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辨太阳病脉证篇

陈修园
陈修园

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于外则脉应之而浮。

何以谓经?

《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嵴,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为病,头项强痛。」

何以谓气?

《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因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

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外卫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

此言太阳之为病,总提大纲。

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若得病而即见发热,风为阳邪,其性迅速也;且见汗出,风乾肌腠而外不固也。恶寒之微,见风始恶而为恶风,风性散漫,于浮脉之中,而觉其怠缓者,此病名为中风。其名为“中”奈何?盖以风者善行而数变,由毫毛直入肌腠ㄘㄡˋ,如矢石之中人也。

此论风中太阳之肌腠。

受业薛步云按:风,阳邪也。太阳之标为阳,两阳相从之为病,重在“发热”二字。

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中风外又有阴邪之证。其邪浅,其人阳气盛者,即时或已发热;其邪深,其人阳气弱者,其时或未发热,然已发未发,虽曰不同,而于其先见之时,可以断其必然者,一在恶寒,以伤寒必恶寒,无风时亦觉其寒,非若恶风者,有风时始觉其寒也;一在体痛,以寒邪外束,伤太阳通体之气也;一在呕逆,以寒邪内侵,里气不纳也。其为脉阴尺阳寸俱紧者,乙太阳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聚于中故也。此非太阳中风,而名之曰伤寒。其名为伤奈何?以肤表第一层而受损伤也。

此论寒伤太阳之肤表。受业薛步云按:寒,阴邪也。太阳之本为阴,两阴相合之为病,重在“恶寒”二字。

人之言伤寒者,动曰传经,其所以然之理难言也。有正传,有邪传,有阴阳表里之气相传,有六经连贯之气相传。请以阴阳表里之气相传者言之;伤寒一日,太阳之气受之,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脉若安静而不数急者,为止在太阳,而不传于少阴也;颇欲吐者,即少阴欲吐不吐之见证。若兼见足少阴之燥、手少阴之烦,诊其脉数急而不安静者,乃病太阳之气,中见少阴之化为传也。伤寒如此,中风亦然。

又以六经之气相传言之:伤寒二日当阳明主气之期,三日当少阳主气之期。若阳明之身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之外证不见,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之处证不见者,为气之相传,而病不与气俱传也。伤寒如此,中风可知矣。地经如此,他经可知矣。

此二节,一论阴阳表里,一论六经之气相传。

且夫太阳病之即发者,有中风、伤寒之异。至于不即发者,《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蕴成热,邪自内出。其证脉浮,头项强痛,故亦谓之太阳病。但初起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须干中风。伤寒之外区别,为温病。治宜寒凉以解散,顺其性以导之,如麻杏甘石汤之类。若元头项强痛之太阳病。但见发热而渴、不恶寒之证,是太阳底面少阴为病。《内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也。若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莲阿胶汤主之,稍轻者,阳盛阴虚之人,周身之经络浑是热气布护,治法只宜求之太阳署之里,阳明署之表。职所云心中懊农。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得者,猪苓汤主之之类,切不可用辛温以发汗。若医者误用辛温之剂汗之,其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盛。不特汗后身不凉静,而且发汗已,身反灼热者,是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变重证。名曰风温。风温之为病,若何?其脉阴阳俱浮,其症自汗出,犹为太阳中风之本象,而大可患者全显出少阴之危象,肾主骨,热在骨,故身重,热入阴分,故神昏而多眠睡,鼻息必鼾,为肾热而壅于肺;语言难出,为肾热而壅于心,以肾脉上连心、肺也。若被误下者,津液竭于下,而小便不利,津液竭于上,则目系紧急而直视,且既竭之馀,肾气将绝,不能约太阳之气而失溲。危乎,危乎!若被火炙或烧针者,以热攻热,肾败而现出克攻之象。微者皮肤发黄色,为土克水。剧则热亢攻心,如惊痫,热极生风,时瘈疭。其皮肤不止发黄,竞若若火熏之,现出黄中带黑之色,是被下主一逆,被火再为逆。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药,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炎之禁,医者可不慎乐哉?

此言太阳病中有温病,误治即变风温也。

太阳底面,即是少阴。治太阳之病,即宜预顾少阴。二经标本寒热不同,医者必先了然于心,然后丝丝入扣。《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也。又云:少阴之上,君火主之。以热为本。以寒为标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此一节,提阴阳寒热标本之大纲,并按阴阳之数,以定病癒之期,言手足标本之异。手之太阳其标热也,与手少阴为表里,发热恶寒,发于手太阳之标阳也。足太阳其本寒也,与足少阴为表里。无热恶寒,发于足少阴之标阴也。

何以谓发于阳者七日僡?请言其所以愈之故。如太阳病,头痛等证到七日以上应奇数而自愈者,乙太阳之病,自行其本经已尽七日之数故也。若未欲愈作再经者,阳明受之,宜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以泄其邪,使经不传则愈。

此节承上文而言病癒之期,以提出“行其经”三字,谓自行其本经,与传经不同,曲尽伤寒之变幻。

六经皆有行有传,前太阳以为例。

察阴阳之数,既可推其病癒之日,而六经之病欲解,亦可于其所旺时推测而知之。太阳病欲解之时,大抵从巳至未上者,以巳午二时,日中而阳气降,太阳之所主也。邪欲退正欲复,得天气之助,值旺时而解矣。

此一节承上文而言病癒之进,以风天之六淫,能伤人之正气;而天之十二时,又能助从之正气也。

邪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邪解后,未全畅快,曰病衰,曰少愈,皆可以“不了了”三字赅之。风,阳邪也,如太阳中风家,七日阳得奇数,邪气从表而解。然虽解而馀邪不了了淨尽者,俟过五日,五日为一侯,五脏元气始充,合共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推之寒为阴邪,如发于阴之病,六日阴得偶数而解。既解而不了了者,亦须复过一侯,大抵十一日而愈矣。若误治双不在此例。

此一节承上文言既愈之后而定以全愈之期也。

医家辨证辩证,开口一言太阳,瞩目即在少阴。须知太阳标热而本寒,少阴标寒而本热。太阳之标,即少阴之本;,即太阳之标。上章以发热、无热言,犹未畅明其义。兹请再申之,为辨太阳之证者辨到太阳之根。病人身大热,为太阳之标热在外,而反欲得近衣者,为少阴之标寒在内,是热在太阳所主之皮肤,寒在少阴所主之骨髓也;身大寒,为太阳之本寒在外,而反不欲近衣者,为少阴之本热在内,是寒在太阳所主之皮肤,热在少阴所主之骨髓也。身之寒热不足凭,必以骨髓之寒热为主。阳根于阴,司命者不可不深明引理也。

此一章承前章阴阳守护标本之旨,深一层立论。

上章言其所恶,此章言其所欲,皆探其病情。程郊倩云:阴阳顺逆之理,在天地征之于气者,在人身即协之于情,情则无假。合之前三章,彼为从外以审内法,此则从内以审外法。

救治之法,须辨脉证以立方先乙太阳言;太阳中风,,风为阳邪而中于肌腠,其脉阳寸浮而服尺弱。阳浮者,风势迅发,不待闭鬱而热自发;阴弱者,津液漏泄,不待覆盖而汗自出。而且啬啬欲闭之状而恶寒。淅淅欲开之状而恶风,翕翕难开难合之装而发热,阳邪上壅而鼻鸣,阳邪上逆而干呕者,中风脉证的确无疑。桂枝汤主之。

此一节言风中太阳之肌腠,立方以救治也。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馀,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调阴阳、和营卫,为太阳中风之主方,而其功用不止此也。凡中风、伤寒、杂病,审系太阳之为病,医者必于头痛发热等公同证中认出。汗出一证为大主脑。汗出则毛窍空虚,亦因而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不必问其为中风、伤寒、杂病也。第审其汗出斯用之,无有不当矣。

此一节承上节而推广桂枝汤之用。

虽然病在太阳之肌腠,桂枝汤为切当,若太阳经输之病,专用桂枝汤原方,恐未能丝入扣。《内经》云:邪入于输,腰嵴乃强。盖太阳这经输在背。太阳病,

项背不舒而强如短羽之鸟,欲飞而不能飞,其状几几,是邪入太阳之经输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毛,次及肌络,次及经输。今者邪入经输,则经输实而皮毛虚,故反汗出而恶风,视桂枝证同而不同者,非得葛根入土最深,其藤延蔓似络,领桂枝直入肌络之内,而还出于肌肤之外者,不能捷效。必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经输之证,亦承上节推广桂枝汤之用而不泥其方。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汤为肌腠之主方。邪在肌腠,既可于汗出等正面看出,亦可于误治后反面勘出。太阳病,误下之后,则太阳之气当从肌腠而下陷矣。若不下陷而其气竟上冲者,是不因下而内陷,仍在于肌腠之间,可与桂枝汤,方用前啜稀粥温覆微取汗法,从肌腠外出而愈矣。若不上冲者,邪已内陷,不在肌腠之中,桂枝不可与之。

此一节,承上节以起下文五节之意。

张令韶曰:经云太阳之气由至阴而上于胸膈,由胸膈而出于肌腠,由肌腠而达于皮毛,外行于三阳,内行于三阴。气从此而出入。邪亦从此而之出入  。师所谓其气者,指此而言也。读者知正气之出入如此,则邪气之出入亦加此,则于此道知过半矣。所以伤寒言邪即言正,而言正即可以识邪。

按:读熟此注,方知论中经气传行及一日、二日、三日五六日等,皆是眼目。

然而不可与者,又不止此。太阳病三日,已三阳为尽,发汗,则肌表之寒自解。若吐,则中膈之邪当解;若下,则肠胃之邪当解;若温针,则经脉之邪当解。当解而仍不解者,此为医者误治坏病。坏病不关肌腠,故桂枝汤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或随其发汗之逆,或随其吐、下、温针之逆,分各证而救治之可也。

此一节承上节言、病不关于肌腠者,桂枝汤用之而不当。

且更有必不可与者,不得不重为叮咛。桂枝汤本为解肌,与麻黄汤为肤表之剂迥别。病邪之伤人,先伤肤表,次及肌腠。惟风性迅速,从肤表而直入肌腠,则肌腠实而肤表虚,所以脉浮缓、汗自出。不曰伤而曰中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明明邪在肤表,不在肌腠,不可与也。甚矣哉!桂枝汤为不汗出之大禁。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此一节承上节,分别桂枝本为解肌,大殊发表之剂,午为叮咛。

桂枝本为解肌,以汗自出为据,然亦有不可固执者。若酒客病,湿热蕴于内,其无病时,热气薰蒸,固多汗出,及其病也,脉缓汗出可知矣。然其病却不在肌腠之内,故不可与桂枝汤。若误与之,得此汤以助温热,且甘能壅满。则为呕,盖以酒客喜苦而不喜甘故也。推之不必酒客,凡素患湿热之病者,皆可作酒客观也。

此一节承上节“桂枝本为解肌”句,言湿热之自汗不为肌腠之病,又当分别。

桂枝本为解肌,若喘则为邪拒于表,表气不通而作,宜麻黄百不宜桂枝矣。然亦有桂枝证悉其,惟喘之一证不同,当知是平日素有喘之人,名曰喘家,喘虽愈而得病又作。审系桂枝证,亦不可专用桂枝汤,宜加厚朴从脾而输其气。杏子从肺以利其气。佳。

此一节承上节“桂枝本为解肌”句,言喘不尽由于肌腠之病,不可专用桂枝汤。

得汤则呕,请申其义,凡不当服桂枝汤而服之,不但呕,而且吐者,以其人内有湿热,又以桂枝汤之辛热以助其热,而热相冲,反能涌越,热势所逼,致伤阳络,其后必吐脓禾血也。

此一节申明前二节得汤则呕之义。“序例”谓桂枝下嚥,阳盛则毙者此也。

太阳病,固当汗之,若不取微似有汗,为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前云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故其人恶风犹然不去,汗涣于表,津竭于里,故小便难。四肢为诸阳之本,不得阳气以养之,故微急且至难以屈伸者,此因大汗以亡阳,因亡阳以脱液,必以桂枝加出附子汤主之。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其理微矣!

此章凡九节,承上数章言太阳让之变动不居,桂枝汤之泛应不穷也。张令韶云:自此以下八节,论太阳之气可出可入,可内可外。外行于阳,内行于阴,出而皮肤,人而肌腠、经络,无非太阳之所操纵也。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不但误汗而阳亡于外,设若误下亦致阳衰于内。太阳之气由胸而出入。若太阳病误下之后,阳衰不能出入于外内,以致外内之气不相交接,其脉数中一止,其名为促,气滞于胸而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桂枝汤为太阳神方,调和其气,使出入于外内,双恐芍药之苦寒,以缓其出入之势。若脉不见促而见微,身复恶寒者,为阳虚已极,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恐姜桂之力微,必助之附子而后可。

上节言误汗而阳亡于外,此节误下而阳衰于内,其方只一二味出入,主治判然。

按:阳亡于外,宜引其阳以内入,芍药在所必用;阳衰于内,宜振其阳以自立,芍药则大非所宜也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太阳头痛项强,发热恶寒之病,得之八是已日过,至九日,正当少阳主气之期,藉其气以为枢转,故如疟状,亦见寒热往来。究竟发热恶寒,现出太阳本证,与真疟不同。所幸者,寒热并见之中,热较多而寒却少。太阳以阳为主,热多是主胜客负,露出吉兆。其人不呕,邪不转属少阳;清便欲自可,邪不转属阳明。其寒热一日二三度发,不似疟之有定侯。太阳得少阳之枢转邪气有不能自容之象。脉微者为邪衰,缓者为正复,皆为欲愈之证脉也。设脉但见其微,而不见其缓,是邪衰而正亦衰也。不见其发热,而但见其恶寒者,是客胜主负也。盖太阳底面是少阴,今脉微,即露少阴脉沉细之机,悉寒即伏少阴厥逆及背寒之兆。此不独太阳虚,而少阴与太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虽然证脉如此,宜其面色无热色矣;而面色反有热色者,以诸阳之会在于面。犹幸阳气未败,尚能鼓鬱热之气而见于面;独恨阳气已虚,未能遂春所欲,自作小汗而解也。兹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辨其面色有热色,而知鬱热之气欲达于肌表;又察其肌表之气未知,而知周身必痒,邪欲出而不能出。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助之。

此一节,言病在太阳,值少阳主气之期而藉其枢转也。

太阳病,审其主桂枝证,用桂枝汤,照法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初服桂枝汤一箕,反烦不解者,缘此汤只能治肌腠之病,不能治经脉之病,治其半而遗其半故也。宜先刺风池,风府,以泻经中之热,却与留而未服之桂枝汤二升,照法服之,则愈。

此一节,言太阳之病涉于肌腠而复干于经脉也。风池二穴在头上三行;颞颥后发际陷中,足少阳之经穴,针入三分,留三呼。风府一穴上发际一寸筋内宛宛中,督脉之经穴,针入四分,留三呼。二者皆太阳经所过之处,故刺之以泻太阳之邪。

邪之在表与在肌,其治不可以或溷。而病之在表与在肌,其气未始不相通。如审系太阳肌腠之病,服桂枝汤,取微似汗者佳;若逼取大汗流漓而出,病反不除。其脉势必变浮缓而为洪大者,察其桂枝证未罢,当仍与桂枝汤,如前啜粥令微似汗之法。是法也可以发汗,汗生于穀也;即可以止汗,精胜而邪却也。凡系肌腠之病,宜无不愈矣。若犹未能即愈,寒热往来,其形似疟,但疟有定时,而此则作止无常。日再发而与疟分别者,不独肌病,兼见表病,表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此服桂枝后少加麻黄一法。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在肌而复通于表也。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即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太阳之气由肌腠而通于阳明,服桂枝汤,当取微似有汗者佳。今逼取太过,则大汗出后,阳明之津液俱亡,胃络上通于心,故大烦;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大渴不解,阳气亢盛,诊其脉洪大无伦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一凶,言太阳之气由肌腠而通于阳明也。

白虎为西方金神,秋金得令,而炎气自除。加人参者,以大汗之后,必救其液以滋其燥也。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参汤方

即白虎汤加人参三两。

太阳之气,外行于阳,内行干阴。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其内行无论矣。而且有陷入于脾,不能外达者,将何以辨之?辨之于证与脉之相反。太阳为病,其证皆发热恶寒,太阳以阳为主,若热多寒少,为主胜客负,是将愈之吉兆。脉宜缓而不弱,今脉微弱者,脉与证相反,是证为太阳,其气内陷于至阴之中,全隐其太阳真面目,不得不为之区别曰:引证为阳,而脉则无阳也。阳主表,无阳则不可发其表汗,从脉不从证,断断然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从至阴中以发越之。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陷于脾,而脾气不能外达者,不发其表汗,宜越其脾气也。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棉裹)

上七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读方下所注,知仲景所用皆古方,真述而不作之圣也。

不独陷于脾而不能外达,而且有陷于脾而不能转输者。太阳病,服桂枝汤,服后未愈。医者不审其所以未愈之故,或疑桂枝汤之不当,而又下之,仍然表证不解,而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且又兼见里证,而为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然无汗则表邪无外出之路,小便不利则里邪无下出之路。总由邪陷于脾,失其转输之用,以致膀胱不得气化而外出,三焦不行决渎而下出。《内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是言通体之太阳也。此时须知利水法中,大有转旋之妙用,而发汗亦在其中,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所以去桂者,不犯无汗之禁也;所以加茯苓、白术者,助脾之转输。令小便一利,则诸病霍然矣。

此一节,言陷脾不转输之治法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此与桂枝证相似,但脚挛急不似。考少阴之脉,斜走足心,上股内后廉。凡辨证,当干所同处得其所独。今据此挛急之一证,合适太阳之标热合少阴之本热,为阴阳热化之病,热盛灼筋,故脚挛急。并可悟脉浮、自汗、小便数皆系热证,即有微恶寒一证,亦可知表之恶寒渐微,则里之鬱热渐盛。其与桂枝证,貌虽相似而实悬殊。医者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病人阳盛于内,得此辛热之药,《周易》谓亢龙有悔,阳亦外脱而亡,便见厥证,水涸而咽干,水火离而烦躁,火逆而吐逆者,此时投以苦寒之剂不受,惟以干姜炮黑,变辛为苦,同气以招之,倍用甘草以缓之,二味合用,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从治之法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滋阴以退热,热退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是前此辛热之毒留于阳明而不去,少与调胃承气汤荡涤其遗热,限硝、黄以待乎姜、桂也。他若太阳之本寒合少阴之标寒为病,阴阳俱虚,重发其汗,则汗不止而亡阳,犁复加烧针者,更逼其汗而亡阳,必用四逆汤主之。均系亡阳,而彼此悬隔。

此一节,言太阳标热合少阴本热之为病误治而变证不一也。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一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酒洗)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顿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四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桂枝汤加附子增桂,名阳旦汤之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曰字衍文:言夜半阴阳交接,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两手六部皆名寸口,其脉下指即见为浮,而脉形宽阔为大。浮则为风,风为阳邪也;大则为虚,阴虚干内,不能为阳之守也。风则以阳加阳,故生微热;虚则阴液不足,故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限桂枝汤原方加附子一枚参其间,增桂枝三两,名阳旦汤。与服以令汗出,以附子温经,亡阳故也,盖附子为温经之药,阴寒用事,得之则温经以回阳,职桂枝加附子汤之治遂漏是也。阳热内盛,得之则温经以亡阳,如此汤之令汗出是也。审其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知其因服辛热之药所致,遂更易其治法,饮甘草干姜汤引外越之阳以返内。夜半天之阳生,而入之阳气亦还,两足当温,阴阳顺接而厥回。但阴津尚未全复,故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苦甘生其阴液,尔乃胫伸。其谵语未止者,误服阳旦汤之热,视桂枝汤为倍烈,以致阳明内结烦乱,是胃中有燥屎。徒用调胃承气汤少与之,恐不足以济事,必以大承气汤令大便微溏,燥屎亦下,则止其谵语,故病可愈。

此一节设为问答,承上节而明误药之变证,更进一层立论。

肌腠实则肤表虚自汗,入于经输,既有桂枝加葛根之法,而肤表实而无汗入于经输者,治法何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前已详其说矣,其无汗为邪拒于表,表气实也。其恶风者,现出太阳之本象也,葛根汤主之。

此一节,言邪从肤表而涉于经输,与邪在肌腠而涉于经输者之不同,另立葛根汤取微似汗法。

张令韶云:自此以下四节,俱论太阳之气循经而入,不在肌腠之中也。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之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证,与阳明之热渴、目疼、鼻干等证,同时均发,无有先后,名曰合病。合病者,两经之热邪并盛。不待内陷,而胃中之津液为其所逼而不守,必自下利。然虽下利而邪犹在表,未可责之于里。既非误下邪陷之里虚,断不可以协热下利之法治之,仍当以两经之表证为急,故以葛根汤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合于阳明而为下利证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其机关全在乎下利,而兹不下利而但作呕者,当求其说。盖太阳主开,阳明主合,今阳明为太阳所逼,本合而反开。开于下则下利,开于上则为呕,即以葛根加半夏汤主之。盖以半夏除结气,以遂其开之之势而利导之也。

此一节承上节言太阳合于阳明,不下利而但呕也。

二节言太阳与阳明合病,重在太阳之开一边,与下章合病用麻黄法不同。小注宜细玩而熟记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即葛根汤原方加半夏半升洗

太阳病,头项强痛,自汗,恶风,为桂枝证,病在肌也。医反下之,致太阳之邪由肌而内陷,利遂不止。然邪虽内陷而气仍欲外出,其脉急数中时风一止而无定数,其名促。脉促者,表邪未能径出而解也。邪欲出而未能迳出则喘,喘则皮毛开发而汗出者,此桂枝证误治之变。既变则宜从变以救之,不可再用,而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证虽已陷邪,亦可以乘机而施升发,使内者外之、陷者举之之妙也。

张令韶云:下后发喘汗出,乃天气不降、地而不升之危证,宜用人参四逆辈。仲师用此方,专在“表未解”句。虽然,仲师之书岂可以形迹求之耶?总以见太阳之气出入于外内,由外而入者亦可由内而出,此立证立方之意也。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在肌之病,言之详矣。兹请专言其在表;太阳病,头痛发热,固不待言,而身疼,病在太阳之气也。经云:太阳主周身之气是也。其腰痛者,病在太阳之经也,经云:太阳之经,挟嵴抵腰是也。经气俱病,即骨节亦牵连而疼痛。病从风得故恶风,邪伤肤表则肤表实而无汗,邪不得汗而出,则内壅于肺而喘者,不可用解肌之桂枝汤,必以发表之麻黄汤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病在肤珍之治法也。

张令韶云:自此以下三节,俱论太阳之气在表为麻黄汤证也。[

柯韵伯曰:麻黄八证,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证;无汗,身疼,同大青龙证。本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又曰:本条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而言恶风,先辈言麻黄汤主治伤寒,不治中风,似非确论。盖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可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前以葛根治太阳与阳明合病,重在太阳之开一边也。然二阳合病,其阳明主合之势过于太阳,则为内而不外之证,不可不知。何则?太阳之气从胸而出,而阳明亦主膺胸,若与阳明合病,二阳之气不能外达于皮毛。不能外达,势必内壅作喘而又见有胸满之的证者,切不可下,以致内陷者终不能外出,宜麻黄汤之发汗以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与阳明合病之用麻黄法也,重在阳明主合一边,与上章用葛根法分别。

太阳病,头项强痛等证,五日少阴至十日已去,为十一日,正值少阴主气之期。其脉浮为太阳,细为少阴,而嗜卧者,太阳、少阴之气两相和合,故知其外已解也。设令胸满胁痛者,太阳之气欲从胸胁而出,不得少阴之枢转也。盖少阴为阴枢,少阳为阳枢,惟小柴胡汤能转其枢。兹与以小柴胡汤,药证若对即立效。若脉但浮而不细者,是太阳之气自不能外出,非关枢也,与麻黄汤以达表。

此言太、少阴阳之气表里相通,而太阳又得少阴之枢以为出入也。

张令韶云:此以上三节皆用麻黄汤,而所主各有不同也。首节言太阳之气在表,宜麻黄汤以散在表之邪;次节言太阳之气合阳明而在胸,宜麻黄汽以通在胸之气;此节言太阳之气自不能外出,不涉少阴之枢,亦宜麻黄汤导之外出也。

张隐庵《宗印》云:此节言阳病遇阴、阴病遇阳,阴阳和而自愈,非表病变阴、阳病而得阴脉之谓。读论者,当知阴阳之道变通无穷,幸勿胶柱,庶为得之。

麻黄证、桂枝证外,又有大、小青龙之证,不可不知。请先言大青龙之证:太阳中风,脉浮,浮为邪在于肌而表虚,表虚本有欲汗之势。此则浮中兼紧,紧为邪在于表而表实,表实而仍不得汗,是肌与表兼病也。发热为太阳标病,恶寒为太阳本病,是标与本俱病也。太阳之气,主周身之毫毛。太阳之经,连风府,上头项,挟嵴,抵腰,至足。今一身皆疼痛,是经与气并病也。而且不得汗出,则邪热无从外出,而内扰不安为烦躁者,是烦躁由不汗出所致,与少阴烦躁不同,以大青龙汤之发表清里主之,若脉微弱,微为水象,微而兼弱,病在坎中之阳,少阴证也。少阴证原但厥无汗,今汗出而恶风者,虽有烦躁证,乃少阴亡阳之象,全非汗不出而鬱热内扰者比,断断其不可服。若误服之则阳亡于外而厥逆,阳亡于内而筋惕肉瞤,此为逆也。按:此句下,以真武汤救之,方、喻各本皆然。意者仲师当日,不能必用法者尽如其法,故更立真武一方救之,特为大青龙对峙。一则救不汗出之烦躁,兴云致雨,为阳亢者设;一则救汗不收之烦躁,燠土制水,为阴盛者设。烦躁一证,阴阳互关,不可不辨及毫釐。

此一节,言大青龙汤为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之主方也。

张令韶云:合下四节论大、小青龙功用之不同。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黄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出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大青龙汤为少阴证之大禁。苟无少阴证者,不特中风之重者用之,即伤寒之轻者亦可用。伤寒脉不浮紧而浮缓,身不觉其疼,而但觉其重,而且重不常重,亦乍有轻之时,似可以无用大青龙之大剂矣。然不汗出而烦躁,为大青龙之的证,苟非太发其汗,则内热无可宣洩,其烦躁亦何自而安乎?医者必审其不汗出非少阴之但厥无汗,烦躁非少阴水火之气相离。审证既确,亦可以自信而直断之日此无少阴证者,以大青龙汤发之。

此一节,言伤寒之轻证亦有用大青龙法。点出“无少阴证者”五字,以补出上节之大主脑也。“者”字承上节“不汗出而烦躁”言。上节云“主之”,以外内之热交盛,此方主其中而分解之。此节云“发之”者,外邪虽闭,而内之烦躁未甚,但发其外,而内自解也。

柯韵伯曰:中风轻者微烦,重者烦躁。伤寒轻者烦躁,重者必呕逆矣。又曰:脉浮紧者身必疼,脉浮缓者身不疼。中风、伤寒皆然。又可谓之定脉定证矣。

又有伤寒表之寒邪不解,而动里之水气,遂觉心下有水气。盖太阳主寒水之气,运行于皮肤,出放于心胸,今不能运行出入,以致寒水之气泛溢而无所底止。水停于胃则干呕,水气与寒邪留恋而不解,故发热。肺主皮毛,水气合之则发热而咳。是发热而咳,为心下有水气之阴证。然水性之变动不居,不得不于未然之时,先作或然之想。或水蓄正津不行,则为渴;或水渍入肠间,则为利;或逆之于上,则为噎;或留而不行,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如麻黄证之喘,而兼证处显出水证,则为水气之喘者。以上诸证,不必悉具,但见一二证是也。以小青龙汤主之。

此一节言伤寒太阳之表,而动其里之水气也。本方散心下之水气,藉麻黄之大力,领诸药之气布于上,运于下,达四旁。内行于州都,外行元府,诚有左宜右有之妙。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且夫寒水之气,太阳所专司,运行于肤表,出入于胸膈,有气而无形。苟人伤于寒,则不能运行出入,停于心下,病无形之寒水,化而为有形之水气,水寒伤肺,而气上逆,则为咳而微喘,病在太阳之标,则现出标阳而发热。然水寒已甚,标阳不能胜之,虽发热而仍不渴,审证既确,而以小青龙汤与服。服汤已而渴者,此寒去欲解,而水犹未解也,仍以小青龙汤主之。再散其水气而愈。

此一节承上节以重申水气之义。

专题:伤寒论浅注
来源:《伤寒论浅注》
上一章:目录
下一章:辨太阳病脉证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