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经解

以上八节,厥阴经湿痰实热,及结胸藏结症也。

姚球
姚球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脉滑者,热甚火盛,而脉往来流利也。火盛则阴虚,故阴不接阳而厥也。火盛阴虚,故曰里有热。白虎汤,热则寒之也。

下利欲饮水者,以其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暴迫下注,皆属于热。热邪烁津液,故欲饮水也。白头翁汤,涤邪以回津液也。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一两  黄连  黄蘗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黄连清心,黄柏清肾,秦皮清肝,白头翁逐血。合四味以清之,而利止矣。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厥阴木枯生火,火热伤气,故下利而重也。白头翁汤以清之,白头翁,形似柴胡,必清而上升,所以主下重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清)脓血。

寸浮数者,火盛;尺中涩者,血枯。血枯火盛,故必圊脓血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今)自愈。

下利而热渴,火烁津液也。脉弱,知邪已解,津液自复,故令自愈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今)自愈;设不差,必圊(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脉数而渴,火邪盛也。然利可以去火邪,故令自愈。若不愈,则肝乃藏血之经,必火盛,而利不能减火邪矣。血热下注,必圊脓血,故曰以有热也。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有微热,热邪在表也。汗出即精复,故令自愈。设脉复紧,紧为寒,汗出多而亡阳也。亡阳,所以又未解也。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渴欲饮水,木枯火焚也。与之水,木滋火息,故愈。宜少少者,恐水多湿停也。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若下利更烦,烦不为利除也。反因利后胃虚,热邪逼心,而烦更甚也。

因虚,故心下软而不硬也。栀子豉汤,从上涌其阳邪,高者越之也。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谵语者,燥屎结胃而旁流清水也。胃燥所以谵语。宜小承气汤,以厥阴阴藏易动故也。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鞕;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柴胡(承气)汤。

食气入胃,必先散精于肝,然后归心,行输脾肺。肝木郁而不伸,则两手脉弦。弦乃肝(木也)脉也。肝郁不伸,则食停气滞,故脉迟。心下,胃口也。硬者,气食滞于胃也。大为胃脉,紧属厥阴肝脉。阳中有阴,阳明中有厥阴肝脉,木郁土中也。可以下之,双承上文心下硬,阳中有阴而言也。(也)皆可以下之也,其宜大柴胡汤,木郁达之,土郁夺之也。

专题:伤寒经解
来源:《伤寒经解》
上一章:以上七节,太阳风寒两伤之伤寒也。
下一章:以上十一节,厥阴热病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