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医宗承启

会通

吴人驹
吴人驹

会通者,集诸类之聚会,而能通之诸类者也。苟不如此分类,则杂焉并陈,令学者难以寻讨,全篇反因之而晦。故以诸类之所不得入者,而皆归并于此,因一类之最杂,而诸类得以井然有条。此开示学人之苦心,后世必有能知我者。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疏曰皮肤指表而言,浮浅者也;骨髓指里而言,深沉者也。寒热本之外遇,恶欲必由中出,以外遇为虚文,恶欲为实际。

表热里寒者,脉虽沉而迟,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此里寒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此表已解也。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身厥、舌干也。所以少阴恶寒而蜷,此表寒也;时时自烦、不欲厚衣,此里热也。

疏曰“虽”,当作“须”。沉迟、厥冷、完谷,里寒之明验也。而反有发热者,此热非表热,乃阴盛于内,阳反居外而热也。脉滑、舌干,此里热也。身厥,少阴恶寒而蜷,此属少阴之经,而非少阴之脏,亦谓之表寒也。时时自烦、不欲厚衣,此里热之实验也。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也。

疏曰阴阳相顺接则为温,不寒不热,无病之常人也。偏阳则热,偏阴则寒。手足乃标末易见者也,手足厥,其中未有不厥者,但不形于外耳。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疏曰以厥热而念阴阳之胜负,欲得阳胜其阴也。盖阳为正气,阴为邪僻。五日四日者,但借以为比例,非限定此日数也。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热六日,厥反九日,后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数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疏曰厥而利,乃阴胜其阳,当不能消谷。反能食者,恐属虚阳发外,名曰除中。北人以饼为餐,试食以索许之饼,不加发热,知胃气尚在,而能消之,故知其必愈。又恐其暴热出而复去,则其根不固者,后三日诊其脉,其热续在。热者,真阳之气也。期以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厥热相等故尔。但恐脉数,又为热气有余,有余者,必发为痈脓。大病之后,发为余毒者,皆此类也。故于温里之际,须预防之,盖阴阳务得其平,不宜少有偏胜。投剂者,可不慎欤?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汗出者,必口伤烂赤。

疏曰至四五日而厥者,厥非初病而厥也,从前必发热,而后乃厥。但厥有浅深,热之深者,其厥亦深;热之微者,其厥亦微。因热入于里,其外反厥冷。里热,当从而下,若误以厥为表寒,从而汗之,则伏热外发,必令口伤烂赤。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疏曰阴寒逼迫,而为下利,发热则阳进而阴退,其利自止。若阳气有余,反自汗出,则咽痛而为喉痹。无汗,则余热不从外发,而为内攻,必便脓血。读此条,足知阴阳胜负,毫厘不爽,岂可任意而偏为之呼!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必自止,见厥复利。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疏曰前云厥应下之者,谓其热实也;此云不可下者,谓其虚寒也。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疏曰趺阳,胃脉也,得中和之温气,又曰胃气、谷气。少阴,寒水之气也。少阴负,则趺阳得其胜矣,故人以胃气为主宰,是谓之曰顺。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旁光,必便血也。

疏曰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少阴热甚,下行极而上,自里之表,外达于旁光,热气有余,乃令便血。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疏曰恶寒而蜷,阴寒之为甚者也。烦而渐欲去衣被,可验其阳气之来复,却非阳明热甚,狂烦而弃衣者也。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疏曰下利自止,虽仍恶寒蜷卧,手足乃先为之温,可以验阳气之来复,故云可治。

已上旧编杂处,兹为之类集,学者熟思玩味,可以悟寒热之浅深虚实、阴阳之消长去来,庶几不负为人之司命者也。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做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疏曰自汗出,小便数,则脉浮为虚浮,烦亦虚烦,而微恶寒,脚挛急,乃虚寒在里之实验也。治法当依下文:“病证象桂枝,因(当作应)加附子于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乃不如此治,而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致令有如许之变。但阴阳两虚,先救其阳。至“其脚即伸”之后,不无救阳而有偏盛,乃令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设若不止于桂枝,而重发其汗,更加烧针者,则四逆汤以回其阳,亦所宜急也。训诫之意,盖为阳虚于上,阴盛于下,而非表邪者,不可轻易发汗,即桂枝之轻者,亦在所不宜。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疏曰此重申上文而发明之。阳旦,桂枝汤之别名。浮则为风,此非外入之风,乃内风也,即身中之阳气,厥逆于外者也。当加附子以回阳,而反以桂枝汤攻其表,致令厥逆、咽中干、烦躁,须先以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次以芍药甘草汤以和其阴,即有阳明内结谵语,亦须待厥愈胫伸之后,而以承气汤以止之。但阴阳两虚者,务须先救其阳,后救其阴。且风有虚实之不同,若虚以实治,岂不为误?而救治之法,当知有先后,以后而先,以先而后,焉不悖逆?!

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经曰:“阳之气,以天地疾风名之。”名之曰风,其实乃阳之气。藏之于内,则为阳之气;暴之于外,则名之曰风。故脉见浮大,身发微热,胫而拘挛,所谓类中风者是也。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浮脉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疏曰桂枝但能开解肌表,而不能发汗。浮紧发热,汗不出,伤寒之表实者也,须麻黄以发之。误以桂枝,反令表实,且芍药酸收,益非所宜。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疏曰桂枝辛温,服之而吐者,必素有蕴热,助以辛温,乃令吐脓血。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疏曰纵酒之人,常多内热及病酒者,皆与桂枝之甘温,非所宜。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疏曰不得以三日为表病而与桂枝,当依现在之变坏者而为救治。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为发汗,必吐下不止。

疏曰汗得其宜,则病去而人安矣。反令吐逆者,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气。若更发汗,则吐下不止,危亡之兆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疏曰沉为在里,不可攻表;细数而实者,可清可下;虚者,可滋可温。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疏曰汗下,皆泻也,有余者泻之。脉微,则阳已虚,发汗则阳为之亡矣。尺脉弱而涩,则在里之气血皆衰败,故不可以下。

脉浮而紧,而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疏曰浮而紧者为表寒,下之则寒邪入里,结而为痞。按之而濡软者,但痞在气,而未深入于血也。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

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疏曰阳者,阳邪也。阳邪本微,则汗亦宜少,多则太过。阳邪而脉实者,汗出多,亦为太过。太过则所亡者皆津液,大便因为之硬也。足见多寡皆有度量,岂可不先为之酌定耶。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疏曰有寒者,里有寒也。复发其汗,则阳愈虚,胃中益冷,蛔不能安,因吐逆,乃随之而出。

本发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疏曰表里俱实者,汗下是其宜然。须知治法,有先后缓急,不令有失次第,而为悖逆。先表后里,此其常也。亦有里证而急于表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欲传也。

疏曰身已受邪,脉焉得静?但不躁急过甚,即谓之曰“静”,如临敌而能自持者。若过于静,又为退缩不进之象。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疏曰三日者,约略之词,非刻定之三日也。邪在于表,能食之而不呕,知其里和表病,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疏曰无大热,其热入于里矣。躁烦,乃受邪之明验。故知其去乎阳,而入于阴也。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疏曰四五日者,非初病而得也。阳病者,上行极而下也。故有自利为欲愈、自利而病益甚者。

太阳病,脓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疏曰其人阳气本盛,表邪又实,相持日久,忽然暴决,而自衄者,可以验其屈而得伸,而为欲愈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疏曰阳明多气多血,津液充,而易为汗者也。今反无汗,必其人津液素亏,不能作汗,燥发如虫行皮中之状,不能自安,将欲为疮疹之发。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疏曰阳明病,法多汗,但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必发身黄。今小便利,不得发黄。其津液虽能下通,而胃气不得外越,故手足为之厥。厥则呕而咳,咳则头痛,皆由反无汗之故也。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疏曰发汗而遂令发热恶寒,下之乃致心下痞,汗下皆因于误也。如是则表里俱虚,阴阳气俱竭。既无其阳,独存者此阴质耳,复加以烧针,心胸因为而烦乱,逆之至再,胃之阳气所存者无几。若手足温,而面色微黄,则胃气尚存,为易愈;若色黄而杂以青暗,肌肤为之瞤动,则土败木贼,虚风内动,则为难治。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呕吐;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疏曰太阳病,不当下,下之而脉促,促为阳盛,其人元气本壮,虽误下而不受伤,故为欲解。脉浮,则表邪犹在,其胸必结;浮而紧者,其结在上,咽为之痛;浮而弦者,其结在旁,胁为之满;浮而细数者,其结更在高位,故头痛未止;沉而紧者,其结在里面,故欲呕;沉而滑者,热气有余,而为协热利;滑而浮者,阳邪太过,必伤其血,故下血。皆因一误下,而遂防如许之变证,下之不可不慎也如此。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疏曰浮为在表,浮则不实,数动热痛,皆因表未得解,而搏及于内也,故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若阳明内热盛实,则大汗出,不恶寒而恶热矣。于时若反下之,则动数之脉变为迟滞,膈内为之拒痛。胃中本来空虚,客气乘虚上逆,而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邪内陷,而为结胸。斯时将从表解不可得,涌吐亦不可得,谓其下后而气陷也。不得已,权宜之法,仍从下解,大陷胸汤主之,乃将错就错之计使也,必其人元气壮盛者乃可。设若下后而不结胸,则虽陷下,而未深入于里,故但头汗出,而通身不能有汗,但剂颈而还,小便不得利,津液不得施化,抑郁而身为之发黄,皆因误下而气为之屈,令诸变证者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疏曰发于阳,谓热虽盛,而未成实者;发于阴,谓未成热者。结胸属热盛,痞则尚属虚寒。皆不可下,谓其邪未结而实也。

太阳病,而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疏曰但欲起不能卧,必因心下有所结聚,升降不得自由。且病只二三日,而脉微弱,非属热结,尚在寒分也。若反下之,利虽止,而所伤之处,必作结胸。若利未止,至四日复从而下之,此作协而利之治法则可,此本有寒分也,不可以复下。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而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疏曰咽干口苦,腹满而喘,阳明之风热盛也。但热盛于内者,必汗出不恶寒而恶热,脉大而不紧,若恶寒而脉紧者,表未解也,故不当下,若误下之,令内气伤,则腹满而小便难,气从中馁,而不能施化者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疏曰发汗已后,而身目皆为之黄,在表之邪却,而在里之寒湿不解故也。寒湿则不当下,须于治寒湿法中求之,桂枝加附子汤是宜,其脉必细而迟。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疏曰其结在脏,而无阳证,则纯乎寒。不往来寒热,无交争欲胜之机,反静而不躁扰,结若此者,温之且不暇,岂可攻乎?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此一节,读当在“身重”之下。

疏曰证见阳明,脉得太阳,里热已甚,而表未得尽解也。故汗下烧针皆不可,惟有吐之一法,吐则内热得以宣达,脉紧者亦得以舒,表亦因之而解,栀子豉汤之用,神矣哉。若吐后胃阳有余,不得和平,口干舌燥,渴欲饮水者,济之以白虎汤而加人参;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因吐后,而膀胱之阳气厥逆,不得就下,以猪苓汤饮而归之。读此,则可以悟病机之出入、运用之权衡,跃然如在目中矣。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疏曰潮热多因里实,而亦有表实者。曰阳明病,则内热已盛,其脉当大,反浮而紧者,表之寒邪闭固,内热不得舒发,两相拒抗,而为潮作之势,故发作有时,但不似内之热实,其发而无时也,皆由不得汗出。若但浮而不紧,则表虽未解而不实,故能盗汗出。盗汗出者,如盗之潜出,终不能张大其声。阳明病者,当汗出而脉大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疏曰不恶寒,则表已解开,胃气得以舒发,故能食。咳因虚热内作,故咳而咽痛,头为之眩。若不咳,则咽不痛,而头亦不眩矣。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疏曰浮为在表,缓则为气虚,为湿胜。而手足尚能自温者,其系不在太阴之里,而在太阴之经,但在经者,不得汗出,当发身黄。今小便自利,脾能胜湿,津液得以施化,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而大便硬者,是太阴之湿反变为阳明之燥,是为阳明病也。故有始寒而终热,始湿而终燥者,不可不知有传变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疏曰呕多,则气机专于上达,而未得伸,治当从而顺之,故虽有阳明内实,亦不可攻,攻之则逆矣。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疏曰胃为纳谷之司,食谷而欲呕者,胃病也。恐属胃家虚寒,肝木得以乘之,投以吴茱萸汤。而呕反甚者,属上焦也。上焦者,自上而下,自表之里者也,小柴胡汤是宜。疑似之间,务先里而后表者,顾本所当先也。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疏曰其燥在口,而舌不干渴,故但欲漱水,不欲咽下,其热在经,在经者,必从鼻衄,血出乃解。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必衄。

疏曰脉浮发热,口干鼻燥,其热在表。能食者,其里则和。里和表病,邪自外解,故必衄。

阳明病,面合赤色,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疏曰合当作??,如??酿之赤色,昏暗而不鲜明。若此者,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皆因不得汗泄,阳气为之郁伏,津液不得通调故尔。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疏曰阳明病,法当多汗而小便利,反无汗而小便不利,必中懊憹者,阳明之湿热抑郁不得从外越,必发而为身黄。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疏曰此风温为病,弥满三焦,始终皆见浮脉,而无热实里证,故虽日久,仍得自表而解。又以破通篇之成局,而示人之取用,当知有抉择者也。盖阳明热盛者不当汗,而此复为之汗,因其不自汗出也。病过十日者,不当表散,而为之表散者,因其脉浮也。若不尿,腹满加哕,则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虽欲使柴胡麻黄,不可得矣,故曰难治。

防误若燥渴而宜行白虎,便闭而当以承气者,则与此相悖殊,脉虽浮而不盛者亦然。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则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表虚里实”一句,读当在“沉为在里”之下。

疏曰邪之所在,攻必随之。里实则表虚,误为之发汗,则津液越出,越出者,越分而不当出也,如是则燥结而大便难,神乱而为谵语。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疮家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疏曰汗者,津液之所为也。津液本干燥,不可强之以汗。淋本小肠燥热,汗之,则不得溺而尿血。疮本肤燥,强之以汗,则筋脉强劲而反张。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疏曰衄本亡血,强责以汗,其血益燥,额上陷脉为之紧急。目得血而能视,直视不能眴,血不为之使也。阴虚则阳盛,阳盛者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疏曰阳根于阴,血亡则阳之根也不固,复发其汗,阳虚则阴盛,故寒栗而振。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疏曰水者,阴之属,阳气盛者足以消之。汗后则阳虚,得之而喘者,阳虚不能胜水气也。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缺)。

疏曰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液为之亡矣,心无液以养,则恍惚心乱。小便已,则液益消除,而阴乍为之疼,盖心肾虽殊,其根则一。禹余粮丸虽阙,而镇心神补津液,可以意会而得也。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

疏曰汗后而身疼痛者,其痛属阳虚者,脉必沉而迟。和荣卫,补津液,是所宜也。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疏曰解后而又如疟状者,汗虽出,而邪不彻,未得尽解也。发于日晡,乃属阳明之候,乘旺而为之发也。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乃约略之词,勿执定即以为用也。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疏曰闻者,神之用也,阳虚则神自外,而耳无闻,心气怯者,欲得叉手以自冒,而为之缓可,如是辈者,试之以问,而不即应,知其神气俱歉,乃重发汗之故尔。所谓望而知之,问而知之。未持脉之先,须知有此勘验法也。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疏曰既吐且下,复发其汗,虚烦而脉甚微,此际当用补养。但补养者,须得无内证。今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皆里之虚邪动作也。但恐伤泄过甚,头绪多端,纵使补救得宜,虽然无大故,恐不免而成痿废,未必能全功,谓其不顺而易为者也。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

疏曰劳者,劳劳之义,谓其频复也。盖因病邪未净,不得均平,每触动而复举发。枳实、栀子、豉,用以逐余邪也。设有宿食而坚厚者,虽大黄亦可加,勿因大病之后,而生疑忌。此示人辨证,虚中有实,实邪虽微而不去,其虚终不得归安。噫,难乎其具眼者。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疏曰差后更发热,乃未净之邪或新有感受者,但宜小柴胡,谓其差后,不堪重剂也。设脉浮,亦不妨于汗;沉而实者,亦不妨于下。

大病差后,从腰已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疏曰腰已下,阴之位也。水本阴属,从其类也。湿留则生热,湿热相生,遂成肿胀。大病之后,元气失于司化,乃令如是。牡蛎、泽泻、瓜蒌、蜀漆、葶苈、商陆、海藻,去湿而兼除热者也。用以为散,日三服,每方寸匕者,缓图而不可急取也。

防误差后劳复发热水气三条,有属虚乏而宜行补益者,则不同此例。盖至虚之中,须防亦有实邪者也。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疏曰病有缓急,治有先后。本急而标缓,里重而表轻。未有本不治,而标能治者;未有里不和,而表能和者。故曰:“治病必求其本”。如身疼痛,则以表为急;既经误下,则又以救里为尤急也。四逆汤、桂枝汤,乃约略之词,非即为决定者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疏曰此不因误下,而腹胀满者,必先治胀满,经曰:中满无论标本,必先治之。又曰:脾为孤脏,以灌四旁。孤者,尊之名号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血。

疏曰寸脉反浮数,阳气偏胜而有余也。尺中自涩,阴精枯燥而不足也。以强阳而搏微阴,其利不止者,必至下血。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疏曰沉则为降,弦则为升,沉而弦者,下利则重着,不得轻快,谓其不相和顺,而有留难也。脉得微弱而数,为欲自止,下利而得虚脉,是所当然,故虽发热,亦不大悖,但不宜脉大。然发热脉大,两者必相因,故为下利之大忌。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疏曰下利者,阳明肠胃之事也。若得便硬能食,则为胃和而欲愈。今反不能食,或过一经之期,胃气得以渐复,而颇能食。夫过一经而能食,即使过一日能食者亦当愈,盖胃气易得而复者也。今而不愈,则知其不属之阳明胃病,或属之三阴,而脏为之病也。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此二句乃是为下文作引头,其下当作截断,看“心下痞硬”句,乃是重起,若顺文读去,则岂有下利不止,而复以他药下之乎?

疏曰下利之证则同,须知有中焦下焦之别异。盖虚在下者,其中反实,其实乃虚,若以痞硬为实,从而泻之下之,宜乎其利不止矣。利既不止,又疑属中焦虚寒,而为之理中。盖中气得理,则精气不得下趋,其下益虚,故其利益甚。石脂、禹粮,体重而就下,味涩而固脱,用以填补其下利之漏隙也。若复利不止,则填补固宜,而壅滞不得疏利。利小便者,欲得而疏利也,其用意精深也如此。服汤药而下利不止者,须知有此之故。

防误此条为肾虚脉大,能食而下利者是宜。若阳虚而脉沉细,不欲食者,则反是。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自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疏曰此脏厥、蛔厥之有分别也。脏厥者,真脏之气厥逆,其人躁而无暂安时,元阳将欲离异者也。蛔厥者,厥因蛔动,而病者静,有时而烦,烦因蛔动,闻食之气味而出上膈,因呕而致蛔出,比之脏厥者稍轻。盖脏腑得其和,蛔亦能自安,而不致有厥逆。厥逆者,脏腑之反乖异也。人参、附子、干姜、桂枝、蜀椒、细辛、当归之辛温者,用以和其里;黄连、黄柏、乌梅之酸苦者,用以清其上,使蛔得温养而能自安,畏酸苦而不敢犯上。安蛔正所以安其五内也。夫人身中之有蛔,犹地中之有蛟,蛟之出而去者,其地之运也必索,故知蛔之运即可以知人之运矣,然人亦大块中之一蛔耳。又主久利者,久利则元阳虚,而真阴莫能秘固,故亦在所当投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疏曰喘因表不得泻,其人里气壮盛者,升之而且降之,乃以为佳。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疏曰身有痈脓,则运行不得周通,胃脘亦因之而厥逆,若无他故,俟脓尽而呕自愈,不得妄为之治。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疏曰哕逆须别虚实。虚因元阳自外,亦有前后部不利,因之腹满而哕者,利之则愈。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疏曰三阳合病,则阳之部分皆盛而满,其脉必浮大。上出于关部之上,谓其极盛也。阳邪之盛者,其神必昏,故但欲眠睡,然而目才合,而汗即出,不能安于睡者也。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疏曰言语者,气机之能使也。邪气之有余者,其出必壮而严厉;虚怯者,必重而不能轻便。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疏曰噀,口喷也。灌,浴洗也。热因冷水喷洗,令阳气退却,不得升达,而烦抑更甚,肌肉之上,如粟而垒起。意欲饮水者,烦而欲得而济也。反不渴者,寒水之为邪也。文蛤甲属,而主表者也,其体则燥,燥能胜水。投之而不差者,则水邪已近于里。五苓散者,欲水邪之下达也。若寒实结于胸次,而无热证者,当与小陷胸汤,三白散亦可投。三白散者,桔梗、贝母、巴豆之三物也。全章之意,盖因不从汗解,误为噀灌,令寒水之气内侵,故始终救治,不外寒水之立法也。治病必求其本者如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疏曰病已六七日,大下之后,寸脉沉而且迟,下部之脉不至,手足皆厥冷,虚寒极甚,而泄利仍不止,则虚无底止者也。但虚寒而能温补,犹可以称顺事。今且咽喉不利,唾脓血,则邪热又甚,而清补两难,故曰难治。盖难治者,未有弃之而不治,亦须处之以方,而方不无丛杂矣。麻黄、桂枝、升麻,解表者也,意在先必有其表邪,因下之而内陷者也;黄芩、石膏、知母,治内陷之邪化而为热也;干姜、白术、甘草,以温补中气之受伤;萎蕤、天冬、茯苓、芍药,以滋养其虚燥。姑为之进,再视其何者响应,然后从而出入之。必本人元气能自主者,虽杂乱亦能多方缓图,或得以愈。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疏曰易者,交相移易也,男病传不病之女,女病传不病之男。交媾则精亏,病者之余热为毒,乘虚而感受之。少腹里急,阴中拘挛,膝胫拘急,皆毒受之明验也。其病在下,则热上冲胸。眼中生花,虚邪逆客于上部也。因虚而受者,其身体必重而少气。治此者,由此而入受,须得由此而出。烧裩者,男病用女,女病用男,谓其臭秽相从,为之导引而自外也。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也?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身疼、恶寒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止更复发热也。

“止”字,当属“上”字之传讹。

疏曰上病者,其下则不病;下病者,其上则不病;表病者,其里则不病;里病者,其表则不病。而一时上下俱病,又非久病而交相脱绝者,其名为何?名曰霍乱。霍之为言虐也,谓其病势之暴虐,紊乱而无头绪者也。

霍乱之病,有似于疟邪,当其发也,不知何由而发,及其止也,不知其何由而顿止。故轻者不治而自能愈,治之而不得其因者,则反以为逆。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疏曰云霍乱者,则吐利兼见也。虽有身疼发热之表证,不可以汗。既吐且利,则不可以复吐而利,又不可即为之补养。治此者将何从?惟安其中气而已。热多欲饮水者,其人禀气壮盛,五苓散引之就下,而使其归降,不可误以为热实,而以寒凉为之治也。寒多不用水者,其人中气本属虚寒,但温理其中气可也,盖暴病非热者信然。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欲饮水者,加术;腹中疼痛者,加人参;寒者,加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疏曰此五苓、理中二方之加减法也。肾间动气,上筑于脐,加桂使之速下,去术恐其留中;吐多去术加生姜,顺其宣达之势;下多还用术,欲其缓中;悸加茯苓以防水气;渴加术以润虚燥;腹痛加入人参以固中气;寒加干姜以助阳;腹满加附子以祛阴邪。吐利止则内得以和,其表仍不利者,桂枝汤以和解之。只此一加减,足以悟治全体之大要。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者,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疏曰微而且涩,乃阴脉也。因伤寒邪,而证见霍乱,但视其转变之何如耳。若从阴经而转入于阴,必然下利。本呕,而今反下利者,其病则为甚。若似欲大便,但只泄气,而不利下者,是属胃气有权,便必硬,而为欲愈。十三日者,四序一周,元气自得而复也。盖阴病得阳者生,阳病得阴者死,此其通例也。

防误有饮食填塞中宫,及暴中暑邪,而为霍乱者,其治法不同此例。

专题:医宗承启
来源:《医宗承启》
上一章:青龙白虎名义
下一章:死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