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医论 » 小儿咳嗽的…

肺燥阴亏

董廷瑶
董廷瑶

(1)补肺阿胶散的应用

药物:阿胶(蛤粉炒)、马兜铃、大力子、杏仁、甘草、糯米。

本方主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而气哽者。此因火盛则阴亏,液少则气哽。方中有马兜铃清肺降火,大力子利膈滑痰,杏仁润燥散风,阿胶滋阴养肺。气顺则不哽,液充则火退。土为金母,故加甘草、糯米以益脾胃。但李时珍指出,阿胶、糯米为补肺之正药。且甘草亦有缓急润肺止咳之效。本方适用于咳嗽不断,痰咯不畅,肺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之症。常可加沙参、二冬、百合、石斛,及紫菀、款冬、桑皮、川贝之属,分别增强滋阴清肺或止咳化痰之力。若面白形软,脉虚易汗,为肺气亦虚,卫阳不固,可加太子参、黄芪等品。

我们经验,马兜铃有促吐之能,服后可见作恶呕痰,随之喘咳显减。从中可知,原方之配伍,以兜铃涌吐胶痰,而以糯米养护胃气,有深意焉。

徐姓3岁女孩。原有宿哮,咳嗽已久,咯痰不畅,食纳少味,肺弱而易汗,阴亏而口渴,舌红苔剥,脉见濡数。诊其为肺气素虚,阴弱痰结。予以补肺阿胶散加减。方中阿胶、兜铃、款冬花、北沙参各9克,大力子、杏仁、紫菀各6克,橘红4.5克,甘草3克,糯米30克(包)。5剂后咳嗽大减,痰吐爽利,纳食初动,舌苔尚剥。继以上法,清养肺气兼以化痰,连服二周而愈。

(2)清燥救肺汤的应用

药物:桑叶、石膏、阿胶、人参、杏仁、麦冬、黑芝麻、枇杷叶、甘草。

本方主治为肺燥干咳,症见咽喉干痛,口燥唇裂,痰稠难咯,口渴引饮,大便干秘,舌燥少津,脉象细软。方中桑叶宣肺,石膏清热,杏仁、枇叶润肺止咳,麦冬、阿胶、芝麻滋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临床上凡温邪燥灼肺津者,能建功效。使用时热重可加桑皮、丹皮,液亏可加生地、玄参,痰燥可加瓜蒌、川贝等。

(3)生脉散的运用

药物:人参、麦冬、五味子。

生脉散为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方中主药人参扶元益气;麦冬甘凉,滋阴养液;五味子酸浊,收涩生津。盖小儿稚阴未长而生机蓬勃,故营液易亏;其若感邪较深,耗损肺胃阴津;或体气虚弱,心肾精气难复,均需首先顾及气阴。此时,生脉散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其间人参一般可投党参、太子参;但阴液大亏者,以西洋参、皮尾参为宜,或珠儿参亦佳;仅见肺阴不足者,可用南北沙参代之。

肺金气阴不足之咳嗽、气短、易汗,是本方的对之症。其时痰浊初化而肺阴已伤;或哮喘虽平而气阴两耗,可见渴饮便干,两脉濡细,舌净或质红苔少薄或质红而燥甚则花剥者。本方配入百合、花粉之类养阴,杏仁、川贝、紫菀、竹茹止咳肃肺。若痰浊尚盛者,则可与补肺阿胶散相合。在肺表虚弱,动则汗多时,可伍玉屏风散;兼有表虚不和,舌苔尚润者,亦可与桂枝汤同用。至若肺脾两虚者,则复合四君或异功。

例1 胡某 男 4岁 门诊号:5600 1982年7月28日就诊。

寝中汗多,动后尤甚,体质薄弱,咽蛾易发,口干喜饮,大便坚硬,胃纳欠香。其脉细弱,舌净苔少。肺阴不足,腠表疏松,生脉散加味主之。

太子参、麦冬、石斛、谷芽、生扁豆各9克,知母6克,五味子、清甘草各3克,玉屏风散10克(包)。7剂后诸症即和,再连7剂而平。

例2 徐某 男 3岁 门诊号:9821 1981年6月24日就诊。

患儿常易感冒咳嗽,低热时作(现体温37.9℃)汗出淋多,纳少留饮,近又口角发炎,大便软烂,脉细弱,舌苔薄润。气阴两虚,营卫失和。治拟生脉合桂枝法。太子参、麦冬、白芍各6克,桂枝、清甘草、五味子、陈皮各3克,谷芽9克,生姜二片,红枣三枚。5剂后复诊,诸症略减,但口角炎未平,小溲色黄,原方加六一散9克(包),7剂后其症全安。

按:此二例同见汗症,辨治有异。前者气虚腠松,故用生脉合玉屏风;后者营卫不调,遂与桂枝汤相配,这些小儿易感外邪,证治常须考虑体气之不足,慎勿轻投苦寒凉解。

专题:小儿咳嗽的治疗经验
来源:《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
上一章:风热犯肺
下一章:痰浊壅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