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经解

以上十四节,少阴经伤寒症也。

姚球
姚球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病未久也。口中和,不燥不渴也。背者,胸中之府。其背恶寒者,胸中有湿,则阳无从受气以卫其背,背独恶寒而他处不恶也。灸之以火,所以扶阳也。阳附于背也。附子汤主之,所以温中而散湿也。灸何穴,应任脉关元。

附子汤

附子二枚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白茯三两  白芍三两

上五味,以泉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散寒,白茯利水。然而气不王(旺),则寒不去,用人参以补气。土不健,则湿不行,用白术以燥脾。但脾乃统血之藏,血不濡则脾不健,用白芍以养血也。

少阴病,身疼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脾主肌肉四肢,脾为湿土,少阴寒湿,则火不生土,故肌肉痛而手足寒。肾主骨,寒湿流于关节,故痛。脉沉,沉主水也。附子汤,温中燥湿,以通水道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腹痛,小便不利,阴寒内甚,湿胜而水不行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内渗,又复外薄也。自下利者,湿既甚,而水不行,则与谷不分清,故曰此为有水气也。或有诸症,大约水性泛滥,无所不之之故也。真武汤,北方司水之神,以之名汤,义取主水。然阴寒甚而水泛滥,由阳困弱而土不能制伏也。故用白术、白茯,燥土胜湿;芍药、附子,健脾助阳;生姜通阳,则水有制而阴寒退,阳得和而湿气祛矣。咳者,寒水搏肺也。五味保肺,干姜、细辛散寒行湿,故加之。小便利,白茯利水,故去之。下利者,阴寒胜也。芍性收,故去之。姜性温,故加之。呕者,气逆浊升也。附子壮热,故去之。生姜止逆,故加之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为寒水之藏。少阴病寒湿,则土亦寒而淖。欲吐不吐,自利欲寐,皆脾不健运,而水泛神昏也。水泛于中,则水道不通,不能制火,故心烦而渴也。属少阴者,属少阴寒湿症也。虚故引水自救者,肾虚水泛,则湿碍水道而烦渴,渴故饮水自救也。肾与膀胱为表里,少阴病湿,故小便亦色白也。湿则寒,故曰下焦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下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者,宿食不消也。心下,胃口也。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胃口寒也。故始得病,则手足寒,胃乃阳气之原也。脉弦迟者,迟为寒,寒则食郁土中,肝欲升不能升,而脉弦矣。内有宿食,故曰胸中实。不可下,当吐者,寒为阴,阴可吐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干呕,则非食积实滞,少阴阳虚之症,吐之则阳亡,而不可吐矣。宜急温以四逆,以散其寒饮也。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方)。

头痛发热,表症也。脉应浮而反沉,沉属阴,则表症应差。若病不差而身疼痛,则属寒湿,湿在少阴,流及膀胱,所以头痛身热也。湿痹之脉本沉,宜四逆汤,里温而湿行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脾为湿土而统血,肾为寒水而主闭藏。寒湿在少阴,则肾失闭藏。故脾血不统,而下利腥秽也。桃花汤主之,温肾以涩脾土也。

桃花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赤石脂一斤,半全,半末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干姜辛温入肾,粳米甘平入脾。赤石脂重涩入肠,半末半全,全取其气,则不糊口可服;末用其质,则能恋肠止脱也。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则肾寒。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肾寒不生土,土寒而腹痛也。寒不化气,故小便不利。水不利则湿并大肠,故下利不止。脾寒血不统,便脓血也。故用桃花汤温涩其脾肾也。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者,服药不对病。寒湿传入少阴肾,肾主二便,利不止也。心下痞硬,寒湿则肠不运也。投泻心汤,泻心汤寒,故不能愈病也。复以他药下之,痞属阴,下非其法也。与之理中,利益甚者,少阴肾恶燥;理中,理中焦寒湿之方。下焦寒湿利则恶燥,故益甚也。主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以止利,热以祛寒也。利仍不止,湿未除也。当利其小便,小便利,则湿行而愈也。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

赤石脂性温味涩,禹余粮性热味甘,温热可以祛寒,甘涩可以平湿,湿平寒祛,利自止矣。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寒水之藏。肾阳虚则病寒湿。少阴负趺阳者,少阴脉衰,趺阳脉盛也。阳者,胃脘之阳。趺阳盛,则胃气有权,肾阳有根。阳盛则寒湿易愈,故为愈也。

专题:伤寒经解
来源:《伤寒经解》
上一章:以上七节,太阳风寒两伤之伤寒也。
下一章:以上十节,少阴寒湿症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