。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与此节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之证,可以互勘。自首节至此,论太阳病提纲,及六经传并辨证之大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啬,音色。淅,音锡。翕,音吸。

方中行曰:太阳中风乃掇上条所揭,攒名以指称之,犹上条掇首条所揭,而以太阳病为首称,同一意也。阳浮而阴弱,乃言脉状以释缓之义也。《难经》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是也。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言外为阳,卫亦阳也。风邪中于卫则卫实,实则太过,太过则强;然卫本行脉外,又得阳邪而助之,强于外则其气愈外浮,脉所以阳浮。阳主气,气郁则蒸热。阳之性本热,风善行而数变,所以变热亦快捷,不待闭郁而自蒸发,故曰阳浮者热自发也。内为阴,荣亦阴也,荣无故,则荣比之卫为不及,不及则不足,不足则弱:然荣本行脉内,又无所助,而但自不足于内,则其气愈内弱,脉所以阴弱。阴主血,汗者血之液,阴弱不能内守,阳强不为外固,所以致汗亦直易,不待复盖而即自出泄,故曰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乃双关之句。啬啬言恶寒出于内气,馁,不足以耽当其渗逼,而恶之甚之意。淅淅言恶风由于外体疏,犹惊恨雨水,卒然淅沥其身,而恶之切之意。盖风动则寒生,寒生则肤粟,恶则皆恶也。翕翕发热,乃形容热候之轻微。翕,火炙也,翕盖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鼻鸣者,气息不利也。干呕者,气逆不顺也。盖阳主气而上升,气通息于鼻,阳热壅甚,故鼻窒塞而息鸣,气上逆而干呕也。

成无己曰:与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也。

沈尧封曰:《难经》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明理论》: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啬然憎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也。

《巢氏病源》:干呕者,胃气逆也。但呕而欲吐,吐无所出,故谓之干呕。

张令韶曰:肺合皮毛而开窍于鼻,脾合肌肉而连膜于胃。邪伤皮毛,则肺气不利而鼻鸣;邪干肌腠,则胃气不和而干呕。

《黄炫活人大全》:《伤寒论》中一字不苟,有言可与某汤,或言不可与者,此设法御病也。言宜某汤者,此临证审决也。言某汤主之者,乃对病施药也。此三者,即方法之条目也。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㕮音父。咀,才与切。歠,通啜,昌悦切。

李东垣曰:㕮咀古制也。古无砍刃,以口咬细,令如麻豆煎之。今人以刀剉细尔。

方中行曰:微火者,取和缓不猛而无沸溢之患也。歠,大饮也。漐漐,和润而欢汗之貌。不可,禁止之词。如水流漓,言过当也。病必不除,决言不遵节制,则不效验也。

徐灵胎曰:温覆一时许,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此解肌之法也。若如水流漓,则动荣气,卫邪仍在。桂枝汤全料谓之一剂,三分之一谓之一服。一服即汗不再服,无汗服至二三剂,总以中病为主。后世见服药得效者,反令多服,无效者即疑药误,又服易方,无往不误矣。

张令韶曰:汗乃中焦水谷之津,故歠粥以助药力,谷清通而津液通矣。禁生冷等物者,恐中气虚,生冷之物能伤脾胃。

《本草纲目》:大蒜、小蒜、韭、胡荽、芸台为五辛。五辛气臭,与药畏反,故禁之。

成无己曰:《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义以生姜、大枣为使也。桂枝用姜枣不特专于发散,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

陈古愚曰:桂枝辛温阳也,芍药苦平阴也。桂枝又得生姜之辛,同气相求,可特之以调周身之阳气。芍药而得大枣、甘草之甘,苦甘合化,可特之以滋周身之阴液。师取大补阴阳之品养其汗源,为胜邪之本,又啜粥以助之,取水谷之津以为汗,汗后毫不受伤,所谓立身于不败之地,以图万全也。

按:方名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味辛气香而性温,善能杀菌,功用在皮,能引诸药达于肌腠以解寒凝驱风邪。臣以芍药之苦平,生血兼行经络之痹滞、君臣相须,以奏通经宣阳之绩。使以甘草之甘平,调和诸药,交通荣卫。佐以生姜之辛,温胃散寒以止呕。大枣之甘,健脾补虚以生津。且姜枣合则生津而不腻,桂芍均则解表兼和里。诚解肌补虚,除风散寒,调和荣卫之圣方也。

柯韵伯曰: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荣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或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如所言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愚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与后人分门证类使无下手处者,可同年而语耶。

《总病论》: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则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反恶热,或饮酒后,慎不可行桂枝汤也。

《医醇剩义》:桂枝汤治风从外来,久客于络,留而不去,此方主之。

李东垣曰:仲景制此汤,以桂枝为君,芍药、甘草为佐。小建中汤,以芍药为君,桂枝、甘草佐之。一则治其表虚,一则治其里虚,各有主用也。后学当触类而长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柯韵伯曰: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沈尧封曰:此于提纲中独举头痛,而不言项强者,以明中风有项不强之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几,音殊。

张令韶曰:此病太阳之经输也,太阳之经输在背,经云:邪入于输腰脊乃强。项背强者,邪入于输而经气不舒也。几几者,短羽之鸟欲飞不能之状,乃形容强急之形,欲伸而不能伸,有如几几然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及于肌络,次及于肌输。邪在于经输,则经输实而皮毛虚,故汗出而恶风也。宜桂枝汤以解肌,加葛根以宣通经络之气。干葛之根入土极深,其藤延蔓似络,故能同桂枝直入肌络之内,而外达于肤表也。

顾尚之曰:项背强儿儿,即痉之头而摇动,但不若口噤背反张之甚耳。桂枝汤以治风,即加葛根以润燥。《本草》:葛根起阴气。其益阴可知。盖葛根其体润泽,其味甘平,今时徽人作粉常服,谓之葛粉,可知其为和平之品,非发汗之药也。

按:经云:中于项则下太阳。盖太阳之经输在背,邪入于经输,则血凝气滞,津液不通,而脊椎神经麻痹,筋失柔和,故项背强几几然也。中风则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伤寒则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明理论》:儿,音殊。儿儿,引颈之貌。儿,短羽鸟也,短羽之鸟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引其头尔。项背强者,动亦如之。《伤寒凖绳》引诗:豳风狼跋赤鸟儿几,注云:儿几绚貌,绚谓拘,著鸟屦为行戎状,如刀衣鼻在屦头,言拘者,取自拘持,使低目不妄顾视。按此可以想见项背拘强之状,是则儿当作本字,音儿,说亦可通。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芍药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总病论》:桂枝加葛根汤通治柔痉。

《圣济总录》:桂心汤治四时伤寒初觉。

(即本方)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下,去声。上,上声。

黄坤载曰:下后其气上冲,是奔豚发作也。可与桂枝汤,用如前法,疏风木而降奔冲。若不上冲者,奔豚未作,不可与前汤也。

徐灵胎曰:此误下之证。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己下陷,变病不一,当随宜施治,论中误治诸法,详观自明。

按:太阳病属表,法当汗解。若误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此因病人素有奔豚之疾,今以误下伤其肾阳,致宿疾发作故也。治奔豚原有桂枝加桂汤一法,故可仍用桂枝汤解表兼降冲气也。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汤不可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程郊倩曰:在太阳病之三日,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知病非本来之病,而已坏于法之不对矣。

柯韵伯曰:坏病,即变证也。苦误汗,则有逐漏不止,心下悸,脐下悸等证;妄吐,则有饥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证;妄下,则有结胸,痞鞭,协热下利,胀满,清谷等证;火逆,则有发黄,圊血,亡阳,奔豚等证。是桂枝证已罢,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桂枝以五味成方,减一增一便非桂枝汤。非谓桂枝竟不可用,下文皆随证治逆法。

王肯堂曰:逆者,谓不当汗而汗,不当下而下,或汗下过甚,皆不顺于理,故云逆也。

《巢氏病源》:或已发汗吐下,而病证不解,邪热留于腑脏,致病候多变,故曰坏伤寒。

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岀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为,去声。识,音志。令,平声。

程郊倩曰:邪之初中人也,浅在肌分,而肌之一字,荣卫均主。特卫主气,行于肌之经脉外,荣主血,行于肌之经脉中。二者夹肌分而行,同谓之曰表,要从表处分出阴阳表里来,则卫之为阳为表,荣又为阴为里矣。故邪中于肌之表分,卫阳不固,是曰中风,法当解之。以其脉浮缓、发热、汗自出,皆为虚邪。卫主疏泄,得风而更散故也。邪伤于肌之里分,荣阴受闭,是曰伤寒,法当发之。以其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皆为实邪。荣主收敛,得寒而更凝故也。唯其均属于表,故脉浮则同。唯其一虚一实,故缓、紧,汗出、不出,自异。桂枝汤乃补卫之剂,为太阳表虚而设,其云解肌者,犹云救肌也。救其肌而风围自解。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寒且中肌之血脉而伤荣矣。方将从肌之里一层驱而逐出之,岂容在肌之表一层固而护卫之。故虽与中风同属太阳病,同有浮脉,同有头项强痛、恶寒证,桂枝不可与也。识,即默而识之之识,有念兹在兹意。盖可与不可与,在毫厘疑似之间,须常时将虚实了然,方不临时令误耳。

喻嘉言曰:已见寒伤荣之脉证,即不可误用风伤卫之治法:用之则寒邪漫无出路,留连肉腠,贻患无穷,故为首禁。

按:此节言太阳表实证,不可与桂枝汤,与后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与大青龙汤,遥相对照。

若酒客病,亦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必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喻嘉言曰:酒客平素湿与热搏结胸中,才挟外邪,必增逆满,所以辛甘之法,遇此辈即不可用。辛甘不可用,则用辛凉以彻其热,辛苦以消其满,自不待言矣。

危亦林曰:酒客不喜甘,平日素有湿热也。病虽中风,应与桂枝,以不喜甘而不与,正善桂枝汤之用也。言外当知有葛根芩连,以解肌之法矣。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魏念庭曰:凡病人素有喘证,每感外邪,势必作喘,谓之喘家,亦如酒客等有一定之治,不同泛常人一例也。

黄坤载曰:平素喘家,胃逆肺阻,作桂枝汤解表,宜加朴、杏降逆而破壅也。

按:此节言喘家中风之治法,与麻黄汤证不同者,以有自汗出也。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见太阳病中)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成无己曰:内热者,服桂枝汤则吐,如酒客之类也。既亡津液,又为热所搏,其后必吐脓血。吐脓血谓之肺痿。《金匮要略》曰:热在上焦为肺痿。谓或从汗或从呕吐,重亡津液,故得之。

柯韵伯曰:桂枝汤不特酒客当禁用,热淫于内者,用甘温辛热以助其阳,不能解肌,反能涌越,热势所过,致伤阳络,则吐脓血可必也。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以此。

徐灵胎曰:外感风热,药中误用桂枝,即可吐血、衄血。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张令韶曰:此言太阳汗后亡阳之证也。夫汗有阳明水谷之汗,有太阳津液之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者,太阳之阳气外虚,津液漏泄而不固也。表虚则恶风,津液不藏不能施化,故小便难。阳气者柔则养筋,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四肢为诸阳之本,今阳亡液脱,故四肢微急而不能屈伸也。宜桂枝汤加熟附,以固补其外脱之阳。

按:太阳之里,即是少阴。太阳病本宜发汗,然发汗太过如水流漓,必致少阴血燥液竭,内则肾涸,气化不行而小便难,外则液脱,关节不利而四肢急。表邪未尽,故仍恶风。附子温经补阳,除湿化寒,为少阴虚寒证之专药。今加桂枝汤,则固表止汗之义重也,此方与真武汤以表里相对,与白虎加人参汤以寒热相对,皆治过汗之坏病。

《活人书》:凡发汗后汗不止为漏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枣,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柯韵伯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调,四肢自柔矣。又曰: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救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发汗遂漏不止而不烦渴,则亡阳于外,故用桂枝加附子汤。

罗紫尚曰:用附子有二义:一以壮表,一以御阴。

陈修园曰: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其理微矣。

《本事方》:有一士人得太阳病,因发汗,汗不止,恶风,小便难,足挛曲而不伸。予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用桂枝加附子汤,三啜而汗止;复佐以甘草芍药汤,足便得伸。

《千金方》中治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即本方,附子用二枚。

《叶氏录验》虚劳门:救汗汤,治阳虚自汗。

(即本方)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成无己曰: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不得为阳盛也。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故去之。

程郊倩曰:气虚而满,知胸部而下阳气微矣,故见促脉,阴阳不相接续故也。且阳气不达之处,阴气从而填之,则为满;故虽胸前轻清之位,亦复变为重浊矣。

张令韶曰:太阳之气由胸而出入,今下后,阳虚不能出入于外内,以致外内之气不相交接,故脉促而胸满,宜桂枝汤调和太阳之气,使之出入于外内,芍药味苦气泄,非下后所宜,故去之。

万密斋曰;案论中下后脉促者,二证。其言脉促不结胸者,欲解之候也。脉促胸满者,不解之候,邪在里也;脉促喘而汗出者,邪在表也,此皆脉同而证异也。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浅田栗园曰:太阴篇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由是观之,腹满则倍芍药,以专和腹中之气;胸满则去芍药,而专桂枝之力,以和胸中之气。二方相照,其义可见矣。

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刘昆湘曰:太阳病,下之后加恶寒,此因下令寒陷于里,非在表也。肺卫之气皆根于肾间动气,肺卫气虚从寒化者,当温肾阳;恶寒知阳虚于里,脉当来促去衰,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以温其下。若恶风寒而脉紧不去,虽误下,仍为在表,法当汗而解之。

陈修园曰:上节言误汗而阳亡于外,此节误下而阳衰于内。阳亡于外,宜引其阳以内入,芍药在所必用;阳衰于内,以振其阳以自立、芍药则大非所宜也。若脉微、恶寒者,为阳虚已极,恐姜、桂之力微,必助之附子而后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浅田栗园曰:此方与桂枝附子汤同其品味,可分量少异尔。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清,通圊。

黄坤载曰:如疟者,荣阴卫阳之相争,阳郁于内,则发热;阴郁于中,则恶寒。此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荣泄卫闭,彼此交争,故寒热往来如疟也。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之久,证如疟状,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此风多于寒,卫伤颇重,而荣伤颇轻。若其人上不呕,下不泄,则中气未伤。寒热一日二三度发,则正气颇旺,频与邪争。脉微和缓,则邪气渐退,是为欲愈无用治也。若其脉微弱而又恶寒者,此卫阳荣阴之俱虚。盖荣虚则脉微,卫虚则恶寒,后章无阳即解此句。虚,故不可更以他药发汗、吐、下也。如果发热,脉浮,是后章桂枝越婢之证也。若外不恶寒而面上反有热色者,是阳气蒸发欲从外解,而表寒郁迫未欲解也,使得小汗略出,则阳气通达,面无热色矣。以其正气颇虚,不得小汗,阳郁皮腠,莫之能通,是其身必当发痒,解之以桂枝麻黄各半汤。

张路玉曰:首节颇似小柴胡证,故以不呕清便自调证之。次节虽脉微、恶寒,止宜小建中加黄芪,以温分肉司开阖,原非温经之谓。后节面色反有热色,言表邪未尽,故宜各半,不可与面合赤色比类而观也。

《伤寒论识》:清圊通。《说文》云:厕,清也。《脉经》引《四时经》云:清溲痢通。注云;清者厕也。时以微焉。自可与自调同。《活人书》注云:清便自调,便是大便如常是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麻黄汤方见太阳病中。

许宏《方议》曰:桂枝汤治表虚,麻黄汤治表实,二者均曰解表,有霄壤之异也。今此二方合而用之,乃解其表不虚不实者也。

柯韵伯曰:此因未经发汗而病日已久,故于二汤各取三合,并为六合,顿服而急汗之,犹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攻之义也,后人莫其分两合为一方,大失仲景制方之意也。

徐灵胎曰:微邪己在肤中,欲自出不得,故身痒。以此汤取其小汗,足矣。阳明篇云:身痒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此方乃治邪退后至轻之剂,犹勿药也。

《类聚方广义》:痘疮热气如灼,表郁而见点难,或见点稠密而风疹交出,或痘迟不胀,喘咳咽痛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函口决》:此方用于发风疹而痒痛者,宜之。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府、风池,却与桂枝汤。

柯韵伯曰:此条治中风之变,桂枝汤煮取三升,初服者,先服一升也。却与者,尽其二升也。热郁于心胸者,谓之烦;发于皮肉者,谓之热。以外感之风邪重,内之阳气亦重,风邪本自项入,必刺风池、风府,疏通来路以出其邪,仍与桂枝汤以和荣卫。《内经》曰:表里刺之,服之饮汤,此法是矣。

徐灵胎曰: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之以解其结。盖风邪太甚,不仅在卫而在经,刺之以泄经气。

方中行曰:烦字从“火”从“页”。《说文》:“页,头也。”然则烦者,热闷而头痛之谓也。邪欲出而与正分争,作汗之兆也。

按:中篇云: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也。是此节之烦,为太阳病欲解之烦,与前第四节传里之躁烦不同,当从脉浮或数急辨之。

《甲乙经》:风府一名舌本,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喑。刺入四分,留三呼。风池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刺入三分,留三呼。

按:风池在足太阳经天柱穴之外,风府在天柱穴之内,所谓表里刺之是也。

《针灸资生经》:岐伯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然则风府者,固伤寒所自始也;北人皆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刘昆湘曰:曰服桂枝汤,则知初病为太阳中风。得汤而大汗出,脉转洪大者,知其人胃阳素盛,津液外越,化燥而转属之明也。宜白虎汤以清肌热,胃气凉和,大汗自止,此为胃热蒸肌,阳明经证,不可妄施补敛。

柯韵伯曰:服桂枝汤后而恶寒发热如疟者,是本当用麻黄发汗,而用桂枝则汗出不彻故也。凡太阳发汗太过,则转属阳明,不及则转属少阳,此虽寒热往来而头项强痛未罢,是太阳之表尚在。夫疟因暑邪久留而内著于募原,故发作有时,日不再作,此因风邪泊于荣卫,动静无常,故一日再发,或三度发耳。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汤之峻攻,故取桂枝汤三分之二,麻黄汤三分之一,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方之轻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

按:下篇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则知此节前段之证,为发汗后表证已解也。以大汗出,脉洪大为里热甚炽,用白虎以救焚。不渴,故不加人参。

白虎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和剂局方》:白虎汤治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大烦,渴欲饮水。

《医方集解》:白虎汤通治阳明病,脉洪大而长,不恶寒,反恶热,头痛,自汗,口渴,舌胎,鼻干,不得卧。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即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徐灵胎曰: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陈修园曰:太阳之气由肌腠而通于阳明,服桂枝汤当取微似有汗者佳;今逼取太过,则大汗出后,阳明之津液俱亡,胃络上通于心,故大烦;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大渴不解;阳气盛亢,诊其脉洪大无伦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为西方金神,秋金得令,而炎气自除;加人参者,以大汗之后,必救其液,以滋其燥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

即白虎汤加人参三两,煎服法同。

柯韵伯曰:外邪初解,结热在里,表里俱热,脉洪大,汗大出,大烦、大渴,欲饮水数升者,是阳明无形之热。此方乃清肃气分之剂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宮,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陶氏以立夏后立秋前,天时不热为拘,误人最甚。乌知方因证立,非为时用药也。

吕搽村曰:经文于白虎汤证,并无一言及渴,而加人参方中,或曰口燥渴,或曰大烦渴,或因渴欲饮水数升,此多得之汗吐下后,内热未除,胃液垂涸,故加人参于白虎汤中。是移清金涤热之功,转而为益胃滋干之用,庶几泻子实而补母虚,两收其利。

《兰室秘藏》:膈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按:湘古本作: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汤。可从。

刘昆湘曰:此示太阳外证有气强化热与血虚生燥之异,因对举而论辨之。如病在太阳,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外证无汗,脉浮而大,此阳邪偏盛于表,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双解荣卫而清肌热。热多者,风重于寒,故治用复方而法有轻重。假令发热恶寒,无汗,热多寒少,脉象反见微弱,盖由素秉血虚,复加外风之感,血虚化燥故热多,气不布津故无汗。荣弱卫微,故不可发汗,更虚其表。无阳较亡阳之义为轻,亦阳气衰微之意,故用当归四逆汤益气生津,养荣通脉。方中用人参、附子二味,散寒无发阳之虑,温肾免伤阴之弊。其在厥阴篇,主治脉细欲绝者,以脉细为阴气之衰,欲绝为阳气之脱。虽真气内微而客寒未解,是以补虚之中,仍佐祛邪之品,制方之妙义可深思。

徐灵胎曰:此无阳与亡阳不同,并与他处之阳虚亦別。盖其人本非壮盛而邪气亦轻,故身有寒热而脉微弱。若发其汗,必至有叉手冒心,脐下悸等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

(炙,各十八铢)

大枣

(四枚,擘)

生姜

(一两二铢,切)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林亿曰: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合方。

刘昆湘曰:越婢,古汤名也:或古有越婢得疾以此治愈,因以名之。犹草之有寄奴也。

按: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故用越婢汤,清热以散寒;以其脉浮大,浮为风,大为虚,故倍桂枝汤,除风而补虚。二方合用,而而周到。

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成无己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气仍在表也。心下满,微痛,小便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心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也。

柯韵伯曰:汗出不彻而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若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府病,而非桂枝证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君以苓术,则姜芍即散邪行水之法,佐甘枣效培土制水之功,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证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经曰:血之与汗,异名而同类。又曰:膀胱津液气化而后能出。此汗由血化,小便由气化也。桂枝为血分药,但能发汗,不能利水。观五苓散方末云:多服热水出汗愈。此云小便利则愈。比类二方,可明桂枝去桂之理矣。今人不审,概用五苓以利水,岂不悖哉。

《内台方议》:问:心下满微痛,乃是欲成结胸,何缘作停饮治之?答曰:诸证皆以结胸,但小便不利一证,乃停饮也。故此条仲景只作停饮治之。

顾尚之曰:误下而水气凝结,先治其里,俟里和而后治其表,非以一方统治之也,注家并未解此。

按:此节遥申前第十七节。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而与之,并误下后变病之治法;盖伤寒为实邪,反与桂枝汤解肌,则皮毛闭塞,邪无出路,故本证仍在。下之则一误再误,寒邪乘里气之虚而内陷,绐于膈间而成停饮,为结胸之渐。下篇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故此用苓术以下其水饮,用桂枝汤者,以表证仍在也;去桂枝者,以桂枝长于解肌,而不长于利水,且其证无汗,是急在泄饮而缓于解外,故去桂枝则药力专于内利小便也。小便利,则停饮去,自无结胸及下利之变矣。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茯苓

(三两)

白术

(三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徐灵胎曰:头痛发热,桂枝证仍在也。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桂枝:心下满,则用白术;小便不利,则用茯苓。此证乃亡津液而有停饮者也。此方专于利小便也。

唐容川曰;此与五苓散互看自明。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外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术,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然解散,无汗者,必微汗而愈矣。然则五苓散重在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此方重在苓术以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实知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所以左宜右有。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孪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数音朔。挛音恋。厥,居月切,重平声。

周禹载曰:此为真阳素虚之人,荣卫俱伤,治风遗寒,因而致变者,立法也。

张令韶曰:此言病太阳之表,而得少阴里虚之证,不可发汗也。伤寒脉浮者,浮为在表也。自汗出者,太阳之表气虚也。肾主二便,小便数者,频出而不禁,谓少阴之水虚于下也。心烦者,谓少阴之火虚于上也。微恶寒者,病太阳之本,少阴之标也。少阴之脉,斜走足心,上股内后廉,肾气微少,精血无以荣筋,故脚挛急也。此病得太阳而见少阴之里证,反与桂枝汤欲攻太阳之表,此误也。得之则太少表里阴阳之气不和顺接,便为厥。咽中干者,少阴之水不能上滋也。烦躁者,感少阴水火之气也。吐逆者,少阴之阴寒甚也。太少为水火之主,而中土为之交通,故用温中土之干姜、甘草,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与芍药、甘草以复其阴,故其脚即伸。少阴上火而下水,又胃络上通于心,若君火亢极以致胃气不和,神昏气乱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上承热气于下。若重发其汗,复加烧针者,阳虚已极,四逆汤主之。

赵嗣真曰:或谵语者,由自汗小便数,胃家先自津液干少,又服干姜性燥之药,以致阳明内结,谵语;然非邪实大满,故但用调胃承气以调之,仍少与之也。

成无己曰:重发汗为亡阳,加烧针则损阴。《内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流行。重发汗,复烧针,是阴阳之气大虚,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王肯堂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此邪中膀胱经虚寒也。宜桂枝加附子汤则愈。

按:此节为太阳与少阴合病,表虚里寒之桂枝加附子汤证。脉浮,自汗出,是太阳桂枝证。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皆是少阴附子证。专用桂枝汤,则攻其表而遗其里,故太阳证虽罢而少阴证转增也。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吴遵程曰:甘草干姜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辛甘合用,专复脾中之阳气。其夹实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咳,腹痛便滑,外内合邪,难于发散;或寒药伤胃,合用理中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

陈古愚曰:误服桂枝汤而厥,其为热厥无疑。此方以甘草为主,取大甘以化姜桂之辛热:干姜为佐,妙在炮黑变辛为苦,合甘草又能守中以复阳也。论中干姜俱生用,而惟此一方用炮。仲景又以此汤治肺痿,更为神妙。后贤取治吐血,盖学古而大有所得也。

《外台秘要》:备急疗吐逆水米不下,干姜甘草汤。

(即本方)

《直指方》: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处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元,无以收约其血。

(即本方)

《朱氏集验方》:二神汤治吐血极妙。

(即本方)

《传信适用方》治头目旋晕、吐逆、胃寒生痰。

(即本方)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四两)

甘草

(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陈古愚曰:芍药味苦,甘草味甘,苦甘合用,有人参之气味,所以大补阴血。血得补则筋有所养而舒,安有拘挛之患哉。凡病人素溏与中虚者,忌服。

张寿甫曰:方中芍药与甘草同用,取其苦味与甘草和合,有甘苦化阴之妙,故能滋阴分,此取其化出之性,以为用也。

《魏氏家藏方》:六半汤治热湿脚气,不能行步。即芍药甘草汤入无灰酒少许,再煎服。

《朱氏集验方》:去杖汤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

(即本方)

《传信适用方》:中岳汤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遍身疼痛,并治脚气。

(即本方)

《圣济总录》木舌肿满,塞口杀人,红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玉机微意》;芍药甘草汤治小肠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斤)

大黄

(四两,酒冼)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顿服之。芒硝宋本作半升,方氏及全书同此作半斤,以煎法征之,作半升为是。

成无己曰:《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陈而缓中。

王海藏曰:实热尚在胃中,用调胃承气,以甘草缓其下行而祛胃热也。仲景调胃承气汤证八方中,并无干燥;不过曰胃气不和,曰胃实,曰腹满,则知此汤专主表邪悉罢,初入腑而欲结之证也。故仲景以调胃承气收入太阳阳明,而大黄注曰酒浸,是太阳阳明去表未远,其病在上,不当攻下,故宜缓剂以调和之。

徐灵胎曰:芒硝善解结热之邪,大承气用之解已结之热邪,此方用之以解将结之热邪,其能调胃则全赖甘草也。

《内经拾遗方论》:平人气象论曰:己食如饥者曰胃疸。以其胃热消谷,面色痿黄,故曰疸,黄病也,调胃承气汤。

《试效方》:调胃承气汤,治消中渴而饮食多。

《卫生宝鉴》:调胃承气汤治胃中实热而不满。

《医垒元戎》:涤毒散治时气疙瘩、五发疮疡、喉闭、雷头。于本方加当归。

《经验良方》:调胃承气汤治热留胃中,发斑:及服热药过多,亦发斑。此药主之。

《济阳纲目》:调胃承气汤治腹中常觉有热,而暴痛暴止者,此谓积热。

《口齿类要》:调胃承气汤治中热,大便不通,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

《类聚方广义》:牙齿疼痛,齿龈肿痛,龋齿枯折,口臭等,其人平日多大便秘闭而冲逆,宜调胃承气汤。

四逆汤方

人参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刘昆湘曰;四逆汤通行本缺人参。观于茯苓四逆汤,但云加茯苓,不云加参;知本方固当有人参,非人参合姜附,不足以救阴阳之两亡也。

成无己曰:《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甘温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

庞安常曰:凡厥通用四逆汤,谓其脉浮迟,或微,或细,或沉,皆属里有寒也。

喻嘉言曰:四逆汤治三阴经证,四肢厥冷,虚寒下利,急温其里之总方。

张路玉曰:此汤通治三阴脉沉、恶寒、手足逆冷之证,故取附子之生者,上行头项,外彻肌表,以温经散寒。干姜亦用生者,以内温脏腑。甘草独用炙者,以外温荣卫,内补中焦也。

钱天来曰:四逆汤者,所以治四肢厥逆而名之也。以甘草为君者,以甘和而性缓,可缓阴气之上逆。干姜温中,可以救胃阳而温脾土:即所谓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焉,此所以脾主四肢也。附子辛热,直走下焦,大补命门之真阳,故能治下焦逆上之寒邪,助清阳之升发而腾达于四肢,则阳回气暖,而四肢无厥逆之患矣。

《三因方》:四逆汤治少阴伤寒,自利不渴,呕哕不止;或吐利俱发,小便或涩或利,或汗出过多,脉微欲绝,腹痛胀满,手足逆冷,及一切虚寒厥冷。凡病伤寒有此证,皆由阳气虚,里有寒;虽更觉头痛体疼,发热恶寒,四肢拘急,表里悉具者,不可攻表,宜先服此药,以助阳救里。又治寒厥,或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即吐;或干呕,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后,四肢冰冷,五脏拘急,举体疼痛,不渴,脉沉伏者。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灵枢》癫狂曰: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夫厥者尽也,尽两足而皆冷也。逆,不顺也。四肢本温,此其顺也,今反冷,故曰逆也。足暴然冷,胸前痛若裂,肠中痛若刀切,皆寒气侵然,其人烦闷而不能进饮食,其脉毋论人之大小皆涩。涩,阴脉也。四逆汤主之。

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师曰: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为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芍药甘草以救液,调胃承气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按:此节设为问答,以申明上节之义。太阳病,其证备,谓太阳与少阴表里同病也。按桂枝法治之,表证虽罢而里证增剧,加以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师曰:此阳旦证,治当解表兼温里,不可专攻表也。寸口脉浮为表,中风,亦为里阳虚,风则生热,故证见自汗出,心烦。虚则阳衰,故证见小便数,微恶寒,脚挛急。今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津竭液枯,液枯则筋失所养而急挛。阳明之内胃腑热结,则烦躁谵语。诸证寒热错杂,阴阳两亏,当权其缓急先后,以复阳为急,救液次之,滋阴为后。故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俟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以救液,则其脚即伸。然后以调胃承气清胃结热止其谵语。由是诸证以次渐愈,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以救之也。

程郊倩曰:此证之阳明内结,得之自汗出,小便数,上部之津液外越,而下部之阴分更无阳以化气也。故阳回而结未破,不妨少从胃实例,一去其燥。一证中亡阳、阳结互具,故以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阳明内结并举,而治法之层次,因出其中。

阳旦病,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

刘昆湘曰:此正示阳旦之证治也。阳旦之证虽发热有汗,而不似阳明外证潮热之甚,故曰发热不潮。潮者,湿之意,形容发热有汗,时时不干。潮热,即蒸蒸发热之谓。汗出,咽干者,阴虚而荣气外泄,令胃津不能上布。昏睡不安者,血虚生燥,心气浮越之候。夜半反静者,昼则卫气行阳,夜则卫气行阴,夜半而阴生阳潜,病气得天时之助,和其偏胜故也。治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地黄滋水以养肝,半夏通液而降胃,枣仁、牡蛎敛精气以安神魂,除虚烦而定惊悸。若加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此胆胃俱热,气血之两燔也,治宜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竹叶、石膏双清肺胃以解肌热,黄芩泻肝阳之上犯,泽泻导心火以下行,半夏降胃逆,甘草和中府。病因由血热并气,故清气即所以清荣也。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

地黄

(六两)

半夏

(半升)

牡蛎

(二两)

酸枣仁

(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

竹叶

(两把)

石膏

(半斤,碎,绵裹)

黄芩

(三两)

泽泻

(二两)

半夏

(半升)

甘草

(二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节阳旦病,其证候与前节不符。《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云: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原注即桂枝汤。《脉经》九引此云方在伤寒中,桂枝是也。《千金方》卷九,阳旦汤治伤寒中风,脉浮,发热往来,汗出,恶风,头项强,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即桂枝汤五味,以泉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服一升,日三。如汗者,去桂枝,加附子一枚。庞氏、成氏皆谓阳旦即桂枝汤之别名,皆与此节不同,俟夫知者辨焉。

专题:伤寒杂病论会通
来源:《伤寒杂病论会通》
上一章:目录
下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