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医宗承启

死症

吴人驹
吴人驹

孔子答子路曰:“未知生,焉知死。”若以为未答,而深已答之矣。盖知所以生,则知所以死。余引以晓业医者曰:“未知死,焉知生”。盖医所以治死生,举错不出乎两端,斯而不悟,以药味方书为究证,岂非逐末驰求者乎?盖知所以死者,则生机显然指顾间矣。但生机不能示人者也,欲求其自悟,苟能一旦豁然,则生死虽云大事,而亦属之等闲耳。兹集仲景所云死证,从而疏衍之,其间有死而不死,不死而死者,在乎当人之自悟,而知其所以然者,则得之矣。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疏曰常人之脉得中,浮则阳气发露于外,芤草其形中空,脉状如此,气血罄焉。盖气机之动,常若相搏,浮芤相遇,胃气之温者,今反变而为热,盖热因于虚,精血亏竭,元阳失其所养,而弃绝于外者也。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疏曰直视者,睛定而不得转旋,神不为之使也。谵语者,语非和顺,而反其所常,盖因所见,而非常见者也。喘满者,发其所藏充盛于外,犹潮作之自海而江也。若此者,皆神形相离之象,故曰死。若不喘满,而下利不止,则为上下交离,其中宁能自固,故曰亦死。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疏曰阳明胃家实者,当用攻下。若太阳少阳病,则胃家本虚,误为之下,而中气受伤,在表之邪,乘虚内陷,而结于胸次,心下乃为之硬。元神受伤,莫能统摄,而下利不能自止。虚邪在中,而水浆不得下,其人但只心烦,无可如何之象。盖中脘本虚,今为邪客,塞结其间,上下不得交通,而成隔绝,补之不得,泻之又不得,命根宁不为之夭折乎?若此者,治之为误也,必须命根之牢固者,或侥幸于不死。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疏曰结胸脏结,其结若相似,而有脏腑虚实之不同。结胸结在腑而多实热,脏结结在脏而多于虚寒。饮食如故,结不在胃也。脉皆寸浮而关沉,寸浮者,因结而不得交通,拒格在上;关沉者,谓其结在中,而不得升起也。结胸因下之早,表邪内陷,气壮邪实者,可以下之而解。脏结本之虚寒,饮食如故者,但不碍食,非如常人之能食也,且时时下利,但宜温热以回阳气。若舌白胎而滑,则纯阴无阳,即使温热,恐元阳之难复,故曰难治。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疏曰其结在胸,脉当沉细,反浮大者,真气出外,邪反居内,已属难治,故戒不可下。若以胸结须下,从而下之,则上下交离,危亡迫矣。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疏曰胸者,中身之位,出入往来之关要者也,不可少有妨碍,今为邪所结聚,宜乎烦躁不得如常,但不可烦躁过甚,甚则为元神扰乱,将欲离乎其体者也。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疏曰元阳健壮,足能运化,不得有积聚。素有痞者,本之虚寒也。更加以暴寒,痛引少腹而入于阴筋,深结于脏,虽药力之温热,而不能解其沉寒痼冷,故曰死,其脉必沉细而迟。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疏曰硬满在腹者可攻,因其顺下而易为也。若在心下,则处乎高位,攻之而中气无故受伤,遂利不止,胃气莫能自固也。倘原气本厚,虽误攻伐,尚能自和,而利止者,则为欲愈。

发汗多,若重发汗,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疏曰汗已多,又从而发之,则所亡者乃真阳。元神浮散于外,而令言乱谵妄,语非其常,脉短而乏者则死。或禀气原厚,虽屡经伤泄,脉尚能自和者,可以不死。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疏曰厥者,阳气不相顺接,乍而偏寒,若误以为表之寒邪盛实,强为之发汗,本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血液泛溢,不能度量其出路,或而口鼻,或而耳目,下厥而上竭,如涌泉之势,欲使之归源,不亦难乎?强而汗之,为误也。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疏曰病初不利,便发热而利者,正邪相持,正负而邪胜,元阳之欲亡而出也。外而发热汗出不止,内而下利,交相脱绝之象。阳亡,而所存者但形体之阴质耳,故曰有阴无阳。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疏曰不结胸,腹濡软,脉虚而复厥者,厥因气血消亡,但当从事温养,待其和调。若误以厥因邪实,从而下之,则虚而益虚,死可待矣。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疏曰燥实者宜下。若湿则本就下,更从而下之,乃令阴盛于内,元阳出之于外,故额上汗出而微喘,兼之下利不止,小便自利,则上下交离矣。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疏曰迟为虚寒,虽六七日,未成热实,误投以寒凉品味,腹中益冷,元阳除去乎中,而出之于外,当不能食者,而反能食,违其所常,将尽之灯,其焰反烈者也。

少阴病,恶寒,身体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疏曰少阴肾脏,至阴之地,反为元阳之宅,阳生于阴也。阳盛者恶热,阴盛则恶寒,阳舒而阴则蜷,阳盛者多升而自汗,阴盛者多降而自利,在脏之元阳衰微已甚,所望者胃脘之阳气而为救应。若手足逆而冷,则知胃阳亦已先败,如是则全体纯属阴寒,回阳气于无何有之乡。人力虽能代天工,亦必天工之有在者。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燥者死。

疏曰四肢逆冷,恶寒身蜷,脉不至,阴寒极甚者也。阴之极甚,所切望者阳气之来复。烦则为气争,而有欲胜之机;躁则为退缩,而自趋于云亡者也。烦躁之辨认,在乎强弱进退之间。有烦已而躁,躁已而烦者;有先烦而后躁,先躁而后烦者。其胜败之真机,默向此中推测。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疏曰六七日者,非初然而病,当邪退而正复,声息收敛之时。乃反气高尔喘者,不能纳气归原,反浮而出之于外。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疏曰吐利而四逆,则上下四旁,无非阴邪,而真阳之孤危极矣,宁不躁而烦乎?况躁而烦者,非若阳烦之有余,不能望其有来复也。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疏曰利止虽为欲望愈之兆,亦须内得安和,恐其利虽下止,而真阳上脱,头眩,时时自昏冒者,元阳脱绝于上也。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疏曰微细而沉,深入在里。元阳不能自振,但欲得卧寐,虽汗出,而不烦,汗非阳盛者也。自欲吐,在里不得安和也。邪正相持,乃至五六日,而变为自利。倘邪从利解,内因得和,是为欲愈。复烦躁而不得卧寐者,阴之极,而真阳之动作下上交相脱绝者矣。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疏曰脉微手足厥冷,阴邪极盛,元阳衰微。况乎六七日,当阳气来复之时,而反烦躁,烦躁者,邪正交争,将欲邪自为邪,正自还归于正者。灸厥阴,而厥亦不得解,莫能为矣。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疏曰下利者,脉当虚,且日十余行之多。其脉反实者,脏之真气,自脏而腑,自腑而经,故其脉反盛而实,实因于虚而乃发露,将欲脱离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疏曰脉绝、手足厥冷者,胃脘之阳气不能接续,暴然断绝,而恐脏之真气尚未绝也。周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若脉不还,则脏之真气亦离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疏曰厥冷无脉,灸之亦不温,纯阴之象。所望者脉还,为阳气得复,而脉不还,反微喘,微喘者,元阳之轻浮在上,不久而返于无也。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疏曰厥热者,邪正之相为胜负也。热发则厥当止,阳气胜,而阴邪退舍也。发热而厥,则热自为热,厥自为厥,两势角立。乃至七日之久,而下利者,精气既却,而战争未有已也,故曰难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疏曰发热下利,至于极甚,则内虚矣。内虚者,须得无外侮,尚能自和。而厥且不止,厥不止,则利亦不能自止,利不止,则热发亦不得止,邪胜而真阳自败矣。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寐者死。

疏曰发热下利,而厥逆不止,精却而邪胜也。躁而不得卧寐,元神不安其宅,将欲而他之矣。

专题:医宗承启
来源:《医宗承启》
上一章:青龙白虎名义
下一章:知本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