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陈氏注解伤…

太阴全篇

陈德懋
陈德懋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自利益甚。

(《金鉴》曰:太阴,脾经也,其脉布胃中,络于嗌,寒邪传于太阴,故腹满,时腹自痛;寒邪循经犯胃,故吐食不下,此太阴里虚,邪从寒化之证也,当以理中、四逆辈温之。若腹满咽干,不大便,大实痛,始为太阴里实,邪从热化之证,当以桂枝加大黄下之矣。若以太阴虚寒之满痛,而误认为实热之满痛而下之,则寒虚相搏,必变藏结痞鞕,而自利益甚矣,此太阴病之提纲,后称太阴病者,皆指此症也。)

(程应旄曰:阳邪亦有腹满,得吐则满去而食可下者也,今腹满而吐食不下,则满为寒胀,吐为寒格也。阳邪亦有下利腹痛,得利则痛随利减者也,今下利而腹时自痛,则利为寒利,痛为寒痛也。曰胸下,阴结于胸下之阴分,异于阳邪结胸之在胸,且按之而痛也。曰结鞕,无阳以化气,则为坚阴,异于痞之濡而耎,彼皆阳从上陷而阻留,此则阴从下逆而不归,寒热大别也。)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此承上条而言,太阴藏寒腹痛自利之证候也。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专题:陈氏注解伤寒论
来源:《陈氏注解伤寒论》
上一章:桂枝汤
下一章:理中丸方
目录