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金镜内台方…

大承气汤证

许宏
许宏

阳明病,发热汗者多,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逆也,相互克贼,名为负也。若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宜下之,当大承气汤。

少阴病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满而实,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主之。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主之。

下利,脉迟而实者,内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主之。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微而涩,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饮食者,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瘥,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腹中满痛,按之而实者,为实也,宜大承气汤。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主之。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潮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汗之。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若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宜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脉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尔,宜大承气汤。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若当下之者,宜大承气汤。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议曰:仲景所用大承气者,二十五证,虽曰各异,然即下泄之法也。其法虽多,不出大满、大热、大实,其脉沉实滑者之所当用也。

专题:金镜内台方议
来源:《金镜内台方议》
上一章:议用芍药
下一章:调胃承气汤(四十二)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