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读

辨太阳病脉证

沈尧封
沈尧封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阴阳五气和则能生物,阴阳五气乖即能杀物,是论乃统论阴阳五气之病人。然五行一阴阳也,故未论五气,先论阴阳,首节辨阴病阳,病之大纲。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辨内阴外阳,内阳外阴,病之变态。以上二节辨病之阴阳。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此二节辨脉之阴阳。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是太阳病提纲。一切邪气犯太阳地面皆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证,故曰提纲。后称太阳病三字,皆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在内,倘太阳病有脉不浮者条,内必明书脉反沉,或脉沉细。倘太阳病有不恶寒者条,内必明书不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此辨太阳中风之病脉证。称太阳病则头项强痛,恶寒在所必有,更见发热、汗出、恶风,是中风病也。称太阳病则其脉必浮,更见浮而缓者,是中风脉也。本论原叙云:撰用《素》、《难》,当即以《素》、《难》释之。《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即《素问》寒暑燥湿风之五气为病也。本论悉遵《难经》于太阳论中,五证并列,挨次剖析,并辨其所貌似而补其所未备。《素问》在天为风,在地为木,风者木之气也,故风乃五气之一,而中风即伤寒有五之一。编伤寒者,以痉湿泾暍为非伤寒也,置之别论,此固中风也,亦非伤寒,何幸独存论首?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难经》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又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此释上中风脉病出方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

此明发热汗出由于营弱卫强。盖卫为阳,营为阴,风伤卫则邪在卫。《素问》云:邪气盛则实,故卫强。营无邪气,本自无病,与卫相较,自觉弱耳。营弱卫强,能令汗出者,《素问》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也。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藏字与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同义,皆指胃言藏无他病者,言以手按胃不实硬也。时发热者,言今日某时热,明日亦到此时发热也。此承上文,言发热汗出,固由于卫强,但与阳明潮热自汗相似,故必藏无他病,止见时热汗出,方为卫气不和,先其未发热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时字指有定言,从先时句看出。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此承上文,言营弱非营病。若营病则不能出汗,今自汗出,知营气自和,惟邪在卫,则卫独强,不与营气和谐耳。非发汗则邪何从去?卫何由和?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非桂枝汤发汗必至诛伐无辜,故曰宜桂枝汤。论中一言发汗则愈,一言复发其汗,皆用桂枝汤,不知前辈何以称桂枝止汗?若桂枝止汗,岂芍药反能发汗耶?盖桂枝芒甘发散,去在卫之风邪,恐动其无病之营,故用芍药保营,此桂枝汤之大略也。

易水师弟用黄芪、白术、防风等药治有汗伤寒,是误认风伤卫,为卫虚,故用实卫药。不知风伤卫者,犹言风入卫耳。经云:邪气盛则实。况本条内现有卫强二字,而竞犯实实之戒,亦干虑之一失耳。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此于提纲中独举头痛而不言项强者,以明中风有项不强之证。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此辨桂枝证之似中风有头痛而项不强者,仍是枝汤主治。今有头项俱不强痛,更觉气上冲咽喉,虽发热汗出,桂枝证具,终非桂枝主治,又属胸中有寒,当用瓜蒂散吐法。论中无痰字,此寒字即作痰字解。

右七节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此是伤寒证据,亦《难经》伤寒有五之一,《素问》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寒者水之气也。首节言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寒为阴邪,故有未发热而先见恶寒体痛呕逆者,脉阴阳俱紧,无不言浮,以太阳病一句已有浮字在内,故不赘。《难经》云:伤寒之脉,阴阳俱甚而紧涩是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此释上文脉浮紧以致体痛之故,遂言治当发汗。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之无常也。此言紧脉与弦脉不同。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详言伤寒病证出方治之。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此详言伤寒之脉。如伤寒病证具,即令脉不浮紧,或但浮或浮数,皆可用麻黄汤发汗。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浙恶寒也。

此释上文脉浮数,可发汗之故。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苦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此辨麻黄证之似脉。浮数发热恶寒与伤寒同,惟言有痛处则痛止一处与伤寒体痛异,言饮食如常与伤寒不能食异,故断其为非伤寒,是蓄积有脓也。

或曰:伤寒不能食,惟阳明证中有此语,太阳证中未见。曰即本条内一若字,言外已见伤寒,不能食矣,何必还引阳明。

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浙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此亦辨麻黄证之似恶寒发热与麻黄证同。脉之寸微尺弱,与麻黄证异,此乃阴阳两虚,自相乘侮,非外感证也。若不辨明,一误发汗,祸不旋踵。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论中发于阳者通名中风,发于阴者通名伤寒。按三纲鼎立之说,桂枝汤治风伤卫,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其说创自许叔微,相延至今,不知其说似是实非也。本论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此即指麻黄证而言。彼见麻黄证条内但云:脉阴阳俱紧而不见浮字,故认作有寒无风,不知寒属阴邪,若不兼风,不入太阳。况太阳病一句,已有脉浮在内,不必再说。至若大青龙条内,云脉浮紧则风寒固所必有矣。然使止有风寒,何至烦而且躁?况方内石膏,其性大寒,治暍热之主药也。若云止有风寒而无热邪,则中风证有风无寒,风为阳邪,尚不用寒药,专用桂枝以解肌,而大青龙证,风外加一寒邪,岂反加石膏以助寒乎?窃谓麻黄证已属风寒两伤营卫,而大青龙证则外伤风寒而内伏暍热也。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痛,无汗,麻黄证全具,自用麻黄汤方,惟病增烦躁,因加石膏以治内伏之暍热,如是则病脉方药俱合,若不审病证方药,徒泥于一脉,妄作三纲鼎立,则一误无所不误矣。

自此至卒章皆论伤寒兼证。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此论外伤寒而内湿热证也。湿热主方本是栀子柏皮汤,因外伤寒邪,故用是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此阳虚聚饮而外复感风寒证也。因外感风寒,故发热头痛,仍见太阳病证,因阳虚聚饮,故脉反沉。如见此证,幸得阳气来复,寒饮解散,弗药可愈。若其不差,虽身体疼痛,不当治表,宜通阳救里为急。

问曰:柯韵伯以此条为太阳阳虚则少阴之底板即露,故用四逆回阳,论殊直捷,今添聚饮两字,反觉支离矣。曰四逆汤中干姜非补药,乃温通寒水药也,故通脉四逆汤用干姜三两,又云强人可四两,则非补药可知。如第谓太阳阳虚,少阴之底板即露,并无邪气,则温补少阴,自有附子汤在,何须四逆?四逆乃治寒饮之主方,熟读全论自知。

右十一节论伤寒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痉病诸家所主不同。有主湿者,谓其脉沉而细,有烦,湿痹也。然观主治方中,全无燥药,可疑。有主燥者,谓《金匮》方中用栝蒌根主治也。然方中尚用麻桂温散,可疑。有主血少者,谓血虚则筋急也。然方中不以补血药为君,可疑。有主兼病阳明者,谓葛根汤本治两阳合病,且面赤口噤,亦是阳明现证,然条内不称合病,而独称太阳,可疑。窃为此即风伤卫之变局也。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谷之间,以行营卫。夫卫行脉外,即在肌肉腠理间,风邪中卫,由太阳而入壅肌腠之间,脉道挤小,所以沉而细也。脉道时通时塞,所以卒口噤,背反张也。肌肉不能展舒,所以项背强几几也。阴阳不能升降,所以头热足寒,面赤目赤也。方用葛根,君桂枝汤以治柔痉者,前辈云:葛根象肌肉,取其入肌肉以祛风耳。即无汗之刚痉,亦风多寒少,病甚于脉外,故不用麻黄汤中加葛根,仍用桂枝汤中加麻葛,存芍药以保不病之营耳。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此言痉有刚柔两种,全在有汗无汗上辨。言痉则上项脉证俱在,内如无上项脉证,不得名痉。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此言治刚痉之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此言柔痉之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此言发汗太多亡其血液,血虚则筋急,亦能致痉,又非前二方所主矣。犹之伤寒证中阴阳不足之恶寒发热非用麻黄汤主治也。前辈泥于病机属湿之条,而云汗出多汗,即是湿是痉病,尽由于发汗多,葛根方统可治也,不思葛根二汤皆发汗之方也。既因发汗太多而致病,岂可复用发汗之药以增病乎?

右七节论痉病,补《难经》所未备者也。然即风寒之变证,非五气外添,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此论湿痹即《难经》之湿温证也。珏素问》在天为湿,在地为土,湿乃土之气也。故湿为五气之一,湿温乃伤寒有五之一。《难经》云: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与此少异。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丹溪云:如造曲然。湿热郁久则发黄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柏汤清热利小便治湿热之主方也。只有湿热而无风寒者宜之。若外兼风寒,又属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程扶生以麻连小豆汤为湿热主方,不思麻连小豆汤发汗之方也,栀柏汤利小便之方也。若以麻连汤为主方,不惟栀柏汤无著落,即条内但当利其小便句亦无著落。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本论既以六经分表里,复以小便不利认水湿渴字,认燥热汗字,判风寒自太阳拈出,直贯六经,纵横辨别,使邪无遁形,读论者当于此等着实处留心。右四节论湿痹。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此是热病,证据《素问》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热者火之气也,故热乃五气之一,而热病即伤寒有五之一本论,以《难经》热字恐与下文温字相混,故特指出曰暍是也。感列日之气而病,即《素问》寒暑燥湿风之暑病,或曰暍是阳邪暑是阴邪土润溽暑热兼湿言也。似与暍有异曰寒往则暑来与寒对待,非专言热而何?古人称暑暍热一也。若湿热并至之病,《难经》名湿温,不名暑,迨至隋唐后,皆指湿热为暑,于是真暑之名失,而暍之名更不知为何病矣。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暍,白虎汤主之。

暍,刻本作寒。如果里有寒,何以反用石膏、知母?表有热,即身热也。首节止言病名,不言脉证,此节详言脉证,出方主治,两节本是相承叔和较订时,此节幸有寒字之误,不被摘出,若见暍字早已摘置别论中矣。程效倩《后条辨》云:暍病脉不浮。不思本论之暍,即《难经》之热病也。《难经》云: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此是紧要处,岂可模糊读过?本条脉浮滑,与《难经》热病脉合,则白虎的是热病主方,而寒字的是暍字之误。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背为阳,背微恶寒者,阳虚证也。但阳有不同真水真火,是肾中之阴阳也,气血是营卫之阴阳也。此条口燥渴心烦,则暍热内炽,仍是白虎证,惟暍热伤其卫气致痛,微恶寒与肾阳全无关涉,故止用人参补卫气,不用附子补肾阳。至若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则卫阳与肾阳并伤,则人参与附子并用。问同一背恶寒,如何分别伤卫伤肾?曰:条内本自明白。伤肾阳者,口中和,伤卫阳者,口燥渴。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承上文言烦渴背恶寒,固当用白虎加参汤,但亦有内中暍,而外复伤风寒,亦参令恶寒发热脉浮,更当于有汗无汗上,辨表证解不解以定此方之可用不可用耳。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此承上文论有表证之治当与前条大青龙证合看。前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此称伤寒则发热,恶寒无汗,已在其内,如见此证,即脉不紧而缓,身不疼而重,亦可用大青龙汤。但少阴真武证亦四肢沉重疼痛,恐人误认,故曰:无少阴证者。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暍者,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身觉疼重而无汗,为有表证,法宜大青龙汤主治。但大青龙证脉不浮紧,即见浮缓从无微弱者,今见微弱非外感风寒证也,乃因中暍暴渴达伤冷水,水行皮肤所以身重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不可更汗,对大青龙言,此即治水行皮中证也。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本是一气寒在皮肤,与水在皮肤,均当解散。但脉微弱,为无阳证,故用此方较大青龙为制之小也。问此与上节惟脉微弱三字相同,并不明言中暍,何必勉强凑合?曰;若非中暍,亦不用石膏矣。况此论经叔和颠乱,安知原本不如此相接耶?又何须重提中暍二字,方作一例看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此言精气素亏,而中暍者。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一名复脉汤。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此论精气素亏而感微邪之治。前节有脉证而无方治,此未必即是前节主方,然观方中药又宁必不可以治前证。右九节论热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此是温病,证据《难经》伤寒有五之一,亦火之气也。夫火特五气之一,乃分而为二者,以阴阳之各异耳。暍热之火,阳火也,得之烈日,故三时不病,惟夏日太亢乃病。温病之火,阴火也。得之郁热,四时皆有,不独夏也。《素问》分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此第言其大略,不若本论从脉证上分别尤确,本条不言脉,《难经》亦云: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病,是凭证不凭脉之说也。必欲拟脉,当即于下文风温脉推测之,风温之脉,阴阳俱浮,夫风脉本阳浮而阴弱,是阳浮而阴不浮也,今因风温二气并至,所以阴阳俱浮,若有温无风,则当阴浮而阳不浮矣。阳即寸,阴即尺,《素问》云: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曰病风,亦以尺部辨温矣。盖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藏精者,肾,尺外以候肾,所以温病应在尺部也。是条有证而无治法,条内不恶寒句已暗递于阳明矣。阳明论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遥接此条,顾不称阳明而称太阳者,以未见胃家实,而尚有头项痛也。故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治。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痪疚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温热二病,古人往往互称,医者只须认定脉证,拟何方治,不必拘于名式。《难经》云: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本条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两证脉相同也。三阳合病,但欲眠睡,身重,难以转侧,本条身重多眠两证,病相似也。热病与合病俱主以白虎汤,故此条无主治,亦拟白虎汤主治。

邪气中人,所入之道不同,风寒由皮毛而入,故自外渐及于里;温热由口鼻而入,伏于脾胃之膜原,与胃至近,故邪气向外,则由太阳少阳转出,邪气向里则径入阳明,此吴又可《温疫论》中语也。彼自以为独出心裁,故于《伤寒论》反多辨驳,不知《伤寒论》中于热病则曰表有热,里有暍,于温病则曰发热而渴,不恶寒;其曰不恶寒则邪不在表可知,温热径入于里论中早已及之矣。吴不能熟读深思,自诩创论,其识亦浅矣哉!

或问在天为燥,在地为金,燥亦五气之一,阳明非燥不病,少阴急下三条皆燥气为患,太阳论中四气俱已详辨,而独不及燥,岂燥独不病太阳欤?曰燥万物者,莫燶乎火,故火未有不燥,而燥未有不从火来。温热二证论火,即所以论燥也。若非论燥条内两渴字,从何处得来?且热病条云:口燥渴,明将燥字点出。喻嘉言云:古人以燥热为暑,故用白虎汤主治。此悟彻之言也。至若温病条不恶寒三字,早已露径入阳明端倪,其为燥病,尤觉显然。论中专感一气者,惟风伤卫一证,其余皆数气杂至之病。麻黄证虽云寒伤营,其实兼风,栀柏证虽云湿痹,其实兼热则温热二证。火气兼燥,夫复何疑可曰太阳中无燥论,而竟疑燥不病太阳哉!

右二节论温病。

《伤寒论读》太阳卷终

专题:伤寒论读
来源:《伤寒论读》
上一章:伤寒论读
下一章:辨太阳病传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