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61.伤寒发…

伤寒论第161条

刘渡舟
刘渡舟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旋复代赭石汤方: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半夏半升,洗 代赭石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析】本条论述胃虚痰气痞塞,噫气不除的证治。

伤寒经发汗、或吐、或下的方法治疗之后,虽表证已解,但脾胃受伤,腐熟运化功能失职,则痰饮内生;土虚木乘,夹痰犯胃,则脾胃不和,升降不利,气机痞塞,胃气上逆,故见心下痞硬,而噫气不除。“噫气不除”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噫气频作,持续不断,久久不能除掉,言其噫气之重;二是虽噫气频作,但心下痞不能解除;三是或曾用泻心汤治疗,而噫气仍然不除。噫气不除是本病的主证,据病情推断,其病机还不仅仅是脾胃不和,痰气痞塞,而且一定挟有肝气上逆,即所谓“土虚而木来乘之”之机。此证再用泻心汤类,将无济于事,必须用调和脾胃、消散痰饮和镇肝降逆的药物方可取效。故以旋覆代赭石汤治疗。

旋覆代赭石汤以旋覆花为主药。凡花者质轻而在上,故有上行的作用,而旋覆花味咸又有下降的作用。升降出入乃气机运行之常道,升降利则气机畅。旋覆花能升能降,既能疏肝利肺,又能散凝结之气而治心下之痞;代赭石是一种矿物药,入肝经有镇肝降逆的作用,配旋覆花之疏利,使肝气条达而下行为顺;半夏、生姜辛辣之品,健胃散水,去痰饮之凝结,故有消痰涤饮、降逆和胃的作用;人参、甘草、大枣甘温扶虚,补中益气,而有强主弱客之义,诸药配伍,既治痰气,又疏肝气,同时还补脾胃之气,扶正与祛邪并用,使脾胃调和,气机舒畅,痰气得消,则痞噫自除。

使用本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因本方属和解之剂,故在煎服时,要去滓重煎,取其药性之和合;二、用药剂量要注意生姜与代赭石的比例,病变重点在于胃,因此要重用生姜以健胃祛痰消痞;而代赭石剂量宜小不宜大,以免其质重直走下焦,而影响疗效;三、妇女妊娠呕吐者,不可用本方,以免代赭石之重镇,有害胎气。

以上几点值得注意,但在临床上对具体问题还要作具体分析,辨其证而施其用。比如食管疾患者,主要表现为噎膈、反胃、呕吐的,用本方时就应重用代赭石以加强其重镇的作用。本方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用于妇女因情绪波动而引起的肝胃不和之证疗效甚佳。临床实践证明,用于治疗嗳气不除,不兼有心下痞硬的病证同样有较理想的效果,也可用于治疗呕吐等证。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161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61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