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48.二阳并…

伤寒论第48条

胡希恕
胡希恕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这是一段,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二阳并病。

什么叫作并病呢?仲景这本书讲表里相传,由表传里,或者传半表半里。这一段二阳并病就是太阳病传阳明,这是表里相传,由表传里。(但)传里,表证还没罢,里证出现了,这就叫作并病。先表后里,表没罢,里证有了。这个并,就是兼并的并,咱们说“秦并六国”,吞并的并。头一个病并于后面的病而发病,所以叫作并病。

那么二阳并病,指的太阳阳明并病,底下有解释了,他说“太阳初得病时”,开始得的太阳表证,当然表证要发汗,可是发汗,汗也出了,但是病没好,这个“不彻”就指的病没除,“彻”当“除”字讲,就是病没愈,因而转属阳明。这不是说不应该发汗,我们以前也讲过如果重的表证发汗合法,能减其病势而已,(但)病常常不好的,要是轻病那没问题了。像我们遇到感冒,太阳病轻病,你喝点姜水病也好,稍稍出点汗就好,随便吃点什么药都可能好。可是真正重病,就是依法来用药,有时都不好的。不好不要紧,多是在半表半里、在里这个阶段要好的。这条就是讲了这个情形,说原来得的是太阳病,太阳病依法当发汗,发了汗了,但是病并没有好,因此这个病由表进里而转属阳明。

阳明病,搁个“续自微汗出”,这是阳明病的一个外证的反映,我们后头讲到阳明篇就有了。“阳明病,法多汗”,阳明病是胃肠里边有热,热结于里,蒸发于外,所以老出汗。“续自微汗出”,老要微微地绵绵不断地出汗,这就是转属阳明病了。既然并病,太阳病还存在,所以我们不要冒冒失失就吃泻药,如果我们看太阳病还存在,主要的(症状)身疼痛、恶寒还有,这就是“不可下”,“下之为逆”。这阵儿别看(转)到阳明病了,应该下,可是表证在,不能下,这是定法,必须先解表。下之呢?下之就是为逆,逆就是逆治,就是治错了。那么这时应该用什么药发汗呢?当然用桂枝汤,可小发汗。“续自微汗出”嘛,咱们讲桂枝汤讲得多了,凡是津液有所损伤之后的这种表证,全要用桂枝汤。(仲景)这个书上没说,但是言外之意告诉你用桂枝汤。这是第一段。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这又是一段。说在太阳病期间,发汗之后,有的转属阳明而为二阳并病。(有的)也不一定为二阳并病。它底下有这么一段,这(种情况)以前都学过的。说假如这个人“面色缘缘正赤”,就是整个面色都发红,这还是表不解的现象,这是“阳气怫郁在表”,还是不得汗出的一种问题,这与二阳并病没关系。“当解之熏之”,解之就是以小发汗法来解之,我们前面讲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都是这种情况。也可以熏之,古人为达到小发汗的方法,也有拿荆芥、艾蒿这一类的(药)熏,用个盆子把它们煮成汤,趁热的时候,身上覆盖了,熏,也可以出点小汗。“解之熏之”,解之就是小剂的(发汗药)发汗的方法,来解其怫郁在表的外邪,这不关乎里边的事。或者是熏之,稍稍出点汗就好,这个病不要紧的。这又是一段。

“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这一段,根本就是发汗不到家,所以病不好。这个是“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那个(前面讲过的“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是个微末的表证不了了的小病了,这个病不是的——你不足以说这是阳气怫郁不得越,这个要重得多了。这是“当汗不汗”,还应该发汗。你看这个人躁烦。躁烦,以躁为主了。这说明表不解而发烦躁得厉害,就是当汗出不得汗出的意思。身上哪儿都疼,没有定处,这是表证,表证大概都身上酸疼,自己也不知道在哪儿,有时候在四肢,有时候在腹中,但是你摸哪儿,哪儿也不是,“按之不可得”。由于表不解,不得汗,气往上涌,所以“短气但坐者”,就是不汗出而喘,躺着气上不来,热往上涌得厉害,所以这种情形就得再发汗,(即便)“解之熏之”小发汗都不行,这个情形咱们看出来是大青龙汤证,肯定要用大青龙,不汗出而烦躁嘛,这就是咱们前面讲的那个大青龙汤证。

那么怎么知道这是汗出不彻呢?由于“脉涩故知也”。脉涩,大家都是根据经文(来解释),(有的认为是)脉的不及,有的(认为)由于邪盛阻碍血行而不流利,而发生涩,这是大家一般的解释。可是叫我看这个脉涩,总是(感觉)有些问题。脉涩不可发汗,你怎么还发汗?而且涩脉是一个关于血液在内流行的反应,凡是涩脉都是虚。真正实而见脉涩的还真少。

是不是这个“脉涩”应该是“脉紧或是脉浮”?叫我看这恐怕是对的,也许(脉涩)是错字。但是现在大家都是根据这个条文来解释,说是实得太厉害,当汗出不汗出阻碍了血行流畅,也有涩的现象,但这种涩它绝对是有力的。这是各家都这么解释,这么解释也能解释得通,但是事实上我没遭遇到这种情况。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真正的表实证而脉现涩的,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恐怕这个(脉涩)应该是脉浮,因为脉浮还在表嘛,再不就是脉浮紧,这个(解释我认为可能)是比较对的。这本书(《伤寒论》)里的错字很多,这个“脉涩”暂时先搁在这个地方。你们看各家的注,全是我前面说的那个(解释):就由于表实得厉害,不得汗出,血在脉里头反倒受了阻碍,是这么一种涩。把这个“涩”不按着一般“涩者为血虚津液少”的解释法解释。我认为这是敷衍古人的论说,不一定是对的,但这不关乎重要(重要的不是字面)。

前面这种情况(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不汗出而烦躁,一点汗也没有,这类的情形再发汗就好了,也不关系二阳并病。二阳并病就是指(本条文)头一节。开始太阳病,后来也依法治疗,发过汗,虽然汗先出,但是病不去,这样因而转属阳明。表证没去,阳明病就有了,所以“续自微汗出”就是阳明病的外证了。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治并病呢?并病当然是表证没好先解表,就看并病的里证如何。二阳并病,它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并病。如果外边有表证,里头是一种虚寒的这类病,像少阴病与太阴病的并病,就不能先解表了。也有太阳病传到太阴,里虚寒,你就不能先解表,当先救里,前面有过(讲述)。下利清谷,可是身体疼痛,那你得先救里,而后治疗身疼痛。身疼痛是表证,表没罢。在他(仲景)这本书里头是一种定法,在临床上都挺重要的。咱们在临床上,这个人多少日不大便,里实很清楚、很明显,但是他还发烧怕冷,表证没罢,你不要先给他吃泻药,还要先给他解表。解完表了,你再下里。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是“下不厌迟”,说是该下的病,缓了没什么大害处。如果里边要是个虚寒的病,就是有表证,也要舍表救里,这在临床上都是定法。你要是不守这个办法,那就是为逆,就不会好病的,这个(定法)咱们要知道。至于这块的“脉涩”,要我看应该是个错字,可是各家都不说它错,就那么个解释法,说是太实了,血液受阻,所以脉也涩。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48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48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