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94.太阳病…

伤寒论第94条

刘渡舟
刘渡舟

【解析】本条主要论述伤寒热病有从战汗作解的机理。

太阳病在未解之时,突然见“脉阴阳俱停”。对“停”字,各注家有不同的解释,有说停者,止也,认为脉有停跳;有说停者,调也,认为脉搏调和,以上两种说法都很牵强。赵本把“停”作“微”,亦有把“停”作“沉”的,我们认为,作微、作沉的说法,比较有道理。因为脉阴阳俱微或阴阳俱沉,正是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此时阳气欲拒邪而外出,有一积蓄力量的过程和先屈而后伸的程序,所以阳气向内,从而使寸、关、尺三部脉俱见沉、微。邪压正气,正气起而与争,正邪相搏,同时病人还见有振振摇动,从内心感到寒栗发冷的证候,这种现象叫“战、振、栗”,俗称为“寒战”。不过这种寒战是有劲的,与真武汤证阳虚无力的振振欲擗地不同。寒战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体质较好,正气旺盛者,一般寒战十几分钟后就开始发热。发热是阳气得伸的表现,随之则正胜邪却,见身出大汗而其病得解,脉亦恢复正常。但也有正不胜邪,不能拒邪外出,见战而不汗者,此时当用药物助正以抗邪,以求汗出病解。还有战汗之时肢体无力振摇的,这表明正气大衰,将有虚脱之险,应积极用药救治。此外,对战汗病人的护理也甚为重要,每当战汗发生之时,患者及家属难免为之惊惶,医者应预先叮嘱“见战勿惧”。同时要注意季节的寒暖,室温和通风的适宜。若战汗之时,有口渴或饥饿感的,可令其稍进饮食,如热汤、热水,夏天亦可饮以清凉饮料之类。张景岳的医案即有战不得汗,经进食炖烂的羊肉而使汗出之例。无论伤寒、温病,凡外感热病都能发生战汗,尤以温疫为多见。据临床观察,战汗发生多有一定诱因,其中不少发生在服药之后。如服小柴胡汤或小陷胸汤,甚至服硝黄泻剂亦可诱发战汗。至于发生战汗的机理,犹如服栀子豉汤作吐一样,均是药物助正,驱邪外出的反映,并非是某方某药专可使人战汗。曾治一产后高热患者,扪其肌肤高热灼手,脉来洪大,舌见黄苔,大渴欲饮,但家人又不让饮。时值炎夏,家人以产后避风为戒,密闭门窗,并使病人身着棉衣。审此情况,即命开窗启户,并嘱产妇畅饮凉水。饮后片刻,寒战大作,脉见沉伏。其家人皆惊惶不已,向余问罪,指为误治。但未料病人战后汗出,竟热退身凉而愈。联系前后病情分析,此患者原是产后邪热伤津,本无汗可以作战,今饮水后增其汗源,益其津液,故有战汗作解之资本。

“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这是以脉象为依据,以判断疾病或从汗而解,或从下而解。阳脉微即寸脉微,寸以候表,候上而属阳;阴脉微即尺脉微,尺以候里、候下而属阴。邪气闭郁之所,有表里上下之异;正气驱邪外出,又有在阴在阳之别。邪闭郁于阳,则从汗而解;邪闭郁于阴,则从下而解,即通过下利而解。如太阴病“脾家实,腐秽当去”的暴烦下利,即是从下而解的实例。若不能自行下利作解,可酌用调胃承气汤等泻下。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94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94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