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59.伤寒发…

伤寒论第259条

胡希恕
胡希恕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太阳伤寒应该发汗,可是发汗之后“身目为黄”,这个人发生黄疸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由于寒湿在里而热不退。咱们前面也讲了很多,说在太阳病阶段,心下有水气表不解,你非兼祛水气不可。前面的例子很多了,像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都属于这个(情况),里头有停水,如果小便不利,那你吃解表药是达不到这个(病愈)要求的,必须兼利小便。那么(本条)这个病也就这么个看法。完了我再给你们讲这看法古人也有些不对的地方。那么这个热不退与寒湿在里有关系。

“以为不可下也”,黄疸这种病,一般说是可下的,假若我们诊断证候而(断定)不可下,这纯粹是寒湿在里。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古人这样子看的:发黄证,他认为是有湿有热,所以叫作瘀热在里嘛。瘀热在里,“热与水”他叫作瘀热,“热与瘀血”也叫瘀热;热与瘀血,有叫瘀血的,也叫瘀热在里。那么热瘀于水,水和热相恋,后世的病历上有的是,说“水以热为巢,热以水为据”,王孟英医案上常有这些话,这是个现象的问题。那么如果有水,你不利水,则热祛不了,这是一个事实。古人也解释这个道理,他说这两个(水、热)在一起就瘀在一块儿了,就像咱们说土和水在一起成淤泥,那么它要瘀浅的,它就不去了,古人是这么个看法。

那么湿、热这两种东西,湿胜热,则热随湿化,就是咱们这一段说“寒湿在里,以为不可下”,这也叫作阴黄,阴黄就属于太阴,它就变成大便易动,甚至于溏便,那么这个时候你不能下了,就是用一种“以寒湿中求之”(的方法),它就是指茵陈五苓散,就是五苓散加茵陈。五苓散是温性的利尿药,加上茵陈,就治这个“寒湿在里”病。

那么湿、热这两种东西,如果热胜于湿,湿随热化就发生阳明病,就是茵陈蒿汤证,这叫作阳黄,阳明嘛。阴黄指的是太阴,阳黄指的是阳明。湿随热化,则大便燥结、腹满、发黄,这个情况要用泻法,就是后面所说的茵陈蒿汤。

那么本条这个情况,只是热随湿化,就是湿胜于热,这就不要去吃泻药,当以“寒湿”中来求治疗的方法。

那么这段究其实说明什么问题呢?拿到现在来看,这很像说的是黄疸性肝炎,这个病我们在临床上常遭遇,在“黄”还没明显发作以前,那就类似伤寒,现在我们在临床上也常遇到。(患者会抱怨说:)我这个肝炎,大夫给我误诊了!他还净说西医,急诊的西医也是一样的,那个时候看不出肝炎的,治了两天发黄了,就是这个情性。所以黄疸的发作不是一下子就有,而是开始就有的。先得的也是像咱们一般的感冒,无汗。临床上误诊,不光是西医,西医、中医是一样的,都得当时当是感冒(治疗),但是这个(开始的时候当感冒治疗)不是错的,这个(治法)没有关系(因为一开始黄疸的确也就发作为感冒)。可是患者常这么说,“给我诊错了”。

湿热,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与我们的治疗是一致的,茵陈五苓散也好,茵陈蒿汤也好,这些方子全是祛湿祛热的办法,它能治好病。但黄疸是不是就是湿热造成的呢?这不一定。单就证候的反映,它是有湿有热,在病理过程上是有这个情况,但是它不是湿热为主要因素。现在的西医很清楚地给证明了,黄疸是(由于)肝胆管或者输胆管受阻碍造成的,这是事实,你不可否认的。所以古人的看法,是就其治疗说的,根据方剂的治疗说的,所以中医先有规律后有理论。他根据用茵陈蒿汤或者是茵陈五苓散,无一不是祛湿解热的,才能够治疗这个病,那么肯定它(黄疸)是湿热造成的,古人是这样子来看的。

它(中医)是先有治疗。治疗肯定是古人一点点试验再试验,所以中医发展(最早)在几千年前,那个时候限于科学水平,可以说没有科学,它(中医)不是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而演绎出来的这么一种治疗的手段,而纯粹是通过临床而产生。所以中医这东西就是经验医学,经验出来一套东西,怎么经验呢?还不是拿人试验的嘛,这肯定的,这一点毫无隐讳。所以中医最先发达是针石,古时候在没有铜器以前,就用石头,石头磨个尖,一样做针刺,所以咱们叫针石。人就是这样子,有人就有疾病,有疾病人就得对付疾病,想各种法子了。

(本条)这个也是,跟现在临床上也是一样。古人说的治疗方法,他通过实践,这是永远不会错的,我们遇到这个证就是这个治疗,准能好病。至于什么道理呢,这就得参考近代的生理、病理,这样更好一些。所以中医的理论要提高,我觉得这个地方(生理、病理)也是值得研究的。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259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25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