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医宗承启

白虎余义

吴人驹
吴人驹

夫青龙主升,白虎主降,为生杀之权衡,屈伸之运用者也。先圣创法于前,欲后之人会意,用之而得其宜,不致有误后人,而致疑于先圣可矣。人但曰白虎主清热,凡属热病者,皆可以投,不知热之所以为热者何因。既不知其所以然,曷敢遂以之为用?是不知刃之为利,而误为犯手者也。得其因矣,又须知有强弱盛衰,如丹家火候之有出入抽添。于有定法之中,而无一定之法,无定法之中,而却有一定之法。如是,则庶可以言热言火,如是则可以驾青龙而驭白虎者矣。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疏曰升降之理,不可悖逆。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寒邪束外,而肆其降下之令也,当升发以解之。若用白虎,则益之以降,是助邪为虐矣。但胜复之理,胜之极者必复。表已得解,乃渴欲饮水,是复之太过,为阳气有余,或温邪为虐也。当降之以白虎,而以人参助其津液。

防误此内无障碍者则可,若有壅塞,须从别议。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若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若自汗出”一节,读当在“遗尿”之下。

疏曰三阳合病,阳盛之极,而有余者也。阳盛之极,必侵入阴,故腹亦为之满,身重难以转侧。躯壳之际,无非阳邪充塞,口不得如常之柔和,面亦为之尘垢,邪热熏炙,心神皆乱,言语非常,神不能统约,尿为之遗。此皆温热之邪散漫于三焦,而未知其孰为头领。若自汗出,则知其外无寒邪闭固,内热可得而清者也,当以白虎汤。当其热郁之时,若从而发之,则本无表寒可发,反触动其热焰,必令谵语益甚。若下之,则胃中本无实邪,反令在下之元阳虚乏,手足为之逆冷。元阳避出于上,额反为之汗。

防误此温热为邪,但须清解,不可汗、不可下者也。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疏曰口燥渴心烦,其热在里。热在里,其外反无大热,不但无大热,且反有微恶寒者。盖人身之神机重归一处,重于内者,其外必轻,但去其重者,其轻自能均平。白虎汤,去其热重者也。

防误恐属食厥及痈毒将发者。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疏曰吐下后,乃至七八日而病仍不解者,本非吐下之所能治也。盖因热结在里,因里热及表,故表亦热,非初病之表热也。热则恶风,足以煽动其焰,非初然恶风之表病也。干燥而烦,乃其本病。欲饮水数升者,甚言其饮不足以济其渴也。白虎汤以清热,人参以助津液。

防误不可因吐下后,而畏缩于清凉。有是证,当作如是治,其脉必强盛有余,而又非坚实者也。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疏曰厥因阳气不相顺接,其脉当显阴象,脉滑又属阳气之有余,是阳盛于内,格阴于外,内则实热,外而假寒者也。白虎以清实热,热解则厥亦自得而和。

防误须知有属食厥者,必滑而盛实之不同,内证积聚之有无,且热厥之厥,其冷也不甚,浮而近之则冷,按之肌肉之下,则反热矣。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疏曰浮为在表,滑则为热,浮而滑者,其热在表。热在表者,其里反不热,若有寒焉,但宜白虎之清解,毋用承气之攻下。此示人辨认热邪之有浅深,不可过于深求。盖热之下,即寒为之基也,每清凉过甚,热病既往,寒病随之。不可不玩味此章。

防误浮滑而不强盛,内无烦渴者,仍当表解,虽白虎亦不宜。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疏曰伤寒先时失于表解,乃致热瘀。汗液之清者,变而为浊,在表之里,身为发黄。盖治病必求其本,本之于表入者,仍须自表而出。麻黄以发其表,杏仁利肺气,甘草以和中,连翘、赤小豆、梓白皮以除热,皆苦寒之轻者,取其能就于表,俗称发黄汗者是也。

防误须内无实邪及内伤宿病而发黄者。

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疏曰八九日者,邪热入里也。橘子色,言其黄色之发也深。小便不利,腹微满,表里三焦皆属壅滞。茵陈以透表,栀子、大黄通调二便。上条之黄在表,此则兼之里,即此可见立法之意,皆有浅深次第者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疏曰阳明之热,近于里者也。汗出,则热得以发越,不得发黄。虽有汗,而不及周身,且热必贪饮。若小便利,则湿热有泄路。倘无汗,小便又不利,则湿热相酿,势必身为之黄矣。茵陈蒿汤,以通利三焦,分消其湿热者也。按茵陈草本,因宿根至春而发者,故可以发陈。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疏曰身黄本之湿热,又须别何者独甚,此热甚者也。如火之熏炙,亦自为黄矣。栀子、柏皮、甘草,用以退火之为烈也。

防误发黄四条,皆因邪热,而属阳病有余者也。若阴病发黄,乃因内伤,脾之本色反现于外者,不同此治。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疏曰少阴肾脏,主藏精者也。邪热深入,逼迫真水,将成枯竭,故心中烦而不得卧。黄连、黄芩,以清入客之邪热。芍药、阿胶、鸡子黄,以滋助肾水。得之二三日者,急救犹可,久则泉之竭矣,将用何为?

防误脉必沉细而数甚,不则不属之少阴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疏曰肾主二便,开窍于前后二阴。既已下利,不能使之逆转。渴则知其属阳邪,咳而呕者,必因有失通调,逆而为之也。与猪苓汤,同茯苓、泽泻、滑石以通利前阴,阿胶一以滑窍道,一以补真阴。如是者,必小便短少而不利,得小便利,而下利自止。

防误其脉必沉细而数,非肠胃家热实者也。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疏曰下利有因于热邪者,虽下而反重,不轻易出。盖寒则润下,热则炎上。又热则流通,使窍道不得秘固,其热邪却又不肯就下,搏激其间,故里急欲得而后,直至于后,则又反重着而不轻出。若此者,皆热邪之为毒也。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皆苦寒之属,用以解热结者也。

防误有下利过多,肠胃燥涩,虚热为患,亦令下重,又当以滋养为用。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白头翁汤主之。

疏曰下利本之湿热,当别其何者独甚。若欲得饮水者,必热甚于湿。白头翁汤以清热,而烦渴自已。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疏曰厥热者,阴阳之消长,可以验邪正之胜负,故宁可热胜其厥,盖阳为之主也。但热气过甚有余,又足以伤其阴,而为便脓血。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疏曰下利则亡津液,脉数而渴,是所宜然。设久而不差,必因邪热有余。有余者,必便脓血。

专题:医宗承启
来源:《医宗承启》
上一章:青龙白虎名义
下一章:温里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