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读

辨太阴病脉证

沈尧封
沈尧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阳明,俱属土,同主中州,病则先形诸腹。阳明为阳土,阳道实,故病则胃家实而非满也。太阴为阴土,阴道虚,故病则腹满而不能实也。凡风燥热三阳邪犯阳明,寒与湿二阴邪犯太阴。阳邪犯阳,则能食而不呕;阴邪犯阴,则不能食而吐。阳邪犯阳,则不大便;阴邪犯阴,则自利证俱。相反可认。若误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在阳邪则懊侬而烦,在阴邪则胸下结鞭,倘再误攻,必至利不止而死。此太阴病之提纲也。后称太阴病,俱指腹满言。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津液下注,外证多渴,其不渴者,属太阴之寒病也。上节无方,此出方治,以不渴两字认太阴。此是辨寒热利之金针,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凡阴邪病阴,或四肢烦疼,或身体疼痛,俱为有表证,即风邪也。既称太阴病,无有不伤寒湿者,略兼风邪,即名太阴中风。若止感风而无寒湿,未有不发热者,并不入太阴也。其欲愈之征,全在脉长上见,以长则气治也。至若阳微阴涩,仍是太阴病脉耳。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脉浮表邪不少也。虽见腹满,仍宜汗解。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表里不解,有先里后表法。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此但腹满时痛,而无吐利证,且本非太阴病,从误下太阳得来,故可加芍药加大黄,否则温之犹恐未效,而可寒之乎?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此言人平素本有太阴病,虽感热邪,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用恐动脾气也。太阴为病若何?其脉则弱,其病则续自便利也。即此可以见太阴病之本脉。

《伤寒论读》太阴终

专题:伤寒论读
来源:《伤寒论读》
上一章:辨少阳病脉证
下一章:辨少阴病脉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