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359.伤寒本…

伤寒论第359条

曹颖甫
曹颖甫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下之,寒格更逆吐,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此条订正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本自寒下,此厥阴证之寒湿下利,同于太阴、少阴之证也,于法当温。乃医以为协热利,循《内经》通因通用之例,而更以承气汤下之,于是肠胃虚寒,阻格膈上之阳气。夫胃气寒者,多病吐逆。伏寒在内,格阳于上,谓之寒格。寒结于肠胃,则十二指肠不能容胆汁之灌输,少阳上逆,必病呕吐,故有食入口中即吐之变。则其证为胸中有热,肠胃有寒邪。然则“医复吐下之”,当云“医复下之”;“寒格更逆吐下”,当云“寒格更逆吐”。前句“吐”字,后句“下”字,皆衍文耳。盖此证与《太阳篇》呕而腹痛之黄连汤证略同,故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治亦与黄连汤相似,所不同者,惟彼方多甘草、桂枝、半夏、大枣而无黄芩耳。按:《金匮》下利脉滑者,当有所去,大承气汤主之。是知热利原有当用下法者,医乃误寒利为热利而复下之耳,治法无下利而使之吐者,故知“吐”字当衍也。《太阳篇》呕而腹痛,为上热下寒,其为寒格逆吐之证,与此正同,而方治之并用黄连、干姜,亦与此同,故知当云“寒格更逆吐”,而“下”字当衍也。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359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35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