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12.少阴病…

伤寒论第312条

胡希恕
胡希恕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这个就重了,“咽中”就是整个嗓子,而且“生疮”,就是有溃破的地方。那么这就近乎化脓之后了。“不能语言”,这个重得很。

“不能语言”有几种,一种是疼得厉害,一种是黏痰胶着嗓子这个地方而吞吐不出,(本条)这个是嗓子疼得厉害,所以“声不出”。

“苦酒汤主之”,这个法子挺妙,半夏这个药,在古人说是下气治咽痛,苦酒汤以半夏为主,搁十四枚,重用半夏。鸡子,就用鸡子清,把黄去了。煎法也挺别致,黄去了,蛋清仍搁在鸡蛋壳里头,底下有说法,“上二味,以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鸡蛋壳里头搁上苦酒,苦酒就是醋,那里头还有蛋清,连鸡蛋清带苦酒,然后把半夏也搁在里头。这也是个秘方,大概古人也有个说法。(古人)那个刀后头都有一个环,那时候古人的腰刀,后头都有一个把,把儿上有一个圆的,为了绑一个绸子或者布什么的,那鸡蛋正好搁那里头(刀后头的环儿),掉不下去,那环儿也不大。然后再搁在火上,就是利用鸡蛋壳(当煮药的容器)。“令三沸”,要功夫(时间)多了,鸡蛋壳就糊了,所以一看到开三开(烧开)就行了,把滓子不要了,“少少含咽之”,少少含咽也有用意的,让药久久地在嗓子处存在。咱们吃六神丸也是一样的,六神丸也不能一下子都咽下去,要含着。那么对苦酒汤你要“少少”含着,在嗓子地方一点一点润,“不差,更作三剂”,假设吃一次,不好,可以连续这么做,都是这个做法,吃它三剂,大概可以好的。

鸡子清这个药,它是出音声的。以前唱戏的人都知道,嗓子不好,他在后台喝鸡蛋清,嗓子马上就痛快。所以(苦酒汤)这个方子很妙。醋的作用是收敛,敛疮疡。

这个(苦酒汤证)比以前的嗓子痛(311条,甘草汤、桔梗汤证)是要重的。

专题: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来源:《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312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312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