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经解

以上四节,少阳热病也。

姚球
姚球

凡柴胡(汤)病【症】(证)而下之,若柴胡【症】(证)不能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柴胡症不罢,言虽不解,亦不他变也。故宜复用柴胡汤,再行和解。蒸蒸而振,作战汗也。必如此而解者,以下后里虚也。

此节,总结少阳用小柴胡汤症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木旺于寅卯辰,阳中之少阳也。少阳通乎春气,乘旺而解也。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痛】(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症】(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胁下硬痛,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即前中风症之原文也。尚未吐下,而脉沉紧,紧为寒,少阳风寒两伤症也。与柴胡汤,病属少阳,总归和解法也。已经吐、下、汗、温针,病不解而谵语,津液伤而胃燥也。胃既燥,则柴胡自不可服,故云柴胡症罢。犯何逆,以法治(之)。临病之工,贵随时斟酌,察脉辨症,另立救逆之法也。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症】(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五六日呕而发热,少阳风湿也。湿胜故呕。少阳病,皆主柴胡汤,故曰柴胡症,不用柴胡,而用他药,药不对病也。柴胡症仍在,下后病不增变也,仍用柴胡汤。少阳症,总归和解也。战汗身热而解,下后里虚也。病不增变,故虽下之,不为逆也。如呕而发热,他药下之。风邪内陷,以致心下满而硬痛,盖风为阳,阳邪因下,成结胸而硬痛也。用大陷胸汤,以泻其阳邪。如呕而发热,他药下之。湿邪内陷,因而心下满。湿为阴,湿邪因下成痞,痞故满而不痛也。既为结胸与痞,则已成坏病,故不可复与柴胡汤。治痞以半夏泻心汤,燥其湿也。此因逆以法治之也。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炙,三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干姜,去湿散满;人参、甘草,扶元培土;黄芩、黄连,清心凉肺,使清肃之令下行;大枣以和之。名曰泻心汤者,泻心以救肺,肺气下输,则湿行也。

此节,少阳风湿坏病救逆法也。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风热之症,汗下重施,病不解,而中气已虚,阳邪内陷,故胸胁满微结。盖汗下后邪陷,结亦微也。阳邪伤气化,故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心火无去路,故心烦而渴。不呕,中焦无恙也。头汗出,因小便不利,则水蓄膀胱,故经行之地,独汗出也。往来寒热,少阳本症,故曰未解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散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  牡蛎(熬,三两)  【括】(栝)蒌根(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柴胡和解少阳,加桂枝以散风,花粉以治热,牡蛎以解结,干姜以散满。初服微烦,风热行也。复服汗出愈,风热俱去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风热之症,至八九日,津液已枯,而内无燥结,误投下剂,下后虚里,阳邪内陷,胸中大气不布,因而烦满身重,不可转侧。胆虚故惊,胃燥故谵语。大气不布,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也。主以大柴胡龙骨牡蛎汤,养营益阳而安胆也。

柴胡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  桂枝(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十二枚)  龙骨(熬,一两)  牡蛎(熬,一两半)  铅丹(水飞,一两)  茯苓(一两半)  大黄(二两)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渣,温服一升。

少阳亡阳谵语不可下,宜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今病八九日,内无燥结而下之,阳邪内陷,营血枯涸,因而惊烦身重,故本方仍以柴胡桂枝汤,去黄芩、芍药、甘草,加龙骨、牡蛎、铅丹、茯苓、大黄主之。盖一身尽重,营血固(涸)弱,阳气亦虚,故去黄芩;阳邪内陷于胸,故去芍药、甘草,加龙骨入东方以镇胆,加铅丹入南方以定心,而惊烦自止。牡蛎咸以治满,茯苓淡以利水,大黄涤胃以止谵语。盖阳邪内陷,不得不用大黄,然下后里虚,故大黄略煮一二沸,欲其气味不全出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证),下之【而】(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复】(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十三日不解,已过经不解矣。过经不解,法当治以小柴胡。医反以丸药下之,阳邪内陷,以致胸胁满。阳邪上逆,因而致呕;呕伤津液,因而胃燥,故日晡阳明旺时而潮热也。本柴胡症者,病在少阳,本应用小柴胡(汤)症也。丸药下之,下时不利,今反利者,必用辛温丸药,以治阳盛之症,遗热于内,故初不利,今乃利也。应柴胡而用丸,故曰非其治也。潮热为实者,胃实也。小柴胡解外,恐表邪内陷也。柴胡加芒硝汤,以涤胃之实邪也。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芒硝(六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内硝,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不解更服。

既先用小柴胡以解外,何本方仍以小柴胡加芒硝也?盖本柴胡症,误用丸药,因而成逆。芒硝寒咸,已足解丸药热邪,仍用小柴胡汤,症属少阳,宜柴胡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症】(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中】(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即愈。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已传少阳,具有柴胡症矣。观下文柴胡症仍在一句可知也。病属少阳,连次下之,下后四五日,共前已十六七日,柴胡症仍在,原用小柴胡汤,盖过经一切症,法亦主以小柴胡也。若下后呕不止,心下急,菀菀微烦者,因连次下之,阳邪入内,火炎上而呕,火性急而烦也。阳邪内陷,故曰未解。大柴胡汤涤热而愈也。

专题:伤寒经解
来源:《伤寒经解》
上一章:以上七节,太阳风寒两伤之伤寒也。
下一章:以上四节,少阳风热之坏病也,救逆法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