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医宗承启

提纲

吴人驹
吴人驹

纲,网之结束处也。举网者,必提其纲。命名提纲者,引起而为发端者也。虽流衍至于无穷,而归并使知有统属,是以六经之为病、六气之为病,仲景各出一格式。须知六气之邪,六经皆得而受。但言太阳者,引而未发,欲学者默会而伸之。若谓但止如是,则不善会仲景意者也。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疏曰】邪之所在,气必随之。病在表,气亦从之而表,是以脉浮。头为三阳之通位,项为太阳之专位,有所障碍,不得如常之柔和,是以强痛。阳病者,必为阴所胜,是以恶寒。

【防误】内伤亦有见此脉证。外感由表及里,内伤自里之表。外感之脉证,必暴而甚;内伤之脉证,虽暴,必缓而徐。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疏曰】必恶寒、体痛、呕逆者,伤寒之必然也。不如此,则不为伤寒。虽未发热,而知其必发热者,乃元阳初为阴寒所困,不久则阳胜,而热自发也。紧与缓相反,紧则不缓,坚紧而促急之状。阴阳俱紧者,标本皆为之震动也。体痛、呕逆,交征之势见于中;阴阳俱紧,交征之势见于脉。必先太阳者,本寒水之位,同类易投也。

【防误】未发热之际,不可误作无热恶寒发于阴,其脉不沉迟,而无中寒证见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疏曰】缓,对紧而言,非和缓之缓,但不若紧之坚急者也。自太阳者,太阳为表之表,风本轻浮,从其位也。风邪扰乱其阳,故发热。风性疏泄,故汗出。其汗亦不甚,非若伤寒之绝无汗也。本因风中,故恶之。云中风者,风邪初投,亦可云中,非世称中风之剧证也。

【防误】发热、汗出、恶风,有似乎内热达表者,又有似乎内虚发外者,其别在于脉之虚实,病起之久新也。且风为外邪之总领,而兼乎四时之气,于是有寒暑燥湿之不同,其治法则不可执定于一矣。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疏曰】不恶寒,非因外邪初受,发热而渴,乃属内热达表,此蕴热为患。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者是也。温,非世称瘟疫之温。每岁春初之候,多患咳嗽、痰喘,及肿腮喉齿等患,皆因冬时伏热至此而发,亦温病之一端,但不若发热而渴之为甚也。曰太阳病者,以太阳主表,推本从表而之里,今则自里而之表,非太阳之初证也。

【防误】既不可以辛热助其焰,又不可不顺其向外之机彀,渴热务得苦寒为之救,须知其热原非实。

形作伤寒,其脉不浮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疏曰】形作伤寒,谓其见太阳证也,脉不浮紧,非太阳伤寒脉也。脉弱而渴,本因津液不足,被火则阳邪愈强,故谵语,若脉微浮,顺其势而得微汗,亦足以解,此非正发汗也。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疏曰】此承上文,初拟微汗得解。若发汗已,更加灼热,名曰风温。此风非外受之风,因冬不藏精,阴虚阳盛,发动之机,可名曰风,故脉变阴阳俱浮。而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者,热则伤气,热则神昏也。若更误下,则肾之真气愈亏,而小便不利,直视失溲。更误之以火,则发黄,惊痫瘛疭,虚风益盛,根本为之动摇矣。逆之至再,命岂能全乎?然则何以为之治,人参白虎汤是矣。有终不能挽回者,以受病日久,阴精素亏,非暂时药力所能克济,圣人秋冬养阴之戒,吾徒可不知谨欤?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疏曰】暍,即暑也。史载“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汗出身热而渴,乃因暑热为虐,恶寒乃属之初受,非若温病之不恶寒者。令虽暑热,不杂以微寒,不能为人病。故曰:是病因于伤寒者,此也。曰太阳者,本之外感而受也。

【防误】不可因恶寒而用辛温,又不可固其出表之路,欲得苦寒以解其热,须知热邪尚在轻虚。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疏曰】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太阳伤寒证也。其脉弦细芤迟而不紧盛,非伤寒脉。何也?凡人身中阳气,随时令而浮沉。秋冬则归藏,而脉常坚实;春夏则发舒,其脉常轻虚。以坚实而遭寒邪,其脉则见紧盛;以轻虚而遇微寒,其脉但见弦细芤迟。上文乃微寒之气,中于暑令之时是也。夏月人身阳气常虚,加以微寒之邪,但见阳虚不能自振,小便已,洒洒然毛耸,阳却而阴胜之也。手足逆冷,阳虚不能周及也。小有劳,身即热,阳虚根本易为之摇动也。口开,阳虚固护之司失职也。前板齿燥,后板明其不燥,阳虚津液不足,而非热灼也。如是者,发汗、温针、数下皆不可,而清凉则益乎其不可矣。然则将何为之治?东垣之人参香茹饮、清暑益气汤等法由自而来也。

【防误】不可误作阳证阴脉,而用温热,又不可误为因于暑而施清凉。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疏曰】夏月日中乘暑作劳,汗出,忽遇天时暴雨,及浴于清流,水寒之气侵入皮中,证见身热疼重,脉现微弱。身热疼重者,水寒之邪胜之也;脉见微弱者,阳气因之退缩也。

【防误】脉之微弱,乃暴然而微,邪退即复,非属本虚,毋容补助者。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为湿痹,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疏曰】湿气胜者为着痹。着者,着而不周通也。关节为易着之所,故疼痛,痛则必烦。着则脉路因之而痹,故沉细。痹则津液不得如常之施化,小便为之不利。湿盛则易于就下,湿则不燥,故大便反快而频。

【防误】痹解而小便自利,若专于渗利,恐气愈降,而湿愈着也。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疏曰】一身尽疼发热,邪伤在表也。日晡所剧者,午后阴气盛,湿本阴邪,乘旺而为虐也。汗出当风,风乘汗孔之虚而入;久伤取冷,浸润之邪由是而受。

【防误】须脉浮而细,身疼而重,头面微汗,不则属伤寒证也,误作寒治,亦不甚殊。但伤寒之表散,须顾人之津液,而防其燥,湿则须得以燥也。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疏曰】尽疼发热,邪自外感也。黄者,湿土之本色。熏黄者,色之沉暗,非若内伤之黄,色浅而淡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即愈。

【疏曰】非风则湿不能上客于高巅,脉大而不细,里不受邪,邪塞鼻窍,乃令作喘,但使窍利,而诸病自解矣。治病必求其本,用力少而成功多,诸凡病皆然,业此者,务求得其窍云。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痓。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

【疏曰】筋脉强急,甚至反张,大改旧观,名曰痓。至之为言极也。此上三条,一属风,一属寒,一属湿。《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此则风湿寒三气专至而为痓也。曰刚柔者,用以别有汗无汗、风寒之分也。然则所谓痓者,但可作见证之一端,不必别分以类也。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疏曰】此因误治,见证虽同,而虚实自别也。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

【疏曰】伤于燥者,上先受之。足寒者,明其下身不热也。曰时、曰卒者,不常如此也。后人疑痓属痉字之传误,而为燥病者,此条是也。小儿常多此患,俗名惊风。盖小儿阴气未充,阳气独发,卒感外邪,变乱殊异,非若大人之形质已定,不易动摇者也。

已上集六气之邪,客于大阳,及关系本经者。须知六气之邪,六经皆得而受,其五经虽未详明,学者可以类推,读《内经》则备焉矣。其下集五经之见证,以足六经之提纲。曰见证者,因标见影,影本于标者也。知标之所在,则知病邪之栖泊;知影之所在,则知受病者之形情矣。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疏曰】胃家实,不可但作痞满燥实看。凡阳明之经病,及胃之不得其平者,皆胃家实也。盖胃为之市,吐故纳新,不可少有停留。失其常,则谓之病。外而六气加临,内而脏邪乘腑,皆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也。

【疏曰】太阳病治之得宜,不妄损津液,不留有余邪,何得为阳明病?阳明病者,治之而失度也。故治太阳之际,先须防及阳明。

问曰:阳明病,外证何如?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疏曰】邪正交争,阴阳胜复。始而恶寒,今反恶热,皆因不得其平者也。在太阳则恶寒,在阳明则不恶寒而反恶热。自表之里、自里出表之景象,耀然目中矣。

问曰: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发热”,当属“恶热”之传误。

【疏曰】一日者,阳明之一日,非初病之一日也。阳明受邪浅,而热胜之机尚未极甚也。

【防误】此太阳阳明之界限,当恶寒未恶热之际,不可径认太阳,而猛用温散,恐助阳明之热,暴发而盛,其别在脉之紧否、大否。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疏曰】天气降于地,至地止,而又升于天。始而恶寒者,天气降于地也。今而不恶寒而反恶热者,地气升于天也。二日者,传变约略之次序,非刻定时日之日也。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疏曰】阳明多气多血,津液充而不燥者也。病则燥矣,致燥之由有三:其一曰太阳阳明者,病在太阳,而阳明不得即燥,今而燥者,必脾家平素俭约,津液原亏者也;其二曰正阳阳明者,其人胃气禀厚,如西北之地,土厚水卑,常患燥而不患湿,但遭客热,胃即因之而燥实者也;其三曰少阳阳明者,此得之人为,因损耗其津液,乃令变为燥结者也。

【防误】三者见证虽相同,而治法则迥异。其一于发表品味之内,先须禁使辛热,防其津液伤,而燥益甚也;其二不妨直取燥结,无庸顾虑其亏耗者也;其三属津液新亏,须得润养以需待之,而燥结乃调。足见无一定之法,岂可不随人而转,因时而制宜哉!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疏曰】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之阳邪盛,而阳明受屈不得伸也。反汗出濈濈然者,阳明之气争而胜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防误】太阳中风及温病,亦汗出,但中风初起即汗;阳明之汗在后来也;温病之汗,脉虚大而口渴、神倦。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疏曰】汗孔者,表邪之出路也。汗不彻,则邪未净,因而波连及于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疏曰】始而未大者,寒胜其热也。今而脉大者,热胜其寒也。

阳明病,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

【疏曰】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风性轻虚,犹能杀谷,寒则重着,而运化之机莫能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疏曰】居常则为少阳生发冲和之气,至于病作,则化而为火,如水荡而为波,波因于水者也。以其不表不里,故谓之少阳。口咽目,为门户出入之两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取枢机为提纲。凡枢机之动处皆少阳,不必但执定口咽目也。如太阳则恶寒,阳明则恶热,少阳则恶寒且恶热,可窥见枢机之动象矣。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疏曰】头痛发热,属太阳证。弦细而不浮紧,非太阳脉,在乎阴阳之两间,故曰属少阳。不可发汗者,发汗则助动阳明之热,上乘于心而为谵语。汗之而不过甚者,胃能自和则愈。极甚者,则胃不能自和,而为烦悸之变,是以小柴胡汤为合宜,能解表清热固里和中之备用者也。

【防误】此脉之弦细而有力者。若无力,则属阳证阴脉,误为之汗,将属寒变,而非谵语者矣。

已上集三阳病。阳谓有余,气有余,即是火。虽名曰火,亦当别其有微甚者。此下集三阴病。阴谓不足,气不足,即是寒。亦当别其寒之有真伪者,有气虚而为寒者,有外入之真寒邪而为寒者。以气虚之人,卒受暴寒,不从三阳,直入三阴,斯时不急为温散,将见阴极而阳为之亡矣,是以四逆姜附等汤之必用者也。亦有寒邪稍轻,不得径入阴脏,而尚留阴经者,是以麻黄附子细辛等汤为之备用者也。此三阴寒邪之正治法也。亦有始从三阳为病,阳甚者,阴必为之亏损,始为阳病,终为阴病,阴虚亢甚,孤阳宁能独存?故曰:无阳者死,无阴者亦死。是以三阴之用清解,如黄连阿胶、承气等汤,皆所以抑阳而存阴者也,此皆传经后来之变证。所谓传经者,乃传变之传,本阳病未已,阴病复起,非传递之传。若谓始终只此一本,互相传递,则大悖矣。夫人之所以病愈者,务得其平耳。苟或不平,其变乱终无宁息。而但归咎于始病之伤寒,乃曰:治伤寒无补法。又曰:治伤寒无用清凉法。古今以来,不知蒙害者多矣,皆俗见之未能融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食不下”当接有“自利”句,“自利益甚”当在末句。

【疏曰】脾为运化之司,病则气馁于中,莫能四达,而腹为之满。满则在上莫能降,故吐而食不下;在下者莫能升,故自利。有时而腹自痛,非若积蓄而常痛者,若以诸为实,从而下之,其满益甚,乃令胸下皆为结硬,而自利益甚矣。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疏曰】脾为孤脏,以灌四旁。太阴病,则四肢不利。又曰:风淫末疾。病先四肢,故四肢烦疼。疼则阳气为之受屈,其脉乃微;阴血为之闭塞,其脉乃涩。需从微涩之内,审得条然而长者,此属生长之机,知其阳气而能来复,故为欲愈。诸诊皆然,不独此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疏曰】浮缓而手足自温,此系在太阴之经,而非脏病也。在经者,不得从表解,必为发黄。小便利,犹之得汗泄也,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太阳之寒转属阳明之热,故暴烦。下利十日余行,太阴寒湿之邪,皆从肠胃而自出,出尽则自止,腐秽当去,而欲得自愈也。

【防误】下利日十余行,昧者将谓伤寒变下利,而生恐怖,此未得圆机者也。须知利自利,其人之腹内反舒,脉之浮缓而躁者,反得向和,而神反王者也。若因下利,而用温补,反足以助胃热,而阻其腐秽当去之路,则误矣。

太阴之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

【疏曰】将欲破耗,必顾虑本人之脉强弱何如,又须审问其出路之通塞,而为轻重权衡,不可以其当行者,而罔为之回护焉。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疏曰】少阴肾脏,乃元阳本宅,神明之幽宫也,轻易不得受邪,必其人真元素亏,乃至为病。元神不能自振,而脉则微细。阳盛者,不得寐;阴盛者,则但欲寐,而寐非安于寐者;若安寐,则属无病而和矣,引寤寐之机缄,可以达阴阳开阖之能事,而神明之机用,尽在其中。余他见证虽未详载,可以类推而能及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属少阴”句,当在“但欲寐”之下。

【疏曰】经云:“肾者,胃之关也”。关者,谓其相关切也。故肾病者,每必关连及胃。欲吐不吐者,关于胃,而非胃病也。心烦者,关于心,而非心病也。在阳明之欲吐者则不得寐,在少阴则但欲寐,引此以为盛虚之别。至五六日,阴极而阳复,自为之利,利则阴邪从利而解,虚阳因而暴盛,乃微渴,引水以自救,而为欲愈也。又因小便色白,以为虚寒之实证。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疏曰】阴阳俱紧者,太阳伤寒脉也。紧则为寒邪甚,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既非太阳中风,又非阳明内热透表,而汗出者,乃属少阴之亡阳也。亡阳者,法当咽痛、吐利而兼见者也。须知阴阳俱紧,表里之寒邪激迫,少阴真阳亦能出亡于外,不独阴盛于内,而阳亡于外之一端也,足可悟邪正交争,阴阳出入之情形矣。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疏曰】厥阴病者,风木不得其平也。木有余,必水之不足。木有余,则反侮其金,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心胃相邻,而胃亦受病,故饥而不欲食。不欲食者,非不能食也。胃受木欺,虽饥,不遑求食,但食则引动风木之机用,风动,则蛔亦随之而上,盖风为中之天也,风火交煽,得水为之救,故消渴。本非实热,若从而下之,则利不止,属治者之悖乱也。然则,何以为之治?答曰:乌梅丸方出入可也。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疏曰】风本浮虚,风中厥阴,则其入也深。又为风中之本宅,故其脉不能浮,但得微浮。可以验风邪之向外,而为欲愈也。

已上提纲一卷,集六经为病之情状,六气客邪之为病,注疏昭明,义理纯正。久于其中留心者,观之眼目自能一新,可以窥见全豹之一斑也。

专题:医宗承启
来源:《医宗承启》
上一章:凡例
下一章:发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