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7.病有发热…

伤寒论第7条

任应秋
任应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校勘】《玉函经》《千金翼方》:“病”字上均有“夫”字;两“热”字下都有“而”字;“无热”作“不热”;“阳”“阴”两字下都有“者”字,成无己本同。

【句释】“发热恶寒”,多为阳性病,是机体抗力还能抵抗疾病的时期,这叫作“发于阳”;“无热恶寒”,多为阴性病,是心脏衰弱,体温低落的时期,这叫作“发于阴”。“七日愈”“六日愈”,成无己、柯韵伯都附会于水火玄说,并非临床事实,不可强从。

【串解】成无己云:“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成氏所谓的“寒伤阳”“寒伤阴”,即是受病则一,而个别机体反应的病变不同,有的为阳性反应,有的为阴性反应,并不是真有“寒”在“伤阳”“伤阴”。

《外台秘要》云:“王叔和曰……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庞安时《总病论》亦同,并没有“七日愈”“六日愈”等字,是“七日愈”“六日愈”“阳数七”“阴数六”的说法,可能是后来迷信运气之流所涂改的。

【语译】凡对一般病理变化的观察,发热恶寒的,属于阳性,不发热恶寒的,属于阴性。阳性病的愈期,往往在七天左右,阴性病的愈期,往往在六天左右,这是因为七数属阳六数属阴的缘故。

上一章:陈伯坛·伤寒论第7条
下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7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