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61.下之后…

伤寒论第61条

刘渡舟
刘渡舟

【解析】本条论述阳虚阴盛烦躁的证治。

凡表里同病之证,治应先汗后下为合法。今先下后汗,则属误治,病证不仅未愈,反使表里阳气俱伤。阳虚则阴盛,阴盛则来搏击弱阳,阴阳相争,则见烦躁不宁。阳王于昼,阴王于夜。白日人体之弱阳得天阳相助,能与阴争,故证见烦躁而不得眠,夜间阴气用事,弱阳无力与盛阴相抗衡,故夜而安静。烦躁本多属阳热之证,如太阳病有不汗出而烦躁或反烦不解;阳明病有大烦渴不解;少阳病有心烦喜呕。此处虽见昼日烦躁,但“不呕”则知非少阳病;“不渴”则知非阳明病;又“无表证”则知非太阳病,三阳无邪可言,而又见“沉微”之脉,沉主里病,微为阳衰,正是少阴真阳衰微,阴寒独盛之象,说明此昼日烦躁不得眠,属于阴证无疑。肾为阴阳之根,若阴盛阳衰至甚,则阳气难藏而有离根之险。根之虚阳外越,被逼于上为“戴阳”,被格于外为“格阳”,戴阳与格阳均是阳亡的先兆。戴阳于上,面红如妆;格阳于外,身大热而欲得近衣。本条言“身无大热者”,意即尚有微热,说明残存之阳幸而未尽外越。故以干姜、附子辛热纯剂,急煎顿服,力挽残阳于万一。

干姜附子汤由干姜、附子组成。姜、附大辛大热,以复先后天脾肾之阳。附子生用,力更峻猛。一次顿服,使药力集中,收效迅速。本方加甘草名四逆汤,加葱白名白通汤。此证因无阴盛阳郁之象,故不用白通汤;阴寒势甚,亡阳于顷刻,故当急温,迟则无及,故也不用四逆汤。本证阳气暴虚,阴寒独盛,寒极发躁,残阳欲亡,故舍甘草之恋缓,单取姜附之迅猛,急以扶阳抑阴为先。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61条
下一章:陈慎吾·伤寒论第61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