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论浅注

辨太阴病脉证篇

陈修园
陈修园

太阳气之为病,太阴主地而主腹,故腹满为本证之提纲。然腹之所以满者,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不降故上者不能下而吐,食不下;不升则下者不能上,而自利益甚。太阴湿土主气,为阴中之至阴,阴寒在下,而湿气不化,故时腹自痛。若误以痛为实而下之,则脾土愈虚,不能转运,必于脾部之胸下结硬。此以气而言也。更以经主之,足太阴脉入腹,属脾,络胃;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义亦同。至以脏而言虽脾也,而肺亦属焉,该于经气之中,不复再赘。

此太阴证之提纲也。

太阴中风,风淫末疾,故四肢烦疼,其脉为浮可知矣。今轻手诊其阳分则微,知风邪之当去矣;重手按其阴分则涩,知气血之衰少矣。又统诊其部位,上过寸下过尺而长者,是脉络相通,故为欲愈。

此言太阴腹满之内证,转而为四肢烦疼之外证;微涩之阴脉,转而为长之阳脉。由内而外,从阴而阳,故为欲愈之候也。

按:是后言太阴中风,未言太阴伤寒,至第六节方言太阴伤寒,学者当知仲景书互文见意。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何也?太阴为阴中之至阴。阴极于亥,阳生于子,至丑而阳气已增,阴得生阳之气而解也。

此言太阴病解之时也。

陈亮师云:此言太阴病解之时。太阴坤土,其象为纯阴。亥为阴之尽,与纯阴相类。阴极则复,至子则一阳生,而为来复之时。四季皆属土,而运气以丑未为太阴湿土。子丑乃阳生之时,阴得阳则解,故主乎丑,而不主乎未,以未为午后一阴主之时也,从亥言之者,阴极则阳生,故连类而及之也。

太阴内主脏气,而外主肌腠。太阴病,脉浮者,病在肌腠也,可轻发肌中之微汗,宜桂枝汤。

此言太阴病之在外也。

受业侄道着按:脉浮者,太阴之土气运行也。可发汗者,太阴之地气上而为云也。桂枝汤在太阳名为解肌,在太阴名为发汗,何以言之?盖太阳以皮毛为表,太阴以肌腠为表也。

王宇泰云:病在太阳,脉浮无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当亦无汗。而不言者,谓阴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盖以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也。须识无汗亦有用桂枝汤也。

按:时说以桂枝汤为太阳专方,而不知亦阴经之通方也;又以为治自汗之定法,而不知亦治无汗之变法也。

太阴病在外者,既有桂枝之治法矣。若病在内,自利不渴者,无中见之燥化,此属太阴,以其脾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此言太阴病之在内也。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则津液下注,多见口渴,惟太阴湿土之为病不渴。

受业黄奕润按:以不渴一症认太阴,是辨寒、热利之金针。

程郊倩云:三阴同属脏寒。少阴、厥阴有渴症,太阴独无渴症者,以其寒布中焦,总与龙雷之火无涉。少阴中有龙火,水底寒甚则龙升,故自利而渴;厥阴中有雷火,故有消渴。太阳一照,雷雨收声,故发热则利止,见厥复利也。

愚按:脾不输津于上,亦有渴症,然却不在太阴提纲之内。郊倩立言欠圆,然亦不可少此一论,为中人以下开互证之法。

《内经》云: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是以不得中见之化,则为脏寒之病。若中见太过,又为湿热相并之病。此太阴之所以有寒复有热也。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而中见阳明之化也。阳明之热合于太阴之湿,即时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湿热得以下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又值阳明主气之期,一得阳热之化,正气与邪气相争而暴烦,故虽暴烦下利日十馀行,必当自止。所以然者,太阴中见热化,以脾家实,仓廪之腐秽当去故也。

此言太阴伤寒自利欲解之证也。

按成注云:下利烦躁者死,谓先利而后烦,是正气脱而邪气扰也。兹则先烦后利,是脾家之正气实,故不受邪而与之争,因暴发烦热也。

又有太阳转属之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太阳之气陷于太阴之地中,因而腹满时痛时止者,乃太阳转属太阴也。宜启下陷之阳以和不通之络,以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若满甚而为大实,常痛不定以时者,此脾胃相连,不为太阴之开,便为阳明之合。以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权开阳明之捷径,以去脾家之腐秽。

此言太阳转属太阴之病也。

受业汪桂小山云:太阳标热误下之,不特转属于太阴,亦转履带于阳明也。腹满时痛,脾气不濡也,宜桂枝汤加芍药,入太阴出太阳也。大实痛者,转属阳明也。

桂枝汤加大黄者,入阳明出太阳也。

桂枝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实痛,权借大黄、芍药之力,以行腐秽固已。然脾胃相连,而脾气又资藉于胃气也。胃之气贯于脉,胃之强弱,征于便之利不利。太阴为病,脉弱,其入陆续自便利,其胃弱可知矣。设或不得已而通因通用,当行大黄、芍药者,亦宜减少其分两而用之。以其人胃气弱,大便易动故也。胃气为生人之本,太阴然,即六经亦莫不然也。

此一节承上节而言,减用大黄、芍药者,以胃气之不可妄伤也。

附录:

沉尧封云:太阴、阳明俱属土,同主中州,病则先形诸腹。阳明为阳土,阳道实,故病则胃家实,而非满也;太阴为阴土,阴道虚,故病则腹满,而不能实也。凡风、燥、热三阳邪犯阳明,寒与湿二阴邪犯太阴。阳邪犯阳则能食而不呕,阴邪犯阴则不能食而吐;阳邪犯阳则不大便,阴邪犯阴则自利。证俱相反可认。若误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在阳邪则懊侬而烦,在阴邪则胸下结硬。倘再误攻,必致利不止而死。此太阴病之提纲也。凡称太阴,俱指腹满言。柯韵伯云: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此热伤太阴,自阳部注经之证,非论中所云太阴自病也。仲景乙太阴自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故不及中风四肢烦疼之表;又为阴中至阴,故不及热病嗌干之证。太阴为开,以阴道虚,太阴主脾所生病,脾主湿又主输,故提纲主腹满时痛而吐利,皆是里虚不固,湿胜外溢之证也。脾虚则胃亦虚,食不下者,胃不主纳也。要知胃家不实便是太阴病。

愚按:仲师太阴病脉证只有八证,后入谓为散失不全及王叔和之变乱。而不知八条中有体、有用、有法、有方,真能读之,则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矣。所可疑者,中风证四肢烦疼,言其欲愈之脉,而不言未愈时何如施治。太阴病脉浮宜桂枝汤,而不言脉若不浮如何施治。惟于自利不渴脏寒证出其方曰四逆辈,凡理中汤、通脉四逆汤、吴茱萸汤之类皆在其中。又于太阳误下转属腹时痛证,出桂枝加芍药汤方,大实痛证出桂枝加大黄汤方;文以胃气弱减大黄、芍药为训,此外并无方治。以为少则诚少矣,而不知两节两出其方,大具经权之道,宜分两截看。仲景所谓太阴证,与《内经》人伤于寒为热病腹满嗌干证不同。提纲皆言寒湿为病,以四逆辈为治内正法,桂枝汤为治外正法。自第一节至第五节,一意浅深相承,不离此旨,所谓经也,此为上半截。第六节言太阴湿土不与寒合而与热合,若小便利则不发黄。若暴烦下利则腐秽当去,是常证之外略有变局,另作一小段,为承上起下处。第七节言太阳病误下转属太阴,腹满时痛,大实痛者,以桂枝加芍药、加大黄为主治,一以和太阴之经络,变四逆辈之温而为和法,变桂枝汤之解外而为通调内外法,是于有方处通其权也;一以脾胃相连,不为太阴之开便为阳明之合,既合而为大实痛,不得不借阳明之捷径以去脾家之腐秽。要知提纲戒下,原因腹时痛而言,此从正面审到对面以立法。又于暴烦下利十馀行自止节言愈尚未言方,此从腐秽既下后,而想至不自下时之治法。是于无方处互时方意,以通权也,此为下半截。总而言之,四逆辈、桂枝汤信桂枝加芍药、桂枝加大黄汤,皆太阴病之要剂。若不渴,则四逆辈、桂枝汤及桂枝加芍药。桂枝加大黄汤,比太阴病之要剂。若不渴,则四逆辈必须;若脉弱,则芍、黄等慎用。脉浮有向外之势,桂枝汤之利导最宜;烦疼当未愈之时,桂枝加芍药汤亦可通用。

陈平伯谓:桂枝加芍药汤为太阴经之和剂。又谓三阴皆有经病,仲景各立主方,太阴经病主以桂枝加芍药汤,少阴经病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经病主以当归四逆汤。原文虽止八条,而诸法无有不具。柯韵伯等增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白散、麻仁丸等方,欲广其用反废其活法。大抵未读圣经之前,先闻砭剥叔和之语,谓非经文无不可以任意增减移易致有是举耳。

专题:伤寒论浅注
来源:《伤寒论浅注》
上一章:辨太阳病脉证篇
下一章:辨少阴病脉证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