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49.脉浮数…

伤寒论第49条

刘渡舟
刘渡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解析】

本条论述伤寒夹虚的证治。

“脉浮数”,含有脉浮紧之意。一般说来浮紧之脉略带数象,浮缓之脉略有迟意。今脉浮紧,知为太阳伤寒证,应以麻黄汤发汗为宜。若误用下法,必伤害里气。正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心无所主,因而心慌心悸。此时如表邪仍在,则亦属伤寒夹虚之证,不能再用发汗的治法。误下后正气亏虚,不仅见有身重、心悸等证,而且从“尺中脉微”更可以得到证实。“尺中脉微”,即指尺脉微。尺以候里、候肾,微为虚脉,尺脉微反映里气已虚。此时如误发虚人之汗,常会导致邪气未去,而正气被伤,使病情恶化。怎样处理才好呢?一方面可借助于饮食、调养,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正气能以驱邪外出,则自汗出而愈。另一方面,若不能自愈,即虽等待日久,正气仍不能恢复,则表邪亦不能自解者,根据后世医家主张,可用小建中汤扶中补虚,外调荣卫,此即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的理论。

在《伤寒论》中,有冲锋陷阵之方,峻烈凶猛之药,大刀阔斧地去攻病逐邪;但也有周全细腻谨慎之至的遣方用药;或立足于调养,寄希望于正复。可谓是因病、因人制宜,量虚、量实用方,这些事例,称得起辨证论治的典范。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49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4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