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读

辨阳明病脉证

沈尧封
沈尧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此是阳明病提纲。后称阳明病三字,俱有胃家实在内。胃家实,言以手按胃中实硬也。如大陷胸证,按之石硬,即名实热。栀子豉证,按之心下濡,即名虚烦。夫心下俱以濡硬分虚实何独于胃中不以濡硬分虚实乎?注伤寒家皆曰胃家本实,所以病人阳明但此作推原入阳明之故则可。若即作胃家实,正面则本是实而可据之语反成空论,教人无处认证,此大不可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或发热,或潮热,总无身不热之阳明。身不热而胃似实,是太阴而非阳明矣。或汗多,或微汗,总无不汗出之阳明,不汗出而胃似实,非兼外证,即属久虚与寒湿,非真阳明病也。夫恶寒,太阳证也。微恶寒不恶热者,犹未离乎太阳也。惟不恶寒反恶热,乃是阳明的证,注伤寒家皆以胃家实为在内之府病,承气汤主治,以身热汗出恶热为在外之经病,桂枝汤主治,不思桂枝汤为恶寒而设,若不恶寒反恶热,如何可用桂枝汤?是经病之说谬也。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分作经病,则其所谓府病者,必身不热,汗不出,不恶热反恶寒明矣,而可用承气汤以下之耶。要之,胃家实是在内之证据,本节是在外之证据,须内外俱备,方是真阳明可下证。若一证不具,即非真阳明证,虽非真阳明,而胃实已皆不得不称阳明,称阳明而类叙一处,以便同中审异耳。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明得阳明病之故。由于误治,太阳病亡其津液,即下文太阳阳明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此言阳明病不尽由误治,太阳亦有自入者。邪热炽甚,逼汗大出,此证从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之温病进来,即下文之正阳阳明也。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此言阳明病不尽由太阳正阳而来,更有误治少阳所致。凡太阳亡津液之阳明,皆称脾约,不独麻仁丸一证已也。盖脾主行津液,胃既燥则脾无津液之可行,故曰约。正阳阳明之胃家实,不因误治而自实也。少阳阳明者,由少阳而入阳明也。止言发汗利小便,而不言吐下者,以吐下少阳或柴胡证未罢,但增悸而惊者,加龙牡主治。或柴胡证已罢,但心下痞者,三泻心主治,皆不入阳明。惟发汗则谵语烦悸,而属胃矣。论中无利小便之禁,岂误利小便?汗与误之,亡津液等,与烦是心烦,乃少阳本来面目,汗利后见此,知自少阳而来,一见不恶寒,即是调胃承气证。少阳亦是阳明来路,喻嘉言认作阳明去路,误矣。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关前为阳,阳脉微,法当自汗出,但微汗则邪从汗解而津液不伤,此为自和也。若汗多则津液耗矣。阳脉实,法当无汗,但邪在表,自应发汗,然发之太过,则津液亦耗。卫气为阳,人之所知也,津液为阳,人之所未知也。经云:上焦出气,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卫气,即津液也。故在外之津液少,则曰无阳,不能作汗。在内亡津液则曰阳绝于里,要之言阳也,即言卫气也,即言津液也。谷食在胃,全赖津液充足,方能滑润下达,若津液一枯,谷食即燥结难下,故阳明非燥不病。然燥者,五气之一,而五气中,风与热亦能致燥。《易》曰:燥万物者,莫馍乎火。又曰:风自火出。此三气,皆因乎天者。若人之致燥有二,汗与小便是也。苟过多,则亦未有不燥者矣。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言阳明证具,不发汗而汗自多者,此温热内入正阳阳明也。燥热炽盛,津液有立竭之虞,故下之宜急。言急者,以见缓,即无无及也。因思下不嫌迟之说,贻误良多矣。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言阳明病汗出多者,非尽当急下也。如果急下之,证必不恶寒反恶热矣。今脉迟微恶寒者,此风伤卫之多汗,实由外邪未解,非燥热内炽之多汗也。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言胃家虽实,偏脉浮无汗而喘,仍是风寒两伤营卫,假胃实证也。盖由上焦不通故喘。不通则津液不下,胃因不和而似乎实矣。发汗则表寒一散,胃亦得和,故曰发汗则愈。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顶上桂枝麻黄两证来,发汗不解腹满痛当作一句读。腹满痛,若因表邪未解得来,一经发散,则上焦得通,津液得降,腹满痛立解矣。倘汗后不能解,腹满痛,或虽减而不大减,是燥热内盛,不急下之,津液有立竭之虞,故宜大承气。未发汗时,先有腹满痛证,所以编入阳明论中,若是汗后增出,又属厚朴生姜半夏人参证,非阳明承气证矣。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自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趺阳脉在足面上诊。此以上三节论误汗亡津液后,不可轻下。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肠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此总提下后懊憹,有可攻不可攻之别。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以上三节论有燥屎之据,应上可攻句。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而可攻者,此是变局,宜识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此应上文下后懊憹之不可攻者。前太阳入阳明,因误汗下利小便三条,今汗下俱己详论,而独不及利小便者,岂以误利小便之亡津液与误汗同,与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此与下节论少阳阳明,不吐不下心烦者,言不因吐而内烦,不因下而虚烦也。此即误汗,少阳属胃证。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为二字,是遥应少阳阳明纲中语,前云烦实大便难是也。上节专应烦字,此应实与大便难字。称伤寒而不称阳明者,以按胃中不觉实也,故曰无表里证。少阳病,本目眩,误汗后,变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少阳病本在半表半里,故误汗后亦无表里证。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无表证,不恶寒也。无里证,以手按胃不实也。承上文言无表里证,更有不同。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此瘀血之证据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此以上三阳明之证治,业已论尽。此以下论不经误治,而转属阳明者,即名并病。此节是并病之提笔,其未并之前,本是风寒两伤营卫之麻黄证,而里有宿食者也。其后发热变为潮热,无汗变为自汗,呕变为不呕,不能食变为能食,是寒邪解散,风气独存,内合宿食,则转属阳明,是并病也。较之正阳阳明而转属差迟,较之太阳阳明又不经误治,然当其方转属之际,未必证证尽变,但认汗出湖减,即转属之机也。

前三阳明证,或竟自入者,或因误治而入者,其来也速,故治宜急。而此之并病以渐,故病有一分未离太阳者,即不可攻下,故辨证宜细,攻下宜缓。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推原所以转属之故。

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不可发汗。若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佛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承上论发汗不彻与阳气怫郁似同实异,并提,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以起下文。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承上言面赤不可攻,并指出病证,令人知来路去路。此是寒邪外束之湿温证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其主方,除却恶寒,即是栀子柏皮证,再加腹微满,即是茵陈蒿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此承上文太阳证不罢来言汗出不恶寒,未必就是外解,必须兼有潮热,方是外解,以起下六节。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此言潮热之状,又言汗出潮热证具,犹未尽是可攻证,更当参之于脉。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饮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潮热亦有大便未硬者,当先与小承气汤试之。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此补上治哕法。前部不利,误下湿温证也,宜栀豉汤。后部不利,早下转属证也,俟大便复硬,后用小承气汤。哕,冷呃也,属冷居多。此曰通利前后,乃变局也。全在腹满上看出。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乃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上文言六七日不大便,与小承气汤,观矢气之有无,以验矢之硬否。此言与汤后,观小便之清浊,以验邪之在表在里。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言阳明病潮热已见,而大便反不试而自溏,此不可攻明矣。然小便自可,又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湿温证,且其人胃中既实,而胸胁亦满,此由上焦不通,因致胃气不和,当用小柴胡汤,以通上焦。顾称阳明,而不称少阳者,以按胃甚实而无口苦咽干目眩证也。太阳病中之小柴胡证仿此。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此以潮热汗出为太阳证罢,总结上文。提谵语二字,以起下文。.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谵语、郑声,本自不同,而易于相混,然与其就一证上分辩难清,不若合他证辨之尤为易见,故论中诸条无郑声字。不论虚实皆称谵语,于亡阳谵语条可见。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专伤于风则有汗,若兼寒则无汗矣。胃有宿食,则阳明已有病根,外伤风寒,则太阳与阳明俱病矣。其后恶寒渐退,自汗渐出,则寒邪散去,风邪独并阳明,是谓并病。并者,必以渐而并也。故必待六七日方见此证。若胃有宿食,而外感之邪有风无寒,则病起即有汗出,汗出则胃中燥,即发谵语,不待六七日也。然谵语虽见而下之,仍当六日后过太阳之经乃可,否则表虚里实,语不但谵而且乱矣。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谵语潮热并见,尚有不可攻之证,更当参之于脉。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释上文脉滑而疾之义。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伤寒四五日,尚在太阳经中,喘满而脉沉者,当用小承气,微和胃气。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以上二节言多汗后谵语,属津液内竭,不可大攻。

前误汗,中有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其不死之法,当从少阴治,用四逆辈,又非承气辈治矣。二证相似,而实相反,故不可不辩,其辩证处全在按胃家实与不实耳。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哺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微者较前证稍轻耳,故亦治以大承气汤。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此言谵语之死证。上文直视谵语微喘者,尚生死参半,此则喘而且满,法在必死。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澈然汗出则愈。

期门,足厥阴穴名,在乳下三肋,乳房三指。此承上言谵语下利者,死。下血者,可治。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以上四节言热入血室亦有谵语者。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言阳明病中风可下,中寒不可下。何以别之?盖能食者风,不能食者寒。应并病提笔中不能食句。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能食为中风,可下;不能食为中寒,不可下。此特论不谵语之胃实证耳。若谵语有潮热,明明是胃中燥热,非中寒也,故有燥屎者,反不能食,非大承气攻之不下。若能食者,但硬耳,无燥屎也。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少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前论过经乃可下,此特申明之。上截言四五日未过太阳经不可下,下截言即过太阳经而小便少者,湿气未除,亦不可攻。拖起下文论小便诸节,盖五气入阳明,惟风燥热三阳邪为可下,略杂寒湿阴邪,即不可下,故不恶寒反恶热,验其寒邪退也。自汗出,小便利,验其湿邪退也,然后可大承气下法,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尚在膈上,乃太阳地面,非阳明胃也,是水饮所聚,非停食之所。若误下,寒饮必至,利不止而死。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渤然汗出,此欲作痼。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初硬后溏,以病之先后言,非于一便之中分先后也。此无方即下文四逆主治。称阳明,自然诸证悉具,惟汗止在手足而不遍出为异耳。且不能食,而又无谵语潮热,则中寒明矣。小便不利,则湿无出路明矣。所以大便虽硬,其后必溏,必曰痼瘕,假阳明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若胃中虚寒,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表热里寒者,言外虽发热,而里则有寒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论中咳证,除小青龙、真武、猪苓汤、四逆散、小柴胡汤之外绝少。今言呕而咳,手足厥,头痛诸证,并见似非小柴胡不能主治。以上二节,论阳明病之无汗者,即带出呕字。以下数节论呕,应并病提笔中呕字。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此证非由胃中虚寒,即属少阳。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治胃中虚寒方也。上文久虚条无方,疑即此方主治。得汤反剧,但云属上焦而亦无方治,即是下文小柴胡汤,盖小柴胡通上焦方也。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沏然而汗出解也。

以上论呕亦是不能食之证。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渤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其并脉紧则愈。

翕翕如有热状,则身不大热也。沏然汗出而解,则前此之明无汗也。外证全不似阳明,而得称阳明病者,以胃家按之实也。然无汗小便不利,水无出路,胃中全是水湿,并非燥实,但胃中既有水湿,自应作利,而大便自调者,以无寒邪故耳。无寒故欲食,欲食则谷气胜,可溅然解矣。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无汗,小便不利,湿郁也。心中懊憹,热瘀也。此以下论湿热二气,并入中州。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申明上文,出方主治。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渤然微汗出也。

阳明太阴俱属土,同主中州,而阴阳不同。阳道实,阴道虚之各异耳。故阴阳五气之偏,犯著中州地面,阳邪病阳,阴邪病阴,各从其类。盖风燥热三气,天之阳也,入中州必犯阳明。寒湿二气,天之阴也,人中州必犯太阴。然人之专感一气者少,而数气并感者多。如湿热二气并感,热为阳邪,入中州则犯阳明。湿为阴邪,入中州则犯太阴,条内称阳明病系在太阴者,即湿热并感证也。其人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湿热内郁,所以发黄,茵陈汤主治。若发热汗出,谓之热越,不能发黄。或汗虽不出,而小便自利者,亦不能发黄。总之,湿热有出路也。其小便自利证,至七八日,或暴烦下利,谓之脾家实,腐秽当去,必自愈。倘腐秽不去,小便日利,则大便渐硬,即为阳明病矣。但系在太阴者,转系阳明,非仅小便利,汗亦当濈然出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盗汗出也。

此言阳明病,潮热汗出,虽似可下,而脉浮究非可下证也。盖脉浮紧者,必潮热。脉但浮者,必盗汗。此类颇多,不可执定一端,遽认作可下证,以起下文诸节。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口苦咽干,少阳证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太阳证也。虽称阳明,实未离乎太少,故列之合病之前。此阳邪内伏,风寒外袭,大青龙之类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条当与风温证及三阳合病参看。皆无形之燥热为病,而胃无宿食也,故未经误治之时本是白虎汤主治。不恶寒者,猪苓证;恶寒者,五苓散。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条内无方,须拟方治。论中咳病凡五,惟真武头眩,柴胡目眩,但云能食则所中阳邪也。真武阳药非宜,而柴胡证又不能食,因思头眩亦聚水之据,拟猪苓主治,爰次猪苓之后。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衄。

阳明中风,脉强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余日,脉续“宜作弦”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太阳“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与阳明“胃家实”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主之。阳明“胃实”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论中论脉止以关前后分阴阳,从不以左右分藏府。今云互相克贼名曰负,则不得不以左右分配也。盖少阳脉本强细而反见于右关阳明部位,阳明脉本缓大而反见于左关少阳部位,所谓互相克贼也。部位本出《素》、《难》,仲景自叙云:撰论用《素》、《难》,自揣此说,不大背谬也。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上关上,寸脉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汗出,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读》辨阳明终

专题:伤寒论读
来源:《伤寒论读》
上一章:辨误汗病脉证
下一章:辨少阳病脉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